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上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为发动工人运动,宣传革命思想,著书立说,办报纸,编杂志,在组织动员革命力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上海市档案馆收藏有大量红色革命历史文献,其中既有建党初期的《共产党宣言》初版本,也有《青年杂志》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是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国际形势和普及国际知识的刊物之一,是中国出版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最悠久的刊物之一。到今年秋天,《世界知识》就创刊87周年了。《世界知识》是中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国际形势和普及国际知识的刊物之一,是中国出版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最悠久的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跃群 《新闻前哨》2012,(12):80-8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中国文摘》(China Digest),1946年12月31日在香港出版,其前身是1946年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刊物《新华周刊》(New China Weekly)。这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向世界宣传中国革命的唯一刊物。  相似文献   

4.
《曙光》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爱国青年学生创办的一份在中国青年及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该刊创刊初期宣传“改良主义、科学救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北方早期组织的宣传阵地.《曙光》编辑思想的转变,正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一大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步热血青年、先进知识分子对俄国十月革命较全面的认识,并进而接受社会主义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晚报,是中国报刊史上一支新军。若从1863年我国领土上第一家由外国人创办的英文版《黄昏快报》追溯晚报的起源,它至今不过130多年的历史;如果以1898年中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张中文《晚报》作为起始计算,它到现在也还未满百岁。 中国共产党与晚报结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周恩来同志曾关心和指导过成都《华西晚报》、上海《联合晚报》的出版工作,这是我们党以晚报作为阵地,宣传抗日、动员民众的最初尝试。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现玉 《东南传播》2016,(10):47-49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这一报刊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作用。笔者详细梳理了六期《共产党》月刊的200余篇文章,研究这一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状况如何,具体传播了哪些内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对建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刊物,掌握刊物的任务和性质,加深《共产党》月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90年前的1921年,中华大地,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昭示着中国革命的蓬勃生机和光辉前景。从她诞生起,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办多种党刊,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刊就达18种之多。在党的创建时期,曾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的《新青年》改组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并于1921年7月正式成为党中央的理论刊物。而早在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正式创办了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是党在创建时期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党的知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刊物。它的出现对建党第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实际步骤,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它指导全国各地的建党工作,成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必读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老百姓》作为《晋察冀日报》在游击办报时期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副刊,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办报宗旨,采用多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战主张.时事童谣作为宣传抗战和保持抗战精神的重要资源,是民众动员的最好载体之一,"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体现了刊物思想动员的高度自觉,践行了"群众性编辑理念".  相似文献   

9.
唐帆 《青年记者》2020,(5):107-108
政党刊物是党派之间为了满足各党的宣传要求和争夺话语权的舆论工具①。1937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发行不定期出版的理论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该刊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抗战顺利进行②。同时段,国民党也由华北评论社发行了一份政党半月刊物《华北评论》。同属政党刊物,但两刊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异,办刊特点也有异同。  相似文献   

10.
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理论刊物,《群众》周刊辗转武汉、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克服了国共政争、抗日战争以及报馆内部的诸多困境得以发展壮大。该刊在不同阶段采取灵活机动的发行策略,运用公开和秘密的发行方式,呈现正规与非正规的相互交错,是“游击队理论”在报刊发行领域的生动体现。《群众》周刊在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引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指路明灯”。其表现的诸多境况,彰显了中共强大的组织调适和宣传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即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小组创办了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劳动界》,并将《新青年》(8卷1号起)改为小组机关刊物,秘密编辑与出版《共产党》月刊,同时,着重出版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项工作是由党的上海发起组肩负的重任,以便对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学习革命理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宣传马克思主义,广泛组织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在上海,中央局于1921年9月1日创建人民出版社,相继出版近20种书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上述报刊和出版机构成为党开展宣传工作的强有力阵地,把党的理论和主张传播到大江南北,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党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理论,突出体现在他长期直接从事和领导新闻工作的大量实践中,散见于他的许多作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就负责编辑中国共产党旅欧党支部的刊物《赤光》,他认真研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满腔热情地宣传马列主义,并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揭露帝国主义粗暴干涉中国事务的罪恶行径和  相似文献   

14.
1920年8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伊始的机关刊物。同年11月,作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理论性刊物的《共产党》月刊问世,李达同志任主编。《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基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刊的直接前身。不久,作为中共中央时事政治机关刊物的《向导》周刊,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等同志主编;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疯狂迫害共产党人,1927年7月18日,《向导》周刊被迫在武汉停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中央通讯》和《中央政治通讯》。为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国内、国际革命形势的发展中,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终于喷薄而出。曙光映照下,江西在外求学或工作的袁玉冰、赵醒侬、方志敏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相继返回家乡,他们成立进步社团,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创办革命刊物,积极投身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宣传革命思想,《红灯》就是这一时期革命刊物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6.
徐雁红 《传媒》2024,(6):88-90
《中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重要刊物,该刊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化“民族形式”和文化抗战等诸多方面的宣传,让新民主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坚定了全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对改变根据地文化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从创刊到停刊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其在宣传先进文化、抵制错误思潮以及繁荣根据地文化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 ,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舆论工具———报纸和刊物。这些报刊为扩大党的影响 ,促进党的发展 ,发挥了巨大作用。现辑录如下 ,以献给建党 80周年。[新青年 ] 1915年 9月创刊于上海 ,第 1卷名为《青年杂志》 ,自 1916年 9月第 2卷起改为《新青年》 ,月刊。从 192 0年 9月第 8卷第 1号起 ,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192 1年 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后 ,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 192 3年 6月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 6年 7月停刊 ,共出 63期。[少年 ]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中共旅欧支部主办的油印刊…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最有影响的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一九二二年休刊,共九卷(一九五四年发行影印本)。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称《新青年》。自第八卷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一度以该刊为机关刊物,由瞿秋白同志任主编,这说明五四时期新思想新文化这个基本宣传阵地,一直是在共产主义者领导之下的。主要撰稿者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该刊主要刊载政治、文艺、教育、文字改革、世界语等方面的文章,体裁有政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译文、通信、国内外大事记等。该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宣传马列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1921年12月,处在秘密状态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在上海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创办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妇女刊物——《妇女声》半月刊。王会悟是这个刊物的编辑之一。主要稿件都是由李达审阅修改的。该刊明确宣布其刊行  相似文献   

20.
马宁 《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6-108
创刊于1920年11月的《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主要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革命的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共产党》月刊的出版发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