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一、软科学的历史渊源在科学史上,软科学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在科学体系上,软科学与硬科学犹如人的两条腿一样,总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软科学已相当兴旺发达了,各地的王公上卿们,都广招“食客”并侍为上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如“行有车”、“食有鱼”的冯驩代孟尝君收租焚契,就是一种高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一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那么,何谓软科学呢?软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高度集锦。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集中体现。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为解决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法,措施和对策。目前,软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学和复杂性研究的有关结论上,并随着有关理论的进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在软科学研究中。需要广泛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软科学的概念,到1986年的第一次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再到今天,软科学研究在我国仍然属于科学前沿。目前,软科学一词在我国学术界尚有不同认识,这也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能否认,20多年来。软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软科学及其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作用、意义等,本刊选登以下文章。当然,这些文章中所陈述的内容并不是软科学的全部,只是软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希望可以借此揭开软科学的“神秘面纱”,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软科学的途径。在此,我们感谢这些研究人员为我国软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软科学,进而关注软科学,认同软科学。  相似文献   

3.
(一)软科学是与硬科学相对应的一类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的总称.软科学的基本涵义,一般可以概括为: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哲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各种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研究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战略、预测、规划、政策、管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形成有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软科学研究,始萌于二十世纪初期.可以认为,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罗的“科学管理”研究,以及三十年代美国学者默顿、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等人的“科学——社会”研究,是早期软科学研究及  相似文献   

4.
1986年7月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软科学事业的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报告,钱学森同志也作了题为“软科学是新兴的科学技术”的报告,这次会议明确了软科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也确立了“软科学”这一术语在我国“约定俗成”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一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那么,何谓软科学呢?软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的交叉科学,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高度集锦,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集中体现。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为解决各类复杂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各种途径、方法、措施和对策。目前,软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学和复杂性研究的有关结论上,并随着有关理论的进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在软科学研究中,需要广泛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软科学的概念,到1986年的第一次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再到今天,软科学研究在我国仍然属于科学前沿。目前,软科学一词在我国学术界尚有不同认识,这也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能否认,20多年来,软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软科学及其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作用、意义等,本刊选登以下文章。当然,这些文章中所陈述的内容并不是软科学的全部,只是软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我们希望可以借此揭开软科学的“神秘面纱”,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软科学的途径。在此,我们感谢这些研究人员为我  相似文献   

6.
我国"十一五"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我国软科学研究资源的利用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并就“十一五”期间我国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英国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容。公众在与科学的关系中,身份也不断变换,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无论何种身份———目击者、消费者还是公民,公众都将参与到具体的科学决策过程以及对将来科技发展道路的规划活动中,发挥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软科学"十一五"发展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软科学“十五”期间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论述了我国软科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十一五”我国软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路及趋势。  相似文献   

9.
张占仓 《西藏科技》2004,(2):28-31,39
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软科学的概念,提出了软科学研究对象,并探讨了软科学与决策咨询的关系,论述了决策咨询研究的现实意义,认为软科学是决策咨询的学科基础,软科学研究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而决策咨询是软科学研究成果市场化的基本形式。大力发展咨询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年一度我们又在这里相聚。2003年,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研究软科学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问题。2004年,我们在宁波着重研究“十一五”规划的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进一步研究科学技术和国家利益的问题。每年一度的软科学年会一次是国内的,一次是国际的,都坚持下来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尽管从国内来看,我们在软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然任重道远。要真正使软科学研究受到更多的重视,能够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困境及其解决方案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情报学困境主要发生在情报学基本理论层面,是"情报学基本理论困境"."情报学解决方案"是针对情报学困境问题的解决所提出的总体构想.本文在列举情报学困境的代表性论述的基础上,提炼出我国学者提出的6种情报学解决方案,即"大情报观"方案、信息学或信息管理方案、知识论或知识管理方案、Infortelligence方案、Inforknowlligence方案和三大范式方案,并对这几种情报学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情报学解决方案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联性是社会科学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阐述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取向开始,立足于社会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了社会科学具有公共政策取向的必然性;继而对历史上学者们关于社会科学介入公共政策的路径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最后文章思考了新的时代语境下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维度的变化,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重建其研究维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在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作为我国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在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现状分析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生科技的提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一种新的科技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加强发展民生科技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反奇技淫巧、重民生实用的人本价值追求,从以往的学院科学、产业科学转向大众切身感受的生活世界,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民生科技应用、科技创新与科技扩散、专家决策与公众参与关系,使大众分享科技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在转型开始后,科学预算锐减,科研人员流失,创新萎缩。科学事业严重衰退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科学领域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意识形态不再干扰科学,制定了一整套法律法规,建构了科学领域的竞争机制,实行科学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与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现状、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软科学研究机构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的原因和构建软科学研究机构资源共享机制的目标与措施等五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国外科技园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科技园区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晚期,主要以大学为基础并与大学不断互动.文章对国外学者关于科技园区的定义及特征、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地域特色、科技园区发展的决定因素与政策及科技园区的贡献诸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软科学与软科学研究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次,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我国软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软科学研究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传播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及与社会之间的扩散与再建构过程。科学传播伦理探讨的哲学基础有科学实在论转向科学建构论,科学功用与科学精神的背离,公众理解科学由缺失模型转向民主模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负有"保证科学成果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客观公正地传播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尊重公众实际理解能力,适度简化对科学知识的表述"等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学术评估的概念、作用、以及目前常用的两种学术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学术评估的特点,并就其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认为我国的社科学术评价体系将会呈现出从专家评估走向多元主体评估、从单维度评估走向多元标准评估、从数量技术评估走向多种方法综合评估、从阶段评估走向全过程评估等多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