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1995,(4)
知我者编辑也赵德铭任何一个在“文海”里扑腾的人,大都有几个笔名,若是名人,其笔名就更多了。鄙人也常常有几篇“豆腐块”见于报端.所以如今也有十几个笔名。可惜这些笔名都不是鄙人自己起的,而是出于那些细心的编辑之手。西安晚报《万家春》版,是我前几年发稿最多...  相似文献   

2.
以笔名为名的文学大师 林语堂在小学四年级时,转入鼓浪屿教会办的小学,以后上中学,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清华大学英文教师。1917年,在《新青年》以“语堂”笔名发表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陈梦熊,笔名“熊融”,1930年7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海燕书店、新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后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独立或与友人合编过《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海抗战文学丛书》、《陆蠡集》(后改书名为《陆蠡  相似文献   

4.
王雄与南台     
南台 《编辑之友》1997,(6):63-63
王雄与南台,是二而一.一而二。“二而一”,是从“人”的角度讲,王雄与南台是一个人。王雄是学名,南台是笔名。“一而二”,是从“职业”的角度讲,王雄当编辑,南台搞创作,一个人干着两种行当。  相似文献   

5.
山东科技报社长兼总编辑贾延漪被新近出版的1994《中国新闻年鉴》列入“中国新闻界名人”。《中国新闻年鉴》介绍说:贾延漪,笔名延一。山东齐河人。中共党员。高级编辑。1966年起,先后任济南晚报、济南日报编辑。1980年调入山东科技报社,现任该报社长兼总编辑,及中国科技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专业报刊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报业协会  相似文献   

6.
一代报人胡政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政之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会也不应该被忘记的人物。他名霖,笔名冷观,字政之,四川成都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安徽省立高等学堂毕业。1905年赴日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1911年回国。1912年应聘加入章太炎主办的上海大共和日报,担任翻译和编辑,工作不久,就深受章的赏识,被擢为总编辑,这时他才24岁。1916年王郅隆接办大公报后,他被聘为经理兼总编辑,仍亲自参加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7.
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1954年迁至台湾,开始在日记本上写诗。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正式习画。在校刊上以“夏采”之笔名发表散文及诗。1959年入师大艺术系。  相似文献   

8.
曾彦修     
一目 《出版参考》2009,(1):M0002-M0002
曾彦修,笔名严秀。1919年生于四川。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1944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49年后历任《南方日报》社长、人民出版社社长等。他用“严秀”笔名发表过大量杂文,如《论睁眼看世界》、《从“孟德新书”失传说起》、《九斤老太论》、《论“歌德派”》等。著有《严秀杂文选》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编辑入职教育的研究还很少见到,甚至还没有人明确提出“编辑入职教育”这一概念,而我国的编辑入职教育基本上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缺乏明确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壬申之初,我国新闻界陨落了一颗巨星——赵超构。赵超构(笔名林放)同志是当代杰出的前辈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界的一代导师,杂文大师。他德高望众,为人楷模,风范永存。他不仅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更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不死的。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妨去追思赵超构同志的一生,可以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一笔曾当百万师超构同志一生办报,一辈子“跑新闻”,尤以写杂文、短文蜚声新闻界,是公认的杂文大师。他1934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即入南京《朝报》任编辑,在该报他用“沙”的笔名写了许多精美短文,讥讽世事,铿锵有力,掷地作声,20岁刚出头便崭露头角,很有  相似文献   

11.
说署名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然后署上作者的大名,如今似没有什么忌讳的,一则表示“文责自负”,二则证明此文是我的“专利”,三则在某些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资本”“荣耀”。是故,一般都十分计较署名权。可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往往能看到在署名上出现的不怎么正常的现象:有的在文章上只署“本报记者”,没有实姓名;有的在“本报记者”后面虽有名有姓,却是个假名字,或者只署个“笔名”;有的记者编辑从发表报道时起,就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笔名”。 在报刊上出现这类现象,我以为有两个原由: 其一,记者编辑自有“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12.
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期间,有11个年头在理论处当编辑。理论处的几任领导叶寒青、林平、吴牧华、卢文华和许多老编辑的品格和工作精神,给我很多教益,至今难以忘怀。翻阅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解放军报》的《思想战线》专版,在文章作者中,可以见到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李嘉。这是理论宣传处编辑常用的一个共同笔名,与这个笔名类似的,还有李增之、黎佳、施佳等等。处领导、编辑自己撰写的文章,有时也用这类笔名。当时,《思想战线》专版刊登的稿件,许多是部队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撰写的。这些同志生活在部队,实践经验丰富,部队现实…  相似文献   

13.
李磊 《中国编辑》2006,(5):61-64
萧也牧(1918~1970),浙江吴兴人。原名吴承淦,后改名吴小武,笔名萧也牧。1937年春中学毕业后,到上海一家机电制造厂当工人。1938年1月,赴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日斗争,先在晋察冀边区行署办的救国报社工作,后在五台地委编辑《前卫报》,并担任“铁血剧社”演员、宣传队干事。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张家口编《工人报》。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编青年教材。1953年后,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从事编辑工作,并担任文艺编辑室副主任,分管传记文学组。1954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宣传党的优秀传统、教育青年一代的指示精神,萧也牧同张羽、黄伊同志一起创办了《红旗飘飘》丛刊,并为创刊号写了《编者的话》。《红旗飘飘》出版十多集,发表了许多老党员、老干部、老红军写的革命回忆录,在广大青年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萧也牧从事编辑工作约三十年,参与编辑了“伟大的祖国”小丛书、“时事丛书”、《红旗谱》、《太阳从东方升起》、《白洋淀纪事》等著名作品,为我国的编辑出版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15.
睿智、激情、文采──访《半月谈》副总编辑张正宪蒋祖 夏初,在北京国谊宾馆参加《半月谈》杂志15周年庆祝活动,恰巧与该社副总编、青年新闻评论家张正宪同住一室,闲聊间,话题不由自主集中到当代中国的现状和新闻评论的走向。近年,张正宪以“苏北”等笔名,活跃在...  相似文献   

16.
我是学师范的(1960年夏,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本来应去教书,但是组织上安排我做编辑工作,一做就是35年,其间做广播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业务刊物编辑10年,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15年。通讯员朋友都亲切地叫我“朱编辑”,所以我给自己取笔名叫“诸边”。后来我当了《湖北广播电视报》的头,同行称我“朱总编”。我想,我的确总在编啊,从来没有离开过具体的编辑工作。在做《湖北广播电视报》编辑工作中,除了出差外,几乎每期稿件都要过目,付出劳动。 我在广播电视战线长期做编辑报纸刊物的工作,也算一个特点。即把广播电视上宣传的事,或是与广播电视有关的事,通过加工,变成文字,刊登在报纸刊物上,继续宣传,形成了声、屏、报、刊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董宁文,笔名“子聪”,1966年生于南京。1996年初,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在译林出版社负责编辑《译林书评》小报。自2000年起,为《开卷》执行主编。2003年,由东南大学出版随笔集《人缘与书缘》。其执行主编的“开卷文丛”第一辑已于2004年由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第二辑由岳麓书社出版。王辛笛先生在为其所写《人缘与书缘》序中说他“结交天下文人学士,成绩斐然可观”,又云“广大读者得以通过宁文的知人论世,获得不少教益。当今物欲横流,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漫画家、漫画活动家、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人民日报《新闻战线》高级编辑沈同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月 8日逝世,享年88岁。 沈同衡(笔名石东)1914年10月生于上海市宝山县。早年在上海学习美术,任新华艺专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同时兼任《宝山日报》记者,参加上海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他在上海组织创立了我国漫画史上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进步组织“漫画工学团”;上海解放后任军管会文艺处美术室副主任,后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9.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本名也许没有他的笔名更为人所知。他的笔名由来也是许多人知道的:1955年,金庸因友人介绍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动笔之前,他从未想过要使用笔名。小说在《新晚报》连载时,主编希望他选一个具有“侠士味”的笔名发表。几乎是不假思索,金庸将他的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于是如雷贯耳的笔名“金庸”便由此产生。此外,金庸还有“姚馥兰”、“林欢”等笔名。姚馥兰由英文。您的朋友”(Your Friend)读音而来。当时香港报纸副刊相当男性化,金庸就以一个女性化名字写影评,冲谈一下男性的阳刚气。“林欢”的笔名也是金庸写评论用的。  相似文献   

20.
带着春的信息,著名作家峻青风尘仆仆从上海赶来参加“春江笔会”。现在峻青担任上海《美化生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但主要精力还是搞文学创作。当天晚上,我就在峻青下榻的南公园饭店拜访了他。峻青,是他用的笔名。一九四一年,他十八岁时,抗日战争正进入紧张阶段,他在八路军部队边打仗边学习,写出了第一篇“战地通讯”,在部队油印小报上发表时,就用了这个笔名。他本姓孙,名叫儒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