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思考、发现,不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成就精彩课堂。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准确预设、灵活预设.还要适时地突破预设,保证课堂的有效生成,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思考、发现,不断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进行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也就是说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4.
一、改教材:拓展课堂资源,把握好课堂预设与生成数学教材只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载体,其容量是有限的。教师备课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突破和超越了教材,但是备课始终只是一种课堂预设。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的思维随时会进出火花,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答案、新疑问、新联想,及时诱导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更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性知识,因为这是学生的思维成果,也是进行下一步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然生成"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进行互动式引导和学习,并不断创造新情境、产生新数学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自然生成"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全方位发展,能让学生有效掌握更多数学方法,能培养学生多方向的数学思维;对教师而言",自然生成"的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营造出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6.
传统数学教学预设得太多,教者的心中只有教材、教法,课堂教学几乎成了请君入瓮,这已为新课程所不容;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但就目前职高生现状而言,似乎只是一种海市蜃楼——能远观而无法抵达.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就必然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彰显课堂动态生成的力量,促进学生的思维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善于巧设问题引探究,让课堂凸显理性美;捕捉生成善理答,让课堂折射深邃美;架设支点促思考,让课堂充盈开阔美;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感悟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同时生成性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如何正确引领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单向的、线性的传导过程,而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碰撞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不经意间,学生可能会突然发表与教师课堂讲解完全相反的见解,或者提出教师未曾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师如果能以理性思维进行学理剖析,既可以将问题阐述清楚,也能向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课堂教学生成,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进一步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小学数学教材挖掘,诱导生成到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促成随机生成,抓住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上实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真正整体把握教材教师钻研教材是一个不断用自己对数学教学的理解思考编者编写意图的过程,不断明确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学内容时的整体目标定位。所以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与教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0分钟焕发无限生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展示强大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一、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教  相似文献   

13.
蔡泽坤 《考试周刊》2014,(39):86-87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接受数学思维的一个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根据已有知识建构数学想象空间的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动态的过程,教师需要用变化的、辩证的观点完成数学课堂教学任务,要求变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为诱导启发的方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体会到乐趣,激发学习动力,变枯燥无味的课堂为开放灵活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长期面临与思考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也伴随着每位教师的成长过程,不断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教学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学教学而言,笔者认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特征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时段内学生数学知识内化、数学素质提升的最大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是实现教师对问题的“精心预设”与学生“心理内化”的有机结合,教师对问题“精心预设”是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精心预设问题,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调控课堂,突出教学重点,凸现目标,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空间.问题设计就是设计一个(或一组)好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以问题为载体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以问题为契机引发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思考与领悟.  相似文献   

15.
李越花 《广西教育》2013,(29):54-54,85
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成长和自我构建的摇篮。在这个摇篮中,处处存在生成与预设的矛盾,也处处存在引导学生突破自我的生机。理想的数学课堂是灵动、多彩与充满活力的,然而实际教学往往产生与预设相悖、与愿望相违背的"偏离性"生成。"偏离性"生成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败笔",因此,当课堂上出现"偏离性"生成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进行应对,从而让"偏离性"生成回归正途。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挑战已有认知结构,这样的数学课堂是不具有生成性的;在学习时只关注知识技能而没有经历生命成长,这样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如果教师能够尊重教材预设学情,尊重差异机智互动,尊重情感经历发展,就能生成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以学定教”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明确目标,精心预设,随时捕捉生成的资源,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韩洪文 《考试周刊》2013,(97):55-55
文章提出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益。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让数学课堂成为"交流数学"与"分享数学"的场所;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启发学生学会思考;要关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就迫使教学活动既要"预设"又要"生成"。预设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要在课前把教材读透,对教学重点环节进行必要的提前预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生成则是体现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是教师在遇到问题后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的结果,虽是"亡羊补牢"但却是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升华。如何让"预设"和"生成"和睦相处呢?俗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合理处理教材,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及时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使课堂教学彰显动态生成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