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生命化教育"是我们学校一贯推行的教育理念。我认为,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命,而且要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随着伴随个人课题——研究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学习、读书、反思,我对"生命化教育"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在音乐教学中也在努力地践行着"生命化教育"。"生命化教育"理应是在教育过程中,满怀对生命的敬畏,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生命化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生命的长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怀着满腔热情踏上了追求“生命化教育”的教学之旅。几年来,每一次走进课堂,我都细细思量,要怎样让学生享受“生命化教育”的甘霖……  相似文献   

3.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课堂”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不仅要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长远发展,让师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体验着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积极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生命化教育的含义及信息技术课践行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及教育教学感悟,为新课程改革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命化教学"理念成为了新的教学理念,"生命化教学模式"也初步建立。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生命化教学"是值得教师认真探究、践行、体验和归纳总结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追求形式而应该在内容上做好文章,否则教学活动就会演变成一场"闹剧",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就谈不上实现。  相似文献   

6.
“有效性”,顾名思义,是指有明显效果,有显著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创设生命化的教育氛围,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在洋溢着活力的课堂中,教师巧妙地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让每个学生在畅游知识的海洋中逐渐拥有自尊、自强和自信,从而养成终身受益的语文素养和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7.
在激烈的高教市场竞争和教育功利主义、学术资本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诸多困扰中,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和问题接踵而至,高等院校想要不因功利而迷失方向、持久保持应有之地位与声誉,就必须秉承人文关怀之精神,实践“生命化教育”理念,确立教师生命化教育引路人地位,构建“以人为本”、以“成全学生”为中心的生命化教学课堂,大力培育师生的生命情感,戮力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可能性、超越性等特征。实施生本教育利于打破学科本位,有利于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本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强调构建生命课堂,即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学理念人本化,教学目标生成化,教学内容生命化,教学方式体验化,教学关系和谐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必须改变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语文理科化训练”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育的不良倾向 ,转变教师的观念 ,强化人文教育意识 ,使语文教学趋于科学化和人文化。一、让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成为展示学生自由精神和生命活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教学首先要关注个体生命 ,确立人本思想。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 ,语文教育教学不仅是“教科书” ,不应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更不应是一种教训 ,它应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它应以品析语言、培养语感为主要手段 ,引领学生以教材为凭借 ,在心灵深处去“入境”感悟 ,去想像“体验”…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思索与理解,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已成为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主要就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回首教学之路,我这样理解教育:关注课堂,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良好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一直践行以下的教学理念. 贴近学生是教学的基点.我认为做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是要遵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我通过学情调研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方法经验、思维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数学课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识技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获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我在多年的品德教学中,深深感到唯有活动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感受、体验、领悟中获得道德品质的发展,才能让学生学习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才能不断提高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而在实施活动化教学中,必须关注和抓好以下五个特性。一、生活性——让教学活动着眼学生生活“回归生活”是小学品德的核心。课堂教学中要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习到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又能指导他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践行。  相似文献   

13.
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从“知我”“知人”“知物”“知天”四个层次上,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数学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应该说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是践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人文教育是数学课堂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它能使数学课堂有生机和色彩.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求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15.
生命化教育就是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爱、信任和成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使学生珍惜生命、激扬生命、完善生命.体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把好语音关,让学生记单词变得更容易;其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次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挖掘学生的语言潜能.同时要合理评价每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每一个学生更健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椰壳效应”妙在变“要孩子吃”为“孩子要吃”.“椰壳效应”启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勤于动 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寻找到教学中的“椰壳”,选择适当时机做成“碗”,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成为乐学者.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回归生命关怀。中小学语文教育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重任,要深入挖掘语文教育资源,构建“对话”的、贴近生活的语文课内外教学,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科学教学本身就是“人”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理应承担起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进而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保护生命、欣赏生命、体验生命。通过生命教学,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付启凤 《青海教育》2010,(12):21-21
叶澜先生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化的一种事业。”而语文教学是学生生命化意义建构的平台,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以其学科特色及地位性质,毫无疑义地承担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养成任务,是学生由混沌转向明朗,由单一转向多元,由朴素转向丰富的重要媒介。笔者认为,要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让语文课堂开满生命之花。  相似文献   

20.
班级管理原本是为了有效保障教学秩序、促进以教学组织为首要特质的班级更有利于成就学生生命的完满和风采而存在的,然而随着班级授课规模的扩大,现实中本末倒置的状况却愈演愈烈,消解了生命灵动的班级管理,而使其逐渐深陷“物”化的泥潭。以下笔者将主要从三方面对其加以反思。一、教育对象的“物”化教育对象的‘物”化并不是指实实在在的物化,教育对象是学生,不管你承认与否、你的态度如何,他始终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物“。物”化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观问题,在现行的或者说传统的教育管理当中,学生并没有被当成灵动的生命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