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岑 《科技新时代》2004,(1):108-109
1918年,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就像光波是电磁力的载体一样,引力波就是万有引力的载体。例如,太阳和地球之间就是通过引力波传递引力子而实现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波的存在与否是广义相对论的又一个关键性验证。引力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这是电磁力与引力问又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时释放出的引力波。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被科学界期待已久、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的存在,标志着人类向破解宇宙诞生奥秘前进了一大步。"时空涟漪"突现身1916年,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又提出引力波存在的预言。这里所说的引力波,实质  相似文献   

3.
英佳 《百科知识》2004,(6):18-19
引力波也称重力波。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时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它的主要性质有: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携带能量和与波源有关的信息;是横波,在远源处为平面波;最低次为四极辐射;辐射强度极弱;物质对引力波吸收效率极低,引力波穿透性极强,地球对引力波几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为两个独立的偏振态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3-I0013
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美国太空网报道,在接下来的5年左右,科学家将发现时空会以引力波的形式发生扭曲的证据。大约100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就预测了这种引力波的存在,但科学家一直没有直接观测到。  相似文献   

5.
<正>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认识。爱因斯坦的理论中,引力被看作是时空的弯曲,并预言了引力可以弯曲光线,宇宙中存在着黑洞等等。但是一个世纪过去之后,时空的本质却仍是谜团:时空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时空的性质符合广义相对论?微观世界下时空和引力会是怎样?物理学家现在还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不过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6.
2014年3月17日,天文学家宣布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现了B模式偏振。根据暴胀宇宙学模型的预言,B模式偏振是宇宙诞生之初产生的原初引力波留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特殊痕迹。引力波作为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至今没有得到确证,这一发现是引力波理论提出以来关于引力波存在的最重要证据。同时,这一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和暴胀理论,或对今后宇宙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消息近日"引燃"媒体。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问:到底什么是引力波?引力波有什么作用?尽管很多文章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比如这样的解释: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又或这样的解释:引力波是一种与电磁波不同的辐射,无法通过电磁辐射直接观测。引力波与宇宙中  相似文献   

8.
2016年2月11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实验组宣布直接观测到由两颗恒星级黑洞在10多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一实验结果不仅是对100年前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波的一次直接验证,更为人类开启了探索宇宙的一个新窗口,也为深入研究超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量子引力理论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百年引力波     
正今年,距离引力波概念的提出整整100年。在这100年里,被誉为"人类认知自然最伟大的成就"的广义相对论,一直在成长着。我们通过这个伟大的理论知道了时空的弯曲以及一些由时空弯曲可能产生的奇异事物,比如黑洞、引力波、奇点、虫洞甚至时间机器。在过去的某些时期,甚至现在,其中有些事物被不少物理学家视为洪水猛兽,对它们是否存在提出过强烈的怀疑。就连爱因斯坦本人直到逝世前都还在怀疑黑洞的存在。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对  相似文献   

10.
正引力波的发现为广义相对论划上了完满的句号。我们知道,广义相对论预言了许多现象,一百年来,被预言的引力波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例如,2015年有科学家曾宣布,架设在南极的一个望远镜上捕捉到了引力波的踪迹,但随后却被认为信号系尘埃干扰所致。这次引力波货真价实的发现,让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更加毋庸置疑了。那么,关于引力波这样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11.
正就在前不久,科学家发现引力波的新闻刷屏了。这种超越人类经验的存在,却被人类认知,难怪引得众人围观。英国天文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认为这是科学史上重要的一刻,引力波提供观测宇宙的崭新方式,有可能使天文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中,引力波司产生于大质量天体事件(如黑洞合并、脉冲星自转以及超新星爆发等)中,以光速传播,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泼纹一样,数十年内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引力波,但都没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于1905年和1915年分别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并提出等效原理——引力效应是时空弯曲所指的几何效应,物质决定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决定物质如何运动.在广义相对论理论框架下,20世纪70年代初,物理学家进一步猜测宇宙总能量不小于宇宙总动量,称为正能量猜想;70年代末,丘成桐教授和Schoen教授用微分几何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义相对论认为:一个物体使周围时空发生弯曲,另一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最短程路线运动,这是引力的本质。由于行星近日点移动、光的偏折和光红移三个经典相对论引力实验的结果与广义相对论一致。因此目前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时空是弯曲的。史坦福大学以L.I.Schiff为首的一批物理学家提出一个题目为“用轨道陀螺-引力探测器B检验爱因斯坦”的实验,下面将把它称为GP-B(引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翘曲而波动的字宙.一种最隐秘的宇宙涟漪——引力波。将成为人类洞察宇宙世界的秘密通道。这个宇宙秘密是爱因斯坦发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宇宙就是爱因斯坦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14,(5):49-49
不久前,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约翰·科瓦克对外宣布,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南极望远镜BICEP2,该中心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找到了引力波存在的证据。这一发现成为宇宙暴涨理论的第一个直接证据。证实广义相对论和宇宙暴涨论原初引力波的发现,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赵文长期从事宇宙原初引力波理论研究及其探测,将在我国建在建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中负责宇宙原初引力波等探测。  相似文献   

16.
1916年"引力波"一词出现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2016年2月科学家公布了直接探测引力波的实验结果。这一消息令世界轰动,这一刻仿佛科学仅仅意味着相对论,爱因斯坦就是科学之神,他的影响力再次君临世界。如果说科学事业也是浪漫的,那么它的浪漫如春燕衔泥筑巢一般,建立在科学家仔细、认真又大胆的一步步艰难的研究工作之上。引力波这一足够专门的研究也是如此。其理论探索一直论争纷扰,但也稳步前进;其实验研究除了耗资巨大,需要地利、人和外,还要依赖适当的天机。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由间接验证到直接探测,达到了实验研究的一个圆满新阶段。大众需要了解和知道的是,引力波与电磁波不同,它至少目前看来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引力波的发现所具有的更多是科学理论层面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接力。从爱因斯坦伟大的预言,到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矢志不渝的求索,2月11日,当"引力波"这三个字,以核裂变般的速度引爆全球,全世界都在为这扇探索宇宙新窗口的开启而欢欣鼓舞。爱因斯坦又对了!在这位大科学家提出引力波的预言百年之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研究人员宣布,  相似文献   

18.
爱好天文的人,喜欢凝望星空,看那点点繁星,虽不绚烂夺目,却也璀璨迷人,然而,真实的这些星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这个位置吗?完全不是!甚至可以说它们的本质和现象之间“谬以千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不计其数的星星,它们发出的星光,它们发出的一切,都被引力扭曲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假象,而且假得不得了。我们被“引力透镜”完全欺骗了。引力使光线弯曲引力透镜效应,又称重力透镜效应,这里的透镜不是指光学望远镜的镜头,而是爱因斯坦的“引力透镜”,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依据广义相对论,由于时空在大质…  相似文献   

19.
章钧豪 《今日科苑》2007,(11):82-83
尽管美国GP-B实验宣布证明爱因斯坦预期的短程线效应存在,但这个实验并没有医治广义相对论的"老积伤"。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就是说明这个"老积伤"的症状。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看来"时空是平直还是弯曲的"这个问题还得争论下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爱因斯坦通信集、诺贝尔奖资料以及有关广义相对论的文献目录这三方面着手考察从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引力场方程后的第一年)至1920年(英国日食实验结果公布后的第一年)德国物理学界对广义相对论的态度。本文试图总结这一态度的特点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同时讨论1919年光线弯曲实验对德国物理学界态度的影响。本文认为从1916年到1920年,不同于荷兰和奥地利,德国并没有出现一个以物理学家为主的广义相对论研究团体。这背后可能存在三方面的原因:爱因斯坦的研究风格、量子理论的发展以及理论物理学的地位。而在光线弯曲实验结果公布之后,虽然支持广义相对论的德国物理学家人数增加,但坚定的反对者依然存在。实验上关于引力红移效应的否定结果也令一些人试图寻找一种能够替代广义相对论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