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 1993年3月7日,我对北京、山东、上海、江苏、辽宁等五个省市的20多家企业近几年职工教育改革情况做了一般的调查。我调查的20多家企业中有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都是企业内部改革搞得比较好的企业。在调查的同时,我还走访了几个省市的职工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调查,我感到这些企业的职工教育发生了深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当代职校生》2014,(12):26-27
我是四川省南充外国语学校的一名读石油开采专业的学生,在校已经有两年了。最近学校来了不少企业招人,我选了几家企业进行简历投递。后来,我接到其中一家企业的面试通知,他们给的条件还不错,但我不知道是否有水分在里面。  相似文献   

3.
有法支招     
2004年2月我到一企业应聘推销员工作,聘用合同载明:月工资400元,每月完成3万元的产品推销任务。超额完成按比例奖励;如完不成任务,扣发当月全部工资。由于找工作不易,我签了该合同。后因为业务不熟,一年中我只完成了三个月的推销任务,企业发给了我三个月的工资。今年2月合同到期,我离开该企业,并向企业索要其余9个  相似文献   

4.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我哥哥当兵退伍后到一家企业从事小车司机及后勤工作,工作两年了。但单位寻找种种理由和借口不与我哥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我哥哥认为企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诉至劳动仲裁部门时,要求在确认劳动关系的同时,追索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及工作期间的加班费等。但企业否认与我哥哥存在劳动关系。我哥哥提供了工作期间的工资单、差旅费报销凭证以及多处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各项证据原件等证据,但企业代理人对上述证据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请问,我哥哥会胜诉吗? XX中学 吴孔胜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企业病和治病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企业病 我回国以后,1997年走访了107家企业,98年走访了104家,99年至今走访了80多家,里面有民营、乡镇,国有和外资企业,其中有40-50家上市公司。由于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我对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发言权,我认识上千个各种层次、不同行业的老板。根据调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社会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这一年,我考入了北京邮电学院。1982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邮电部教育司从事企业培训管理工作,30年来从未离开过邮政企业的教育培训事业。回顾这30年企业培训的发展历程,令我感怀至深的是一份与企业培训发展同起步、同壮大,对职工培训做出独特贡献的学习资料——《邮政业务学习》。  相似文献   

7.
1992年,我开始担任黄石丝绸厂工会主席。两年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停产了,35岁的我成了“留守工会主席”。面对全厂665名职工下岗待业,161名退休职工失去企业依靠,我流泪了。但我告诉自己要坚强。党组织信任我,职工选举我当工会主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工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决不能“关闭停产”!  相似文献   

8.
我担任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协会的主席好几年了,我发现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了解企业外部发生的变化,也要了解企业内部发生的变化。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人力资源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企业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的风云变幻,折射了不同体制企业的荣辱兴衰。当年与我共同创业的许多兄弟企业,现在大都销声匿迹了,在青岛老牌的民营企业中,走到今天的也寥寥无几了。究竟是什么原因,社会在反思,我也时刻在反思那些活着的企业拥有怎样的密码?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1997年10月,我经人介绍在附近一个村办企业红光食品加工厂经营会存入现金1万元。1998年和1999年,食品加工厂按约定分两次给了利息。去年,因我购房需用钱,故向厂里提出取出本金及利息的请求。但食品加工厂以企业正进行改制,且企业经营不景气以及村里无钱为由拒绝了我的请求。后据我了解,企业经营实际上非常红火,还我这点钱是根本没有问题的,但尽管如此,食品加工厂仍然分文不给。我的朋友建议我向法院起诉,但我又担心到时候既支付了诉讼费,又要不回钱,那样损失更大。请问,我能要回我的本金及利息吗?江…  相似文献   

11.
我是学人事管理的,持有硕士学位,来到某沿海城市前,我是内地一家大型企业人事部经理,这家企业在当地家喻户晓,这一点为我在新城市求职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我曾到广东东莞为香港亚洲商学院内地培训中心做培训。在培训其间,我走访了珠三角地区的诸多代工型民营企业,并与这些企业的企业家和高管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应对危机。其中,一家名为“朝晖实业”的企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强律师:   我与一家商场签订了三年期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我在商场工作了两个月后,感到企业工作条件不好,提出辞职。我要求企业支付我两个月的工资,但企业不同意。请问,企业这样做对吗 ? 周欣 周欣同志:   辞职与工资给付是两个不同的劳动法律问题,应区别对待。辞职是劳动者一方在一定条件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工资给付是劳动者为企业提供了劳动而应享有的必要劳动报酬,是职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被剥夺。你的辞职是在劳动合同试用期内,与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正>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我曾到广东东莞为香港亚洲商学院内地培训中心做培训。在培训其间,我走访了珠三角地区的诸多代工型民营企业,并与这些企业的企业家和高管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应对危机。其中,一家名为"朝晖实业"的企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家企业起初是东莞地区最早进行模具加工企业之一,后来转型生产加工塑料制品和OEM产品。在其众多产品中,属于专利产品的塑料挂钩由于质量上乘,一直畅销东南亚及欧美。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海外订单缩减了一大半。企业自  相似文献   

15.
谷源 《中国培训》2004,(9):43-44
一、案例的由来这是个我亲身经历的,颇能代表一些企业对培训的认识的企业培训实例。那天早上,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有一家企业急需培训师做销售人员的培训。她推荐了我,要我马上与对方联系。放下电话,不禁为企业对培训的重视及需求有些高兴,我按照她提供的电话先与那家企业联系,对方是销售部经理,姓林,在电话里没说上三分钟,对方就说明天上午就要开始上培训课。我有些吃惊地说:林经理,我知道你对培训相当重视,但目前我对你的培训要求,参加培训人员的情况、公司业务等等一无所知,或许我们应先当面沟通,再商讨培训细节。抬头看看墙上的钟,已近中…  相似文献   

16.
北海道螺钉     
我的一个朋友办了一家企业,企业只有一种产品:一种型号特别大的螺钉。企业也不实行满负荷生产——元月刚过,我的朋友就飞到日本去,从北海道到本州、四国、九州,一个岛一个岛地  相似文献   

17.
我是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沈阳,是沈阳鼓风机集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向领导和姐妹们汇报。选择我所在的企业转制前叫沈阳鼓风机厂,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扶持企业。生产规模、技术力量和主要经济指标都居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企业现有员工2800人,女职工630人。我们的企业曾填补了国家机械工业100多项空白, 在研发、设计、制造离心压缩机等8大系列风机产品方面,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多年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  相似文献   

18.
创业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宿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2011年,我便踏上了创业之路,辗转文化、投资、软件、新能源等多个行业,时至今日我已经陆续创建了三家企业,包括两家千万市值企业和一家初创企业。售卖苹果,赚取第一桶金2011年冬天,对于山西运城这个盛产"红富士"苹果的城市而言,似乎悲喜交加。苹果丰收的喜乐之年,却也是超收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20年后还是钢铁大王”。他告诉我们,欲建成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员工。职工培训作为打造一流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重点越来越成为“企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因此,对于像莱钢这样的特大型企业来讲,  相似文献   

20.
时代在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素质提高。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倡导企业内训,并着力将本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我也曾供职在一家学习气氛很浓的企业,老总对书的迷恋至今令我佩服,并且企业很早就开始企业内训,包括将一些中高层领导选送进行MBA课程系统研修。但是即便如此,在企业内训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使企业人员参加内训的热情骤减,有时进入了时断时续的尴尬境地。我认为这与企业在安排内训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