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的教育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冰心当教师的时候,始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好朋友,用爱去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引导他们。在《当老师的快乐》一文中,冰心写道:"我看完文卷,从  相似文献   

2.
康敏 《甘肃教育》2014,(22):87-87
正一、尊学生、爱学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中职学生都是别人眼中的"差生",这些孩子不但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差。不能顺利进入高中就读,他们不是父母的骄傲,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获得别人的赞许,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多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把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多加表扬,关注学生,尊重他们。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们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语文教学中,用"爱"的语言代替传统的说教,用笑脸代替传统的变脸,让  相似文献   

3.
<正>热爱学生,是每个班主任必须具备的教育素质,班主任要用爱的高温消融学生心田的孤独和冰冷。爱就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和尊重,让学生体验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热爱和对他们的希望,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爱必须有一定的方法,不能用教育者的盛气凌人爱学生,也不能用纵容和庇护爱学生,导致学生心理上的逆反。最有效的爱是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信任他们,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热点和兴奋点,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建立在信任、尊重和公平的基础上,要能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不同的学生也应该用不同的爱。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一、爱,需要智慧小A是一个调皮可爱的男孩,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相似文献   

5.
张凯宣 《考试周刊》2013,(9):189-189
<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觉悟、学习成绩、班风如何,班主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抓好班级工作呢这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做好班级工作,首先要爱学生。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怀他们。现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他们每个人心中都一架"天平",时刻对老师的爱心进行衡量。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一、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把尊重和自我严格要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浓浓的师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艳阳天。一、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教育原  相似文献   

8.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困生" 尊重学生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教师打开学生心扉的第一把金钥匙.没有尊重就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儿童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9.
钱春玲 《山东教育》2012,(31):14-15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特别是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学生",往往容易被忽视、被冷落,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我们只有放下架子亲近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们的心弦,用师爱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是浸润着教育者爱心的教育。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初为人师都是倾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真心。但是我们的爱,真的就是学生们成长必需的阳光、雨露和沃土吗?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需求?思考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他们是有自我需求、自我思想的"人"!并不是一群心甘情愿接受我们"无私的爱"的私人物品。尊重个体、互相尊重才是我们教育的实质。孩子们不止需要传授知识的良师,更需要陪伴他们、尊重他们的益友。蹲下身子,和我们的孩子一起经历他们的成长。请把我们无心拿走的幸福——尊重、信任,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纯粹的爱中,自由呼吸,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爱我。我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爱护学生,尊重个体发展我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尽管由于个体差异,他们的成绩参差不齐,但我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并不会有差异。朱光潜说:"慢慢走,欣赏啊!"一个"慢"字,让我体味到尊重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我教过一名学生,学习能力弱,自律性  相似文献   

12.
魏建华 《考试周刊》2012,(70):181-181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如何挽救、教育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学生,关键就是不要放弃对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希望。“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不仅仅是地理教师,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爱,都应是无私的、高尚的。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青年。"后进生有自己的长处,也有其闪光点,只是他们身上的长处暂时少了点,或是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美琴 《教师》2013,(28):29-30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如何爱学生?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爱学生就是要包容学生的各种似乎不能理解的"坏"的举动;爱学生就是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来去倾听、去交流;爱学生就是要透过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爱,但要严而有度,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高层次的教育态度,它要求班主任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因为学生毕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均未成熟,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学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同,因而形成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也不相同。从这个实际出发,班主任首先要有颗真挚爱心,急他们之所急,爱他们之所爱。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爰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野马”驯化。班主任要怀着真诚的爱生感情。从学习、生活等待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护、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各国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国也把它当作目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根据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认为应该主意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和热爱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爱插嘴,喜欢“质疑问难”,看上去他们“事多”、“异想天开”。实际上,这些学生往往是创造力比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当尊重和热爱这些学生。  相似文献   

18.
爱是教育的目的 ,也是教育的条件和保障,但当下不少老师的爱是"糊涂的爱",是没有效果的爱。师爱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并能做出爱的回应与改变。师爱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理解、接纳为基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师爱要把握好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平衡。对于生活处境不利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师爱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相似文献   

19.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邓勇 《教师》2013,(19):25-25
尊重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民主,意味着宽容,意味着理解,意味着帮助和支持。尊重学生不仅意味着对学生的爱与期待,还意味着合理、有效的管理,尊重也意味着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就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并选择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以学生的优化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准绳。"尊重型"课堂将会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的新天地,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构建"尊重型"课堂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