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恋是儿童内在的心理安全需求,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有助于其发展。父母抚养质量、儿童自身特点和家庭与社会环境均对依恋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依恋质量,构建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应保证抚养质量,创造与孩子共处的机会,顺应儿童自身特点因势利导教育,家园合作共同完成儿童由亲子依恋向师幼依恋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影响依恋形成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来自父母、家庭以及儿童自身三方面,并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和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儿童依恋障碍的产生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父母依恋类型及自身性格特点等因素有关.对于无依恋障碍的儿童,重点在于预防.治疗儿童的依恋障碍应以依恋障碍治疗模型为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依恋障碍采用双向发展心理疗法、音乐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依恋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人探讨了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的智力,性格,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引起父母及幼教工作者对儿童依恋的关注,培养儿童的安全依恋感,帮助儿童络生向更好的适应生存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风格,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都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父母抚养质量、儿童自身特征、家庭和社会文化对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影响,为培养儿童安全型依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领域的研究情况。依恋的最初的研究就是看到了它在发展精神病理学上的危险性,在后来的陌生情境测验中,人们发现了两种重要的不安全依恋类型,探讨了不安全依恋的成因、不安全依恋与后期发展的关系。近几年,人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这是一种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在依恋的高危儿童中,研究最多的是被虐待的儿童和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尤其是混乱型不安全依恋。除了依恋本身的障碍,许多精神病理症状都与依恋方面的问题有关。从发展精神病理学的角度研究依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揭示异常的经验与精神病理过程对儿童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突出问题的影响,有助于人们回答有关正常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有益于对依恋问题的干预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依恋风格对儿童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抚养质量和儿童的气质直接影响儿童依恋风格的形成,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对儿童依恋风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见诸媒体的灾难不断,灾后收养儿童成为心理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收养家庭依恋关系的重建问题。本文阐述了依恋关系的理论以及研究现状,分析了西方收养家庭依恋关系的研究成果,以期对灾后收养儿童的依恋关系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恋一直是研究儿童人格与社会化的重要课题。探索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因素是依恋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心理学研究的传统结论与最新进展,从母爱丧失、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家度与社会环境以及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等不同角度来阐述、分折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将给教育者以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0.
依恋不仅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开端,也是个体毕生社会化的基础。基于此,在回顾各学派视角下的依恋理论,指出毕生发展是依恋理论研究值得重视的取向的基础上,简析依恋的毕生发展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学娟 《文教资料》2010,(17):125-127
依恋风格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接着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父母、家庭、儿童自身和社会文化环境四方面对依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依恋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伴随人的一生并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过程,所以家长应该培养儿童安全型依恋关系。本文先介绍了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接着介绍应该如何培养儿童的安全型依恋。  相似文献   

14.
早期依恋干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依恋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早期儿童依恋的安全性。近年来,研究者从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入手,进行了行为层面、依恋表征层面及综合两者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某些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今后仍须加强适用一般儿童与特殊儿童干预方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经历与其社会性发展之间联系密切,大量的研究是围绕着依恋与同伴交往、依恋与心理健康及依恋与社会认知三方面展开的,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儿童依恋安全性的发展研究不足;第二,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各自对儿童影响的关系揭示得还不够;第三,对依恋关系的内部作用机制认识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依恋理论作为理解儿童个性 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理论,从动 力机制的角度讨论了依恋安全程 度对个体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 影响,本文拟从依恋研究的视角 和研究成果分析依恋影响师生关 系的机制,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 立提供微观指导。 一、依恋的理论及发展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是  相似文献   

17.
依恋理论由鲍尔拜提出后相关研究深入展开,依恋学说成为研究亲子关系和恋爱关系的理论框架。依恋关系存在于各年龄段。养育质量、母爱缺乏与剥夺、婴儿气质、家庭氛围都是影响依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提高儿童早期依恋的质量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早期的依恋可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不同类型的依恋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高质量的依恋即安全型依恋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长远的。为此,本文提出了帮助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四项措施,以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依恋作为儿童早期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不仅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其认知发展。相对于不安全型依恋而言,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理解能力、智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均发展较好。家长应尽可能与儿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