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型城市化(1949-1978)、经济型城市化(1978-2005)与文化型城市化(2005年至今).①广播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其价值也在不断嬗变,因此需要被重新加以认识和发掘. 一、广播媒体价值重构的背景 文化型城市开始取代经济型和政治型城市,一个重要标志是“宜居城市、生态指数、幸福指数”等概念的提出.以“宜居城市”概念为例,其在国内首次亮相,可以追溯到2005年1月27日,在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北京的发展目标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2006年9月,由建设部批准立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完成,“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初步被分为六个方面: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②以这个评价体系作为依据,可以发现北京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考验.  相似文献   

2.
张佳佳 《大观周刊》2011,(25):127-127
重庆“两江新区”的构建不仅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同时也应保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两江新区”规划的关键,应是有效激发区域发展的经济活力;要引进来,走出去,善于借鉴,敢于创新,凸显经济文化的国际性与重庆原有经济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的沟通五动;更要力求突出“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打造优美和谐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3.
王世伟 《图书馆工作》2010,(2):70-70,65
如果说,18世纪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给了人类启蒙,那么,上海世博会这“百科全书”将给人类启迪:我们如何共同探索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与绿色地球,如何共同建设和发展世代相传、城乡互动、充满活力、以人为本、生活美好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4.
何钢 《大观周刊》2012,(16):57-57
乌海市以建设“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大力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几年来,乌海不断努力探索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建设全国文明城区作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载体,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方便、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城市开放空间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历史景观地带、构建城市景观以及建设个性化的城市氛围。加强中小城市的开放空间建设将有助于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增加城市魅力、吸引力,构建和谐社会。文章对中小城市开放空间进行分析,提出策略和建议,期望能够对中小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数字城市”是一个新兴的和非常广义的概念,目前有关数字城市的叫法可谓各持一说。如有叫“数码城市”的,有叫“信息港”的,还有叫“数码港”的等等。可以说这些不同的叫法,反应了从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对“数字城市”的认识和理解。一、“数字城市”的概念对“数字城市”的理解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字城市”将城市内和各种信息用可视化的虚拟(模型)方式,再现在计算机(屏幕)系统之中进行动态管理,使“摸不着、看不见”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信息”以“数字”的方式输入到计…  相似文献   

7.
刘新英 《青年记者》2007,(14):96-96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当前,一系列以人为本、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城市荣誉吸引着诸多城市的参与,而在推行此类创建工作的城市中,大多数并不仅仅以获得称号为目的,它们的深层次目标是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和谐,通过“创建”使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文明。而这些城市追求进步的集体行动中,当然也少不了媒体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苏州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9.
刘新英 《青年记者》2007,(14):96-96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当前,一系列以人为本、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城市荣誉吸引着诸多城市的参与,而在推行此类创建工作的城市中,大多数并不仅仅以获得称号为目的,它们的深层次目标是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和谐,通过“创建”使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文明。而这些城市追求进步的集体行动中,当然也少不了媒体的身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6月7日,深圳市档案大厦门前挂上了“深圳市档案局”、“深圳市档案馆”、“深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深圳市文档服务中心”园块牌子。挂牌仪式之后,深圳市城市档案管理新格局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1.
钟鼓楼广场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是中国古代对城市设置、规模的明确规定,一直影响着历朝历代的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都城建设打破了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汇集了杂技、游艺、茶楼、酒馆等设施,但到元、明、清则又回归前朝后市的格局,最典型就是当时的北京城。城市的空间就是街道,“逛街”成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通行的城市生活方式,乃至今天。  相似文献   

12.
焦洁 《兰台世界》2004,(6):18-19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保证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地下管线如同城市的“血管”、“经络”,一旦损坏,就会危及“生命”。因此,搞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长期以来,城市管线  相似文献   

13.
2000年4月,开封市召开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誓师大会,重组了“指挥部”机构,档案局不是责任单位。档案局局长黄留承、副局长常玉民认为,这次“创优”工作对发展我市旅游业,推动城市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4.
9月8日,重庆档案馆举办了“重庆城市记忆档案珍品展”。珍品展通过翻印的400多幅馆藏摄影精品,以“城市记忆”为主线,分“有风来仪”、“沧桑巨变”、“朝天扬帆”和“七彩生活”四个部分,全面展示了重庆从1927年至2007年建市80年来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说不尽的“城市话题”──广州电视台《城市话题》栏目创意广州电视台杨宇华,朱毅,曾志我们觉得,作为城市电视台的时政记者,不关注城市话题是不可思议的。“城市”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到本世纪末,“城市化”将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变化,城市人口的比例将破天荒...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建设档案”名称的探讨对于城市建设档案,应有一个科学的概念和范围。为讲清这个问题,首先应将什么是“城市建设”这个概念搞清楚。“城市”就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设”就是设置、创立、...  相似文献   

17.
理解媒介与城市关系的两种常见路径:文本对城市的表征或工具对城市沟通效率的提升,皆抑制了媒介的生成性。与这二种路径不同,论文通过将1930年代上海“电话购货”中的“电话”概念化为一套由“电话交换区”、“电话销货指南”和“电话购货部”组合而成的都市媒介基础设施,来阐释电话在物质、符号与组织面向上社会技术性地嵌入经济交往并重组都市空间的方式。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意义上的电话与城市的接合可被视为一系列技术中介的都市社会空间实践,这些社会空间实践体现为“操奇计赢之枢纽”的动态生成。其中“操奇计赢”是电话介入的“谈议交易”活动;“枢纽”是在电话协调“谈议交易”时涌现的构成性中心,意味着交易关系的汇聚,且蕴含地理空间的向度。通过发掘电话在“操奇计赢”实践中的勾连、转译和重组的角色,论文为都市移动性所涉物质、交往与空间的相互缠结提供了新的日常韵律和理论想象,同时也对城市作为“社会技术性构成”这一理论主张提出了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8.
成都以生活魅力荣登中国第四城的宝座,号称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并有“最悠闲的城市”之称。成都城市不大,工业较少,属消费型城市,经济在西南地区是最好的,但与北京、上海及沿海城市相比要落后得多。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电视台大多有过艰难困苦的创业过程。从“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开始打拼.慢慢成长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市民群众不可或缺的舆论工具和生活之友。然而.自打诞生之日起,城市电视台又仿佛注定了其多舛的命运.“资源整合”,“治散治滥”、“限播禁放”,“网络重组”……凡有整顿政策,必然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城市服务+融媒体”平台,“我的长沙”客户端持续建设平台数据底座,通过用户行为全埋点的数据采集及本地化存储,推动城市“超级大脑”建设,为市民提供精准、特色服务,推进媒体与城市、媒体与大数据、媒体与社会民生融合,打通多元主体、场景之间的壁垒,履行服务城市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