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足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班主任更要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用自己对学生无私的、博大的爱,去引发学生的自信与热情,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要早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教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职专学生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又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学方法的更新更是迫在眉睫。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理念上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还需要学生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更要其他方面的大力配合,比如:院校领导极力推广、教师大力支持、教学评价调整、教材进一步优化等,教学改革中每一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和偏废。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需要。” 在学校,学生们会很自然地把“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而且,许多孩子重视师爱胜过父母的爱,对于师爱的反应比对父母的爱的反应还要强烈。因此,学生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爱,这种心理甚至有时可以成为他们在学校中一切行为的动机。可见爱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要改革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模式,并从中专学生心理规律出发,探讨教学模式创新的可行性,不断推出新教学模式,这是培养新技术革命的中等职业人才的需要,也是每一个职业中专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职业中专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知识层次不齐,良莠夹杂;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自卑心理极强。社会、家人对这些学生也是另眼相看,稍不留神就对他们横加指责:某某某,难怪你这样,原来你是职专的学生啊!这是什么样的评语!凭什么职专的学生要被别人看不起啊!在我  相似文献   

6.
由于近几年职业中专的学生来源大多属于基础差.底子薄的群体,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较差。因此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职专语文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认识自我与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这就要求职专的语文教师对常规教学中的模式进行改革及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爱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先决条件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希望,也有权得到老师的爱。”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营养素,是一种任何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代替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学习有困难,非智力因素不良的学生,他们更追求教师的爱,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和信任。更渴望教师的帮助,一旦他们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亲师的心理会变为行动,会增强信心,不甘落后,暗加努力奋发进取,各方面都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可以说,教育教学效果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  相似文献   

8.
关心爱护学生,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迭。”心理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依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接触其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9.
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信任和尊重,特殊学生更需要感受到信任的爱、赏识的爱、宽容的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这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利用学生的特长,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其融入集体,是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李涌浩 《教师》2014,(29):115-117
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直觉思维和视线常会聚焦于有培养价值的学生,而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又可能在"有色眼镜"的淘洗下成为更弱势的群体。教育活动过程中有太多需要教师们用心和智慧去把握的契机和需要用艺术去处理的事件,它们看似细小而平凡,但不少事件的背后饱含着特征非常明显的各种心理效应和教育的价值,需要教师们用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和引导。本文从一些看似细小而平凡的事件来分析这些"落后"学生或班级映射出的心理效应,进而挖掘能真正延伸教育力量和探秘教育视野的"有价资源"。  相似文献   

11.
从踌躇满志的大学生到成为现在优秀沉稳的教师,我经历了刚踏上讲台的陌生与紧张,体会到了学生学习成绩薄弱的辛酸,也收获了毕业时学生感恩的泪水。从事教育事业八年,我深深地意识到爱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一个人只有心中充满爱,他才能为别人付出爱,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育人的职业,更需要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犯了错  相似文献   

12.
爱无处不在,爱像春风一样暖人心田,爱也是一种教育,是一名教师师德的高尚体现。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它更需要爱的呵护。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不仅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师生双方在态度、情感方面的影响。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进步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已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们要重视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教师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说,老师的冷漠有时可以毁掉一个学生,老师的关爱有时却可以塑造一个学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会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开发他们积极发现创造的智慧。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我们更应该让爱伴随着教育一起流进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即在智能、身体、情感以及与他人心理健康等不冲突的范围内充分将自身心境调节成最佳状态,提高工作和学习质量。职专学生心理和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更为敏感,因此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对此,本文则从创造个性发展环境、实施合作小组教学以及科学设计教学评价等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望给予职专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青年心理教师从高校走进中小学,由学生变成教师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常因成就感需求与现实处境产生较大落差而出现各种心理困惑,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笔者结合自身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阐述青年心理教师对工作应有的心理预期以及解决心理困惑的对策,希望为青年心理教师提供帮助和借鉴。一、青年心理教师初入职场遇到的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18.
暑假结束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在经过长达四十多天的假期休息后,其心理状态和作息规律,其实和学生们一样,都同样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因此,做好教师的"收心"工作就成为开学初学校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使全校教职工迅速调整心态,进入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学生成才的引路人,是学生人生旅程中的向导。在这个旅程当中,班主任只有抓好班级管理工作,细心呵护每一个学生,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从细微处入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育学生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映照的过程,是师生沟通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起点。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20.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专学生就业困难。除了经济不景气、就业岗位饱和等原因外,职专学生的心理、专业技能等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视。为了能够顺利解决职专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职专学校和老师们应该在学校教育这方面给应届毕业生更多的危机感教育,以此来唤醒某些浑浑噩噩的职专生,并给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