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提及的教材取狭义。语文教材,也称语文教科书或语文课本。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是教与学的凭借与依据。我国古代的教育,大体可以统归为"语文教育"。由此看来,我国的语文教材,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文选型"就是我国语文教材的基本类型。柳斌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有如下的描述:"语文教材,现在也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由课文、语文知识、练习三部分组成,其共同的特点是以课  相似文献   

2.
张震霄 《现代语文》2005,(5):118-120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狭义上的教材指的是语文教科书.语文教材一般认为具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即: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知识系统.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的要素系统对中学生的写作要求未能具体、合理地体现出来,缺乏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文教材专指语文教科书 (即语文课本 ) ;而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录音录像带、激光视盘、媒体软件及教学参考书等。本文所说语文教材是狭义的语文教材。研究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发展演变的轨迹 ,有助于教材的改进和完善 ,有利于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从西周开始到目前使用的2 0 0 0版小学语文教材 ,其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一、韵文诗集式教科书西周至唐宋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 ,基本上是内容单纯、形式单一的韵文诗集式的集中识字读本。我国西周…  相似文献   

4.
胡丹 《现代语文》2011,(5):148-149
一、中学语文教材的价值意义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语文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语文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要讨论的是狭义的语文教材,就是通常指的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全面的语文教材”的研究.它是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不可忽视的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材设置单一,或以“文章作品”为语文教材,或以“文学作品”为语文教材,而严重忽视“话语作品”为语文教材.作为“全面的语文教材”至少应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话语作品的语言教材、文章作品的文章教材、文学作品的文学教材等三大类别.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2005,(5):41-41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语文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材是一个系列,指的是经过中央和地方有关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的供学校教学使用的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指导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各类语文练习册、语文教学挂图、语文音像材料、语文教学软件以及语文选修教材、语文活动教材和语文课外辅助读物等;狭义的语文教材,则通常指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7.
中美语文教材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中国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相同之处,又有诸多不同之处。一、两者相同的地方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  相似文献   

8.
李志文 《学子》2012,(4):7-9
看了中、美、日三国的语文教材,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它们其实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诸多不同之处。一、都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注重“义理”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文道统一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古人对文道关系就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百年语文教材评介》是十卷本《母语教材研究》的第三卷。它梳理了1904年“癸卯学制”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百年发展轨迹。填补了我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语文教材发展史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刘国正先生的教育思想简朴实用,其提倡的“实”“活”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实”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具体涵盖“基础扎实”“规律落实”;“活”是语文教育的关键,具体涵盖“教材灵活”“吸收灵活”“课堂灵活”.  相似文献   

11.
<正>广义的语文教材不仅限于教科书,还可以扩大为课内辅助读物,比如教师教学用书、学生学习手册、挂图、年表、录音教材和计算机软件等。狭义的语文教材专指教科书。本文探讨的语文教材即狭义理解的语文教科书。吕叔湘先生在《编写试验教材的一些考虑》一文中说到:编写这套试验教材,考虑了几个问题:1.目的  相似文献   

12.
始自70年代末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8年的路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践证明,教材(这里的教材是狭义的,即指课本或称教科书,下同)改革是完善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拟就“中学语文教材的功能与结构”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方家指正。语文教材的功能是指其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起到的有利的作用。关于语文教材的功能,一些论文、专著早有论述,虽表述不尽一致,但内容大体相同。即:首先,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语文教材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其次,它是实施教学的凭借,使…  相似文献   

13.
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 ,成熟于 2 0世纪上半叶 ,我们现在对语文教材问题的研究 ,仍沿着当时所指引的路向。在没能辨清语文课程层面、语文教材层面以及语文教学层面的学理背景下 ,在与传统语文教育的反照中 ,当时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 ,主要是遵从“明里探讨”与“系统性”这两条线路。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近二十年 ,它们被演变成“体例”和“体系”的问题。本文认为 ,在课程层面上追求“明”与“系统”,是历史的进步 ,但将它们延伸到语文教材乃至语文教学层面 ,则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我们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实际和小学生心理特点,精心选择“渗透点”、“结合点”,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一、创设情境,引发爱国之情.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爱”.这种“爱”应该是强烈而深沉的.而人的感情总是和认识紧密联系的,是在认识过程中发生的.根据教材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理解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5.
房义斌 《天中学刊》2006,21(3):120-123
百年来语文教育质量堪忧,教材选文不良“功不可没”。对于我国古代语文教材选文的优良编选传统,我们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善意的继承,而更多的是依靠外力强行摊派,在教材中选入了过多的质量不高的时文,使得百年来语文教育失去了特殊功能,陷入了低质低效的泥潭而难以自拔。我们当继承古代语文教材选文编选经验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现行语文教材质量。  相似文献   

16.
洪宗礼语文教材实践,是对叶圣陶教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语文教材是交际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课文应依据各年级学生的需要严格筛选,有序编排,体现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性,考虑适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洪老师的语文教材创新观事实上也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平  杨广收 《文教资料》2007,(9):162-163
“文选型”是我国语文教材编撰的主要策略。王荣生在《语文教育展望》及《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均提出对“文选型”语文教材的选文加以类型鉴别的观点,颇有独到的见解。他在对中外母语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从教材编撰的角度,将“文选型”语文教材的选文区别为作为课程内容的“定篇”和作为教材内容的“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并对这四种选文类型的功能及功能发挥方式作了具体的阐释,不仅为语文教材编撰策略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语文教学实践也有多方面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一改革浪潮之下所产生的中学语文教材是品种多样、异彩纷呈的。改变了多年来我国语文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统天下”的局面,“如今已演变为六、七套课本‘群雄相争’,语文教材悄悄迈入了‘多元化’时代。”另外,各版本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编排体系上,还是在选文方面,都比以往教材有了新的突破,各具特色。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材真正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无论它们如何“争”,多样化的背后总会隐含着许多的共性,多元的背后总会隐藏着“一元”,因为它们“本是同根生”——都源于相同的文化背景,都以同一个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也都是奔着相同的语文教育目标。从文化视角看,“百家”语文教材的共性主要体现在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国百年现代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的历程,影响其内容和进程的因素很多。但就语文和语文教育自身而言,“理论跋涉”无疑是推动课程教材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创造”一词的狭义是“发明”,创字取“始造”之义,指创新;其广义是“生产”,创字取“建造”之义,指创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时代和历史向我们语文教育提出的一项不可回避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而怎样尽快把这一课题切实而有效地落实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来,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目前,人们把“语文创新教育”生硬地搬进了课堂,难免出现“不可攀论”的无为主张和“庸俗化”的无谓做法。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严格区分“创造”一词的“狭义”和“广义”,因而没有严格区分“语文教育”和“语文课堂”两个概念及其各自所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