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1685年,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在我们的概念里巴赫即是"巴洛克"时期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是巴洛克时期宫廷和宗教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复调音乐。本文笔者将对《二部创意曲》的第七首——e小调二部创意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2.
复调作品作为重要的音乐体裁是音乐学习中的必修课。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复调音乐的灵魂人物,他的复调作品是长久以来发展出的复调音乐的概括和生还,并将其推向成熟和繁荣。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复调音乐作品,其中《巴赫创意曲集》作为钢琴复调作品的丰碑,展现了丰富的声部组织技法和高超的对位技法。本文以《巴赫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中的降B大调创意曲为例,来分析其所运用的复调作曲技法,从而更深入的感受巴赫作品的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3.
《降B大调三部创意曲》在巴赫的《三部创意曲》中,是较难演奏和学习的一首,本文针对巴赫《降B大调三部创意曲》的教学要点进行研究,通过对练习方法、曲体分析、难点剖析、背谱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对演奏、学习巴赫有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为更好的学习、演奏巴赫其他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J.S巴赫一生创作了浩如烟海的作品。他的音乐承袭了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不仅使复调音乐达到最崇高,精致的境界,同时开启了后人对复调音乐,平均律和赋格曲等音乐技巧的篇章。而《二部创意曲》又是巴赫最为重要的入门级的一部作品,是所有钢琴爱好者必学的一套教材。本文就通过全面分析巴赫二部创意曲的部分作品以及学习重难点,让每位弹奏者都能更好的理解和演奏巴赫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巴赫的《创意曲集》是学习钢琴复调技术最好的中级教材,在教学中以巴赫时代的演奏习惯去认识并掌握好巴赫的音乐风格,是演奏巴赫作品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演奏巴赫作品时要注意下面几个因素:横向的线条,乐旬的安排;竖向的和声及对位法;对装饰音、节奏的处理;速度和力度的把握,等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音乐造诣跻身世界乐坛前列,其音乐风格鲜明,自成体系,于听众而言,俄罗斯音乐无疑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俄罗斯音乐逐渐形成重视钢琴伴奏、强调唱歌基本功以及积极开展多种艺术实践活动等特色,这些特色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深度挖掘俄罗斯歌唱艺术的内涵,剖析俄罗斯唱歌艺术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借鉴意义,力求为我国声乐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7.
1.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率理论的优越性。2、巴赫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他的音乐大多为表达对主的崇拜,表现主所创造的世界的和谐,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信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J.S.巴赫生平及其键盘复调作品的了解、熟知,以及对《平均律BWV846》的研习,不仅提高了对巴洛克时期及巴赫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而且也增加了我们对巴赫和巴洛克时期作曲理论知识的学习经验。因此,巴赫作品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征对我们在音乐上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钢琴作品充满复调结构,复调音乐是每位钢琴学习者的必修课.复调大师巴赫的钢琴作品《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和《巴赫创意曲集》是学习复调音乐的最佳教材,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在音乐理论上掌握复调音乐的创作特点,还应着重训练大脑多层次思维能力、多声部听辨能力及手指控制能力,如均衡、力度、色彩、声音等的准确表现和音乐性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卓有成效地继承和概括了17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现象,创造出永恒的音乐艺术,被后人誉为“古典大师”、“欧洲音乐之父”。巴赫创作了极多的钢琴复  相似文献   

11.
教授巴赫二部、三部创意曲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的二部、三部的创意曲是钢琴弹奏技术内容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掌握好演奏的技术、注意到曲式 ,创作意图趣味以及精神内容 ,主题性格 ,从演奏方面要正确理解主题 ,对作品的内容与性格做出合乎巴赫意图的演奏。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一生致力于钢琴音乐的创作,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在其创作的众多体裁中,前奏曲这一重要体裁形式在其毕生音乐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其代表作《a小调前奏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阐释与音乐本体的分析采展现其个性化的音乐风格,为探究其音乐作品中戏剧性因素的最初表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对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风格与其音乐的表达作为切入点,把巴赫作品的触键和音色的变化作为分析和探讨的对象,力图从更广的技术角度出发,为手风琴演奏者提供更多的掌握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演奏技术。  相似文献   

14.
Centring on a small‐scale capability‐based case study of music provision for adults with profound dis/abilit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ignificance of music and music education in people's lives. It offers a philosophical defence of music's importance in enjoying a truly human life and then, drawing on an overview of the work of dis/abled artists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case study, it addresses two issues that may inhibit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from achieving the good life through musical endeavour: the provision of specialised musical equipment to enable people of different physical abilities to achieve the same end of making music; and the element of shame that may cause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to accept a reduced standard of living. Although our immediate concern is with musical provision for those with profound dis/abilities, our argument is pertinent to other marginalised groups and curricula.  相似文献   

15.
巴赫钢琴《d小调赋格曲》是一首三声部复调乐曲 ,与《d小调前奏曲》合为一首套曲。学习这首乐曲 ,可以了解到赋格曲作为复调音乐中最重要的体裁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 ,并研究在演奏上如何把握好这些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即 :乐思展开的不间断性 ,各个声部相互间此起彼伏的进行以及节奏连绵不断 ,音乐一气呵成等  相似文献   

16.
音乐的伦理精神是音乐审美的一个新视角,它展现了音乐对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中西方音乐文化在对音乐的伦理精神的理解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而音乐伦理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和音乐活动主体等因素,则影响着音乐伦理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音乐的伦理精神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情感的宣泄是艺术最重要的功用之一,音乐艺术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音乐艺术的意象也直接与人的生命情感相联系。音乐是表现情感,诉诸情感的艺术。关于音乐风格的表达与情感相关。对于音乐风格与情感的研究古已有之,钢琴对诠释音乐风格的范围更具广泛性;对情感的表达更丰富。同时,在钢琴演奏中的情感在表现音乐风格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大提琴领域一直被视为佳作。无论从演奏还是艺术美学角度来看都是无可比拟。这部作品充分体现出严谨、均称、优雅的古典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组曲前奏曲运弓特点和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9.
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b小调长笛与助奏拨弦古钢琴奏鸣曲》(BWV1030)应把握好呼吸换气的不同处理;另外演奏应尽可能再现巴洛克时期的演奏风格;同时了解该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20.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总是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华彦钧的音乐风格流露出一种刚毅、稳健的气质及不甘向命运屈服的性格,同时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