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晓敏 《学周刊C版》2023,(8):135-137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承担起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责任,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共精神、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时政热点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载体,是特定时间内国内外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态等领域内容的重要体现,把时政热点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本文主要是探究如何把时政热点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希望对于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陈玉山 《成才之路》2022,(15):40-42
在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新时期,德育教师应着力探索课程有效衔接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其道德水平.而信息技术2.0时代的来临,全面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开启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智能化教学新篇章.文章重点分析信息技术2.0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衔接中的应用,阐释道德与法治课程衔接的性质,探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德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20):105-1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等一些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迅速普及,各种各样的观念也开始通过这类软件传播。当代的初中生也借助这类软件逐步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并参与其中的探讨。在这种现状下,初中生更要求追求公平,处理结果要符合人性。基于此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以严肃的法理以及情理,展现道德与法治的理性和良知,实现温度教学。文章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以理性和良知传递《道德与法治》的意义,提出以理性和良知传递《道德与法治》温度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探索符合新课标要求、适应教材变化的教学方法。从开展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入手,探讨如何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总结运用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动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图门苏和 《成长》2020,(4):93-93
在现代社会中,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道德与法治社会是现在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着重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小学教师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符合学生认知的前提下,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本文就对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体系中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规范学生的言语行为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小学阶段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也加大了对道德与发展课程教学的重视度,探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创设生活化情境是该课程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情境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教育意义重大,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意义重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针对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素养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方能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具备良好的道德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素养要求,完善的法制教育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很有必要。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给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注入新的元素。本文分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和现存问题,重点研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姝婷 《天津教育》2023,(26):43-45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规章制度、行为规则等,教师在讲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优势和价值,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特征(一)形象性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无味、枯燥”,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听教师“讲大道理”,无法全神贯注地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是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关键载体,其开发和利用效果直接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因而,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科学技术为导向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校本资源、生活资源、时政资源等方面,探析科学技术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特征,可以更生动、及时、准确、直观地展示教材内容.将多媒体应用于中学法治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新课程、展示教学案例、展示不同练习等,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又能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3.
孙凯 《天津教育》2022,(12):29-31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承担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任,作为思政课在小学的主要教育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具有时代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小学思政课的实效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一、运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生活的学问,也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处处是资源。网络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汤伟 《家长》2023,(8):40-42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坚持结合学科教学进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符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要求的。当前劳动教育存在思想不重视、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薄、教学资源不匹配、教学评价不全面等诸多问题。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完善教育评价,将劳动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顺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时政热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阅读”时代已经到来,教师通过“微阅读”在课前、课中、课后将时政热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辅助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未来需求,知法守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如何提升教学手段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给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教学元素。本文分析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和现存问题,如何采用新媒体让学生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每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必须要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当前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和步伐,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本文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现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三通两平台",从教学方式转变、评价方式创新等层面分析两者深度融合的表现与要求,并对深度融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8):127-128
"微时政"课堂是教师将时事热点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将鲜活的时政资源恰当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普及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道德与法治微时政课堂,实现时政热点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激活课堂活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向学生群体宣传法治的重要途径。考虑到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特点,教师需要明确网络时代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注意要点,包括使课堂兼容网络环境特点、从互联网中汲取丰富资源、形成网络特色主题教育模式等,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