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达到高效课堂呢?我认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由于大部分学生入学时数学这门课基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这体现了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学能力往往反映了学生素质中的诸多因素,决定着学习的效率、质量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有力保证。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一.抓预习,引发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抓预习,可以引发学生  相似文献   

4.
孙宝树 《考试周刊》2013,(92):142-142
<正>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现我结合教学实际就"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一、亲近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化学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学习兴趣才有可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营造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地理教学,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创新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进行创新活动。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地理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并进行不断的强化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就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循序渐进"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的各个不同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不同能力。历史教学中抓好哪些环节,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1.着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从抓好预习环节入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预习不能仅仅让学生看一遍课文,而应让学生在各自的水平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初步地浏  相似文献   

7.
<正>"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获取其他各种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记、多练、多思。  相似文献   

8.
张勇 《考试周刊》2008,(50):51-51
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  相似文献   

9.
陈春晖 《考试周刊》2013,(51):131-132
<正>德国哲学家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具有综合性:观察力是基础,记忆力是桥梁,思维力是核心,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课标的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怎样调动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怎样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去?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语文学科组实施了"导学题纲"教学模式。一、什么是语文"导学题纲"?所谓"导学题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恰是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自学习惯的开端。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经过感知——认识——深化三个基本环节。预习是感知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为认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理念确立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其积极性的学习主体,因此,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主研究,总结规律,探究难点,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从而达到知识共享、高效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自新课改以来,许多一线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新型的物理教学模式,以求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一要从学生学习的态度方面着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学能力;二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弘 《现代语文》2013,(7):59-60
新教材体现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就是"以人为本",即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用好新教材,必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发生转变,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笔者以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因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并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过程。只有培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每个教师的责任。高效课堂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项有效教育方法。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这里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些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胡帮翔 《考试周刊》2009,(17):217-217
《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然而,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无疑是告诉教师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新课程改革思想也正是如此。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高师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借助预习、自读、讨论、模拟教学和在归纳、总结与指导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自学能力顾名思义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能力结构的一种特殊能力。论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一般有两种最基本的理解:一是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主人这一角色彰显了出来,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从消极被动  相似文献   

20.
从化学"高效课堂"看教师导学地位的加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推出的"高效课堂模式"教学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潜力、高效落实应试技巧等优势,但也有偏重学生活动、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值得商榷的地方.充分认识教师在讲授、指导预习、指导展示交流、组织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是进一步完善"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