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春秋)(左传)谥号研究》是研究《春秋》、《左传》谥号的一部力作。论著显著特色是遵循“尊尊”原则,以“礼”统领全书;详细统计并细致分析了《春秋》、《左传》的谥号情况,体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论著对学术界关于春秋赐谥礼制中的多有分歧的相关问题也做了深入的探析,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  相似文献   

2.
《学记》系《礼记》中的一篇,据考为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学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论著作.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由于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语文教育,因此,也可以说《学记》是我国最早的语文教学论著作。  相似文献   

3.
在《孙子兵法》这部论著中,《形》、《势》、《虚实》为三姐妹篇,相互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孙子通过层层论证,实现了军事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据此,三篇中的“形”、“势”、“虚”、“保法”、“不责于人”、“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和“故曰胜可为也”等词语的注释都应重新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4.
《学记》和谐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论著,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教育思想。本文着重分析《学记》和谐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并从《学记》和谐教育目的观、和谐教学观、和谐的人际观、和谐课程观等方面阐释《学记》和谐教育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学记》教育管理思想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问题的论著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管理目标、教育体系、学制系统、学校管理措施和教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探讨《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 ,发掘其特色和较少被人探究到的新意 ,对提高当代教育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钱剑夫标点整理的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三国志》陈乃乾点校本、《三国志》吴金华点校本等参校,对《三国志校笺》及相关论著中存在的点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林凌 《文教资料》2011,(30):115-116
《学记》是先秦时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它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教育理念,并做了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形成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论著。本文主要围绕着“喻”(即启发诱导)这一教育理念来解读《学记》,并以此为核心,阐述了《学记》的其他相关教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文选》李善注在大量征引《诗》《骚》文本及其研究《诗》《骚》之有关论著的过程中,从词句承传之渊源生态、以事析典之解读方式及比兴艺术之广泛运用等三方面,充分体现出《文选》李善注的文学精神.这些对唐代士子的科举考试与诗歌创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促进作用.《文选》李善注的文学精神与之所以如此自觉产生,是因为李善注能够自觉奉行《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选文标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论著,它系统总结集中体现了儒家教育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所揭示的一些教学原则,直至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学记》所阐释的教学原则对于语文学科评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教育观的建构角度,探讨语文教师在新形式下应该如何更新自身观念,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从而达到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This investigation compa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types of inservice training offered through the Arizona Portal School Program. Both methods were designed to provide teachers with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activity-centered energy education. The methods differed in length and energy-related content with one course running for 5 sessions and the other for 15 sessions. The longer course placed more emphasis on content knowledge. Three types of attitudes were assessed: attitudes toward curricular change, opinions on energy concepts, and beliefs about science education. Although the longer course had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articipants' views of and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curricular change and the shorter course had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articipants' views of teaching activity-oriented science, both courses produced the same type of change in the participants' views of energy issues.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a practicum teaching experience on two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The research is focused on examining a practicum in a secondary science department that actively promote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 We investigated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integrated their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examined this in the context of the quantified reformed instruction they enacted. Using a mixed methods design, we have quantified these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practice using the Reformed Teaching Observation Protocol (Piburn et al. 2000), in concert with a narrative methodology drawn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Our analysis of the data indicates two important conclusions. The first is the importance of a consistently reformed image of science education being presented and practiced by both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and cooperating teachers. The second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a consistently reformed image may not be sufficient, of itself, to challenge pre-service teachers’ views of science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appear to b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ir biographies and own science education. Consequently, it appears the extent to which a pre-service teacher identifies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n works toward possible resolution, influences their progress in shaping reformed views of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通俗史学热正潜在地腐蚀着高校史学教育的目标。面对通俗史学热的冲击,高校史学教育必须寻求相应的对策。通过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吸收和借鉴优秀通俗史学作品的观点、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语言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青年学生的史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理性的研究和阐释历史的能力,为史学的健康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5.
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都应是高职院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公共课承担着引导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展开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受诸多因素制约,其未能充分实现自身作用。文章尝试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析高职思想政治公共课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教学改革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代表作《自由学习》(Freedom to Learn)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由学习观,即主张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地学习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从而促进个体的完整发展和自我实现。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美国两种教师教育观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钧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76-80,71
本文简述了基于技术理性主义和反思性实践的两种教师教育观。从技术理性主义和反思性实践认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要素主义和进步主义以及批判理论等几方面分析了两种教师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并从教学观与教师观、教师资格能力、教师教育计划与课程、以及评价观等纬度对两种教师教育观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职业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主要指专业技术方面的职业技能;二是软件: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心理、职业伦理等审美文化元素。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表里。由于职业素养培养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不衔接、不统一,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软件方面的缺乏,因此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主要审美文化途径是以传统经典文本为载体的语文情意教学。传统经典文本具有情感涵养功能和崇高壮美激励功能,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文化的熏陶,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面向知识经济 改革实验教学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金工实验课教学应改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中,选入了许多悲剧爱情方面的文学作品,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情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更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不断追求生命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