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财政部制定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对企业长期股以投资的核算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本文仅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谈谈个人之管见。一、《准则》及《准则》讲解中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而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讲解中又规定:投资企业由于追…  相似文献   

2.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针对新准则在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以及投资损益确认方面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的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就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涉及的会计处理相关准则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长期股权投资是新旧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相关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和使用的重要信息。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公布了修订后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规范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标准,投资收益的确认,后续计量以及披露的内容都作了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5.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初始投资成本计量、以及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作者依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孙琳 《科协论坛》2007,(10):133
1我国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制度规定及应用现状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需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性生物资产、商誉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些长期资产在有些企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计提减值准备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我国目前有关长期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对发电企业经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系统也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给发电经营企业带来了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职工薪酬、所得税等准则都将深刻影响发电经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新时期的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创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关于职工工资等规定相比,职工薪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新旧职工薪酬核算之间的差异及具体核算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王真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61-62
论述了《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影响,对企业的对外捐赠、接受捐赠、资产负债、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企业会计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成本法转权益法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难点,笔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现行财务会计教材等资料,对投资核算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追溯调整进行解析,以期降低账务处理的难度。一、成本法转权益法追溯调整的基本思路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增加,或其他原因使其对被…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与原有的准则相比必然对上市公司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集中转回部分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债务重组规模性、通过公允价值重估资产的处理、无形资产的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净利润的影响,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与原有的准则相比必然对上市公司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集中转回部分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债务重组规模性、通过公允价值重估资产的处理、无形资产的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净利润的影响,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本文将阐述这项准则的变迁背景,并与原《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对比,从而分析它对企业会计的影响;最后,笔者思考了新准则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新的会计准则从理论上加以阐释,结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案例阐述了《股份支付》准则在股权激励计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路建英 《金秋科苑》2008,(2):119-11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关于职工工资等规定相比,职工薪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新旧职工薪酬核算之间的差异及具体核算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核算涉及几个复杂公式型的计算模式,不但麻烦易错,且增加了初学者记忆的负担,本文总结的这个小窍门,易于理解,且简单易记,对于初学者来说,更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7.
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股权结构和公司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的提高降低了公司的研发投资,而股权制衡则促进了公司的研发投资。进一步,在区分公司类型和市场化指数的情况下,研究表明,相比较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相比较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上市公司,市场化程度高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提出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需完善大股东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将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新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研究与开发费用、摊销等诸多方面都与旧准则有较大的不同。本文仅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内容进行比较,并就新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郭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128-128,329
2007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新准则颁布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准则的特点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余虹艳  华玉明 《科协论坛》2007,(12):108-109
本文分析论证了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完全按照权益法的要求对原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这样处理既符合权益法的定义,有符合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