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藏族传统体育和藏传佛教的互性发展、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藏传佛教和藏族传统体育的差异性入手,探讨二者的交融点,分析它们发展兴盛的共时性、追求美的共通性、情感需求的一致性、节庆中的统一表现性;阐述了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体育的创新、规范和对藏密气功的贡献;通过实证分析了藏传佛教对藏族传统体育的消极影响以及对藏族传统体育的利用。研究表明藏族传统体育与藏传佛教既有关联也有区别,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继承、发扬藏族传统体育,最终使其朝着民族化、社会化、规范化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西藏各地开展的民族体育,如赛马、跑马射箭、马术、马球、抱石头、摔跤、藏密气功、乌尔朵等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山南桑耶寺、阿里古格王朝等壁画中都有十分生动的描绘,其场面蔚为壮观。从各地寺庙体育壁画中粗略统计,体育活动形式有20多项,可考的年代上自吐蕃王朝,下至近代,绵延千余年。  相似文献   

3.
藏密文化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内容,藏密修持等是以宗教形式出现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这些活动主观上是宗教信仰活动的一部分,但客观上与现代体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对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建议开发该项目作为锻炼身体和增进健康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六、破除气功修炼中的诸种魔相与执著 1.首先要破除气功事业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十多年来,我国的气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气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气功修炼的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与研究,这是令人鼓舞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一些气功活动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正之风。 ①在某些气功门派内部,某些气功活动中,表现出了某种江湖色彩,行帮色彩。这是必须破除的。不破除,影响气功的推广和声誉,也影响本门派气功层次的提高。这种江湖和行帮色彩,即使对本门派的气功修炼者,也会使之精神受到束缚,眼界无法打开。这不仅仅  相似文献   

5.
收功琐谈     
气功在修炼结束时,有“收功”的步骤。收功也叫收势,是每次修炼的最后一首程序,起势为头,收功为尾,收功一结束,就意味着本次修炼已千一段落。即由气功态恢复常态。 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在于恢复,如果没有很好的恢复,就无法进行继续锻炼。收功是整理活动,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世界太极修炼大会,将于今年10月20~25日在北京举行。 这项旨在弘扬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增进人们健康长寿的修炼活动,是由中国武术协会、全国侨联、国家老龄委和环球百岁养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去年,首届修炼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第二届大会将继续传授24式太极拳、太极静坐气功、三套家庭保健按摩等传统养生法,还开设提高班,指导上一届学员进行高一层次的修炼。中国太极拳的高手、静坐气功的名师,都将出席大会传授和辅导修炼。  相似文献   

7.
郑清 《武当》2000,(11):33-33
气功之争为什么一直反复不止,致使无数气功爱好者尚在十字路口觅寻路标?其关键在气功界对“气功”一词尚不能下令人信服的定论,无论考其年求其世为实,还是掌门人手中有传度手令,哪怕有道有德,均难说明问题。更何况他类。因气功修炼在于修性炼命,决不是以气为功的修炼所能包容的。修为贵在返本还原,以治心为要,若能证得其法,则神功生,神通在。若言修得其功,则金丹何成?因此,我们只能说气功本无气,是人体能量流协调运动的性命之学,并调动元神用事的自动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国兴  大江 《武当》2000,(9):46-48
在我国的气功发展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存在一个长生不死境界”的人,是东汉时期的张陵及其著作《老子想尔注》,从而开辟了气功修炼通往仙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太极修炼的特点、作用以及练习太极应注意的问题。认为太极是一种里外兼顾、内外统一、形神兼备的气功运动 ,具有一定的气功性 ,但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气功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美学角度观照健身气功,认为:对"气"的最初认识是研究美学与健身气功的切入点;修炼健身气功所产生的"恍兮惚兮"的美是一种"无言之美";"心斋"作为健身气功的虚静功夫所呈现的实际是艺术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瑜伽源于印度,但随着佛教的传播渗透到了中国,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与气功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对印度古典瑜伽和中国气功易筋经进行比较研究,并剖析其各自特点,目的是使瑜伽修炼者更好地进行修炼。  相似文献   

12.
气功是人类从远古时代开始不断总结出来的心身并练,性命双修,意志形神相合的健康长寿,开发人体潜能的一套实践修炼途径。经过这几年的自身习练和观察,感到气功在高校推广,有着极大的意义。 气功与一般体育活动对人的影响作用相比,它有着更深远,更全面的效应。气功可以使德、智、体、  相似文献   

13.
修炼道家气功讲究“清静无为”、“清心寡欲”,“致虚极、守静笃”,以达“还精补脑”、“返朴归真”,要求在家修炼的俗家弟子克服“七情六欲”……  相似文献   

14.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珍品,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民间喜爱,是现代健身人群作为养生保健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健身气功的作用不仅在于健身防病,内外兼修,延年益寿,而且通过健身气功修炼陶冶人的性情,涵养道德,开发人的智力和激发人体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隋世国(1947~)北京通县人。临清潭腿北京地区的主要传人。目幼喜好武术、气功,1962年正式拜“弹腿金”金启亮先生为师,修炼临清潭腿武功技法。1985年聘为北京医学院总教练,1986年被聘为北京石  相似文献   

16.
五、气功修炼的十大奥妙 1.致虚极 守静笃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致虚极,守静笃。说穿了,就是入静。能不能入静是能不能入门的基本内容;能不能深度入静是能不能进入高级气功状态的核心技术。入静的方法有:调身、调息、意守身体的某一处、默念某一句语言、进行某一个形体动作等。“止观”和“不降而降”就是修炼中比较高级的方式,也是比较难一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藏族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中的藏密修持、磕长头、转经筒、转经和羌姆等都是以宗教形式出现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这些活动主观上是宗教信仰活动的一部分,客观上却与现代体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对增强藏族人民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部分,应该开发利用这些项目,作为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西藏传统体育在历史上是如何进行的?具体有哪些项目?细心的人可以在西藏众多藏传佛教寺庙壁画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在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藏传佛教寺庙——桑耶寺的回廊壁画中,有这样一幅反映抱石头比赛的画面:身着传统藏装的4名力士按裁判的要求抱起石头走圆圈。一名力士抱石至肩逆时针方向走动,显然是第一名;另一名所抱的石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气功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健身术、养生法。其特点是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精、气、神的锻炼,从而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修炼气功可增强体质,发挥人的潜力,开发智慧,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但是通过气功锻炼能否有效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是否能对大学体育教学有所促进?为此,笔者结合本校1989年开办的两期气功班,以及学生体育课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春华 《武当》2007,(7):44-44
丹道修炼,非一朝一夕之功,乃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上升的。由炼精、炼气、炼神,至精气神合而为一,从后天入先天,由气功而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