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把"识字教学重点放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因此只有识字量大了,才有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有可能有高质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学生文字学习的基础,对学生后期的学习以及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方式,其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重要教学方式。文中就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学习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如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大,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艰巨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祖国是个文明古国,汉字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瑰宝。学习汉字是每个中国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汉字的学习集中在小学,而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识字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因此让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至关重要。文章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展开探究,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这就要求教师要讲求教学策略,使教学生活化、趣味化,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识字,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向,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成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要求小学低年级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1000个汉字。  相似文献   

8.
赵敏 《甘肃教育》2010,(11):43-43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很大,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这些汉字学生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一千两百多个,占学生在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教师在课堂中如何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很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识字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还要多一些,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纪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上,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了趣味性,才能不断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激发儿童的认知欲望,因而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成功与乐趣,真正喜欢识字。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中国的独特文化,认识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回顾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识字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就决定了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由此可见,低年级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良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有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再加上语文识字量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甚至出现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12.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拼音是首要任务。拼音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学习汉字与阅读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为了让学生学好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拼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却较为枯燥。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一、激发识字兴趣——乐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其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14.
张宏 《西藏教育》2022,(11):26-29
识字是学生语文阅读和习作教学的基础,从对昌都市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调研结果分析,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存在着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识字的回生率高等问题。文章为进行有效的识字教学,提升识字率作了相关探索: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汉语拼音,创设多种识字途径,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有意识地进行自主识字,创设语言环境,巩固汉字使用率,学生的识字效率就会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刘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6(12):154-154,173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现用教材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如果不讲究教学方法,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不但枯燥乏味,而且也势必非常吃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中,对小学的语文教学提出了要以趣味识字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因为,阅读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识字,学生能掌握汉字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就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趣味识字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中国的独特文化,认识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回顾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识字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就决定了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由此可见,低年级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开辟广阔的识字途径,激发浓厚的识字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高效识字。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斯琴 《内蒙古教育》2012,(10):66-67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为了提前阅读,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下面我就培养孩子识字兴趣和识字方法两方面谈谈我粗浅的看法。一、以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很短,课间如何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1.采用直观的教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陌  相似文献   

19.
赵伟红 《中小学电教》2011,(10):151-151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非常大,而且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很吃力,时间一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识字又是学生今后阅读、写作的基础,学生必须扎实掌握。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探索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儿童天真活泼的年龄特征。我认为下列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很多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则要求认识一些常用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