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语习得中的个人方言反映交际活动中个人的言语风格。英语中的“方言”(dialect)指不同语言使用者有关的语言特征,是“不同使用者的一种语言变体。在同一语言社区,不同的人群操不同的方言”。有人以英汉两种语言区别“方音”(accent)和“方言”认为:汉语的“方音”与英语的“accent”虽都表示一种“语言特征”,但意义并不完全对等。汉语的“方音”指标准音以外的地方口音,而英语的“accent”可指包括标准音在内的任何方音。汉语的“方言”与英语中的“dialect”也有类似的意义差别:汉语的“方言”指标准语以外的地方语言,  相似文献   

2.
英语“dialect”这个词,常常被单纯地理解为地区方言(regional dialect),也就是一个地区的人在讲话时有着共同的语言特点。其实 dialect 一词不仅指地区方言,还包括“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所谓社会方言也就是指,语言的使用者由于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与性别,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时出现的一种语言变体。这种语言变体与语言的使用者(the user of language)有着密切的关联。‘Dialect’一词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变体,语言变体包刮与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方言和与用途相关的语言变体——语域。《简·爱》中的译例分析表明,语言变体是文本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力求译文的语言变体与原文的语言变体功能相当。  相似文献   

4.
对于"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的语言学派别有着不同的回答。目前,广为大家接受的一种观点是:语言是人们用于实现一定交际目的的符号系统。本论文作者从分析语言的本质特性入手,概要地论述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人们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语言功能的完成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和特定的语言环境。文章糅合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功能语法研究等相关理论,构建出以下理论框架:语言并非一个单一独体,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变体,即与语言使用者相关的语言变体和与语言使用相关的语言变体。前者指地域方言,会话方言和标准方言;后者则指包括语场,基调,方式这三个语域变体的语域。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详细论述了语域理论的内涵、语域变体的特点及其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的具体体现,并由此得出结论:语言应当被视为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完成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一种社会符号资源,所有与语言使用者相关的或与语言使用环境相关的因素均应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5.
任何语言都不是划一的统一体,都依据着语言使用的地点、时间、环境、目的、对象等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体。语言学称这种变化为语言变体(Variety)。语言变体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对“变体”的理解与观察的角度也颇不相同。胡壮城(1988)认为:语言变体一般可从语言使用者与语言使用两方面来分类。前者为方言变体,后者为类型变体,即方言(Dialect)与语域(&田也id。方言反映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情景中具有持久性的语言特征;而语域则表现语言在语言情景中的使用以及反复出现的语言特征。从语域角度看,不同语域,就会有不同的语…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作家成长背景的对比,可以观察人生经历对作者为文的影响﹔经过语言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方言在叙述语言中的若隐若现,以及作者个人语言风格对文风的影响﹔经过对重要的意象"水"的对比,可以看到作者对故事的表现手法、与因应用不同手法而最终展现的不同风貌﹔最后,经过分析"美"的呈现方式,以及作者对待完美的"美"的态度,可以探察到沈从文与汪曾祺通过自己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语言库藏类型学是语言类型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语言类型学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以此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文水方言中的小称范畴,通过文水方言中"重叠"和"圪"字头两种典型的小称手段,考察该语言库藏在文水方言中的表义功能及其范畴的扩张,从语法手段和语义功能两方面来分析小称范畴在文水方言中的显赫性。  相似文献   

8.
在双语和多语(包括双方言和多方言)社会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之间密切相关。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的调查中发现,语言使用者的汉语普通话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之间呈现出一种极低的负相关。其原因主要在于语言自信心不足和语言使用的主动性缺乏。  相似文献   

9.
东北方言作为与普通话最为接近的一种方言,其中一些词的使用方法虽然与普通话有相同之处,但仍具有一些特殊用法。东北方言中"的"除与普通话有相同用法外,还可以与否定副词"不、别"、疑问代词"咋"组成常见搭配,其意义和用法具有特殊性,与在普通话中的用法不同。"的"在东北方言中的使用,体现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使东北方言在表述上更加简洁。  相似文献   

10.
岳莉莉  冷帆 《天中学刊》2004,19(6):87-89
每个个体都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不同社会团体使用的语言有所差异。语言的变体对它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价值。语言变体可以分为方言、风格和语域。语言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属于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群体使用的语言也不尽相同。语言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关系。语言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可分为方言和风格或语域,语言变体对其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时筱惠 《考试周刊》2009,(40):30-30
任何地区的方言都会影响这一地区方言使用者接受另一种语言,大连地区的方言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系所存在的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差异,为大连地区的英语学习者克服来自方音的影响、提高英语语音的纯正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语义图模型为分析工具,通过对30种语言和汉语方言"有"动词的跨语言考察,确定了"领有、存在、处所"等16个概念空间节点,构建了"有"的概念空间底图,并画出了30种样本语言的语义图。观察所得语义图发现:大部分语言或方言具有不同的语义图。基于库藏类型学的分析认为:不同语言"有"在显赫度上的差异造成了意义和功能的不同,而个体语言"有"的词汇来源、语言类型、语言内部竞争因素等则是制约其显赫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广州"撑粤语"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讨论普通话推广过程中的语言协调问题,重点以2010年5至8月广州地区发生的"撑粤语"事件作为分析的个案.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件的简单回顾.事件本身起因可谓是一个"伪命题",但其引发的是一个"真事件".第二部分归纳分析本次事件中所涉及的九个问题,涉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文化与方言的关系、城市与方言的关系、媒体与方言的关系、学校教育与方言的关系、城市新移民与方言的关系、城市新生代与方言的关系、毗邻地区与方言的关系、海外侨民与方言的关系.第三部分是相关思考,认为应高度重视所谓"非关键"的问题,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的语言协调问题,应该从语言生活、学界学理、社会公众文化、政治等不同层面来看待这次"撑粤语"事件并进行妥善应对,最后提出我们应该在语言政策上有所调整,在语言教育上有所引导,在语言普及上有所坚持,在语言服务上有所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即使用同一种地方方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语用环境、个人风格等等不同,语音、措辞、谈吐也会有不同。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方言”一般都是指地域方言。方言一方面是相对语言而言的,方言与语言是个别对一般的关系,语言是一般,方言是个别。人们日常使用的是个别的方言而不是一般的语言。另一方面,方言是相对于民族共同语而言的。民族共同语是以该民族所使用的某一种方言为基础,以某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北方方言是它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是它的标准音。语言与方言理论上的层级划分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因它涉及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但我们不难想像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参差不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拟声词指的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语,不同的语言系统乃至于方言系统,拟声词的种类及表达功能也各有千秋,这与其使用者的思维、文化、习俗等有着很大的关联。吉林方言中的拟声词也具有其独特性,长久以来对其表达功能的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立足于吉林方言,从多个角度探索拟声词的表达功能,发现其在情感的表达、表现功能、自身体现出来的地域性特点及语体色彩方面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拟声词指的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语,不同的语言系统乃至于方言系统,拟声词的种类及表达功能也各有千秋,这与其使用者的思维、文化、习俗等有着很大的关联。吉林方言中的拟声词也具有其独特性,长久以来对其表达功能的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立足于吉林方言,从多个角度探索拟声词的表达功能,发现其在情感的表达、表现功能、自身体现出来的地域性特点及语体色彩方面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社会语言学中的抽样调查法进行定量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多的语气词"吗"的地位受到挤压,"嘛"和"么"不仅出现在口语中,已逐步扩展并广泛使用在书面语中。由于语言使用者的年龄、性别、使用方言以及言语对象的差异,"嘛"和"么"的分布呈现不均匀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9.
梁眉 《考试周刊》2010,(17):39-40
每一个地区的方言使用者在准确接受另一种语言时.都会被其自身的方言所影响.湖南方言也不例外。存在于英语和汉语方言语系之间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差异.自然会影响该地区的人讲英语的纯正度,本文以湖南地区常德方言为例,从母语迁移理论出发,就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可以指一种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转换,也可以是同一对话或谈话中,两种或更多语言之间的转换或混用.许多语言转换是文脉上的、语境的和个人的语言的改变.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传递实际信息,在课堂环境中增加交流.外语教学中使用语码转换有助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使用外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