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仪式性人情是人情最为直观的一种类型,具有维护农村社会团结的功能,但近年来发生了严重异化,使农民产生了沉重的负担。要对仪式性人情进行有效治理,必须清楚仪式性人情的传统文化意涵和异化逻辑。基于文献的梳理,本文系统性地概括了仪式性人情的传统内涵及其异化逻辑,并对仪式性人情的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7,(9):16-21
农村仪式性人情异化的重要表征在于每年高昂的随礼礼金使得农民不堪重负。基于黔北的调研揭示出:农民随礼基数的上涨、随礼频次的增加以及无法终止随礼可作为分析农民人情负担的三个维度,而这些维度与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深度关联。因此,对农民仪式性人情负担的治理可从这三个维度入手,并且要注意治理过程中的社会文化阻力。  相似文献   

3.
“人情”是世俗语汇,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概念,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联接方式.人情构成了日常礼俗的精神基础,礼俗社会围绕着人情展开,人情成为了一种社会聚合的文化表象.人们在家庭与社会群体中处处以“人情“的方式建立互动关系.人情在日常礼俗中有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的区别,在传统人情往来中有优先、互惠、贮备与增值、动态均衡,以及流转的原则.在当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人情在日常礼俗中出现断裂与畸变.相互关怀的温暖人情日益稀缺,而以金钱与利益为导向的“人情”却正在腐败着社会,失去了传统的文化聚合的表征意义.如何保持传统人情固有的优良善性,发挥它促进社会团结的特定功能,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人情关系步入现代化进程后遭遇了异化,异化的人情关系带给发展中的人与社会诸多消极影响。本文在描述传统人情关系特征和异化人情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情关系在当前发生异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矫正异化的人情关系,培育现代交际新风尚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农村社区中形成的土葬习俗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但是近年来,在现代化的语境下,国家在鄂西南农村地区强制推行殡葬改革,使原来形成的乡村秩序均衡状态陷入到一种无序和混乱之中。在市场的逻辑越来越多的渗入农村社会的今天,经济理性和利益最大化原则有可能成为主导村庄丧葬行为的准则,从而导致村庄今后形成一种全新的低水平均衡。  相似文献   

6.
论人情交往的异化及其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人的人情世界中,人情交往的异化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而之所以形成此种状况,不能不说与中国人自古重人情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进一步探讨了人情交往的异化现象及其成因,并试图为当代中国社会寻求一条消解交往异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村庄权威认同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政治不能忽略的因素。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及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基础的设立,农村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原子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结构中,派系这一新的农村非正式组织开始在村庄中出现,村庄的派系化使得村庄权威认同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4个在此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43%。作为中国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重要的发源地和传播地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促进我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反对民族分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地区中小学应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一、树立正确观念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日趋发展,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和交织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尤其是在人情关系型的传统农村社区,人情是村民之间进行交往、建立关系的主要依据和准则,礼物则是交换的载体。婚礼中礼物交换不仅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还能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裨益人们,使公众感知和承认生命周期中的重大决定——婚姻关系的社会维系功能。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21,(6):26-30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的当下,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安土重迁的文化因素、未富先老的经济因素、人口流动的社会因素和计划生育的制度因素使得在贫困县农村发展互助养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湖南省安仁县农村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需求较低,空巢老人对互助养老服务有具体期待: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互助养老服务内容多样化、互助养老服务持久化。针对空巢老人的互助养老需求,提出三条在农村发展互助养老策略:一是政府主导,加大互助养老的宣传力度,出台相关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二是构建多元立体的互助养老网,实现多元主体的互动、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三是拓展互助化养老服务内容,全方位关注空巢老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