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微舆论”环境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结合微舆论的内涵与特点,剖析了微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促进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黄笑 《河南教育》2022,(S1):36-37
引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好抗疫时期丰富的思政课教育研究素材并将其转换为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增强育人实效,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各高校在疫情背景下进行的网络思政教育是突发性的尝试,与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彤 《广西教育》2022,(8):32-34
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中思政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论述疫情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公共危机事件的教育契机,通过坚持课内引导,融入主流价值舆论;树立唯物史观,厚植正确价值导向;拓宽课外实践,强化爱国知行统一等,促进高中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和抗疫故事为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素材。防控是思政大课堂,战疫是思政教科书。高校思政课讲好抗疫故事应从情感、内容、方法三方面着力,深刻挖掘疫情防控中的生动实践,增强思想引领,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行业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成了新媒体的主要受众,时刻面临着意识形态上的冲击,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网络黏性增加,思想、行为均受一定影响。而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和制度不够完善,辅导员自身认识和能力仍不足,导致网络思政效果有限。为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文章提出,高校必须从教育阵地、队伍建设、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入手,切实提高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文化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网络流行化。就现实角度而言,微文化动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以及内容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者的难度,弱化了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文中首先就微文化进行简要概述,其次针对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高校思政课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战"疫"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课程平台上的日常教学数据、教学互动数据、考核测试数据及学生问卷调查等的大数据分析,折射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应用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险绳,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助推器,具有显著时代价值。应以学生为中心衔接线上线下,以教师为关键强化信息素养与混合式教学技能,以教学实效为总揽融合录播与直播,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应用路径,在后疫情时代深入推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8.
2020年初,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随着新冠疫情的出现,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教育部门虽然没有深入到一线来对抗疫情,但是教育部门要坚守教育阵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对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反复研讨如何减少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围绕疫情当前高校毕业生线上就业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庞智华 《辽宁教育》2022,(16):66-68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国家“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云课堂”“云教育”随之而来。那么,面对线上授课、线上班会、线上活动的同步开启,学校该如何开展好思政教育的“云服务”,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的成长?教师该如何成为学生思想领路人,规范而顺利地将“线下”调整至“线上”,科学而合理地由“面对面”转变为“屏对屏”?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寻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政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我校的“云思政”,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及其相互关系各环节系统布局,同时由单一的思政课程转向全学科的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舆论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和网络思潮的复杂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提出了新挑战。通过厘清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加强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微文化的勃兴给高等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带来的现实挑战,需要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者充分认识微文化网络生态和现状。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文化魅力、道德规范,让湖湘文化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我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为此,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着力于如何借助微媒体,依托湖湘文化的优秀资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可操作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造成了深刻影响。在特殊事件背景下,更加凸显出高校课堂思政"铸魂"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课堂,应以价值指引铸魂育人,推动大学课堂改革创新,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杨杨 《高教论坛》2022,(10):95-97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可培养性,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认同、丰富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实践经验、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引导艺术、规范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等措施,来解决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培养的困境,提升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历代推崇的正面人格,在当今又加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部进行中的活教材,蕴含着生命、信念、道德及爱国主义教育等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在君子文化视域观照疫情下进行微思政开发,可以运用五大策略:疫情为教材,培育君子家国大义;家庭为学校,铸牢"仁爱"之基;学科融思政,培育君子当代视野;劳动养习惯,劳谦君子朝乾夕惕;抗疫见行动,引导君子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如何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恰为高校重新思考、谋划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具体而言,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应重点设计开展好民族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磨难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教育内容,顺势做到因“疫”而化,以此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探索将疫情危机转化为高校思政育人契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的四个基本功能,即预警功能、教化功能,调节功能及善后功能,进一步结合党中央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要求,重点论述了如何利用疫情发展的态势,强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教育部对学校和师生教育教学的一种应急性指导意见.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通过"微课堂、微互动、微实践"的"三微"载体,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强化思想政治线上教学互动;重视并推动疫情防控与思政体验实践,以期将思想引导、规范行为和缓解心理的思政教育功能运用在疫情防控时期高职学生生活学习中,达成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微博、微信等各类微媒体正不断地渗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对其道德价值观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消极的影响,也给大学生道德教化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主流价值观体系融入微媒体平台,加强微媒体监管功能,掌控网络舆论话语权,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微媒体教育与意见领袖",消解微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道德价值观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文章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了研究。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为研究法展开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疫情防控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师队伍还是大学生,都面临一定的难题,因此,必须强化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监控与考评方法,突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责任。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当前,微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高校应准确把握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微变化,精准掌握微时代的运行规律。本文在具体分析微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融入“微生活”、增强“微力量”、创新“微内容”、培育“微文化”、打造“微数据”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