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恩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
杨先理 《新闻前哨》2006,(12):14-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王守卫 《记者摇篮》2006,(12):13-16,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负有“喉舌”使命和产业职能的新闻传媒担当着正确宣传、积极引导和稳步推进的重大责任。尤其是作为党重要宣传工具的党报,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声音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不辱使命,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有更大的作为,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一、和谐理念的传播者党报传播和谐理念,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已明显出现多样化的情况下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05,(4):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今年“两会”热门话题之一。自然也是我们新闻宣传的主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军营.军队媒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陈东 《新闻实践》2007,(3):16-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8.
杨致颖 《记者摇篮》2006,(12):26-27,2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充满理论和实践创新精神,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在达到新的高度。刚刚闭幕的省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辽宁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在学习中我认为,和谐社会应当以思想和谐为前提,只有思想和谐,社会舆论的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营口电台要把学习贯彻好中央和省关于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9.
刘蒙之 《新闻窗》2007,(6):75-76
2004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使和谐社会从“理想国”变成切切实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目标,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各阶层、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背景2006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曾引起普遍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新春伊始,党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就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进行专题研讨。十六大以来的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中国共产党正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自己治国理政的极其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和谐企业建设任重道远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屙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这是党在新时期对新闻战线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新闻媒体应当如何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呢?我们认为,继续贯彻落实“三贴近”是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党报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主阵地、众多新闻传媒中的主力军,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方面.起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应该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为构建和谐丰十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舆论,营造和谐舆论引导、支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主张、人民的要求,更是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党报的重要社会责任。那么,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营造好和谐舆论呢?结合新时期的新闻实践,我认为,应该认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实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卢雁妮 《新闻窗》2008,(2):87-8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任务。地方党报作为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实,不管是构建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归根到底离不开对真善美的追求,是需要在人的内心深处产生震撼、情感陶冶才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到十七大报告,“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提法随处可见,从中可以清晰看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这是党在新时期对新闻战线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新闻媒体应当如何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呢?我们认为.继续贯彻落实“三贴近”是根本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