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大山包在我国新一轮的国土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区,其特点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同时又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地区,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来缓解贫困的尖锐矛盾.云南大山包必须实现经济与自然和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和谐,在保护中求发展,在人口和农牧业发展上以养育模式为主,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在发展中要把其建为昭通市的区域性生态屏障区.既要"带着脚缭起舞",又要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优良的生态环境实际上非常脆弱,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时刻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作物违规种植、养殖和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须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推行生态保护责任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是国家社会经济落后区域,是国家贫困县相对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环境最脆弱、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区域。本文通过分析西部贫困的特征,认为当前的贫困主要是生态贫困,而且不同地区,贫困诱因不同,扶贫方式单一。针对贫困地区的不同环境特点,建议通过生态移民、生态建设,加大扶贫模式等对策解决生态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部生态脆弱与资源约束型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生态脆弱地带与贫困地区之间存在高相关性.缓解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振兴教育,调整扶贫政策,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与资源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太行山区受人口与生态环境脆弱双重压力的影响而成为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何依托生态经济型产业群的构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一地区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在该地区构建绿色林果产业群、绿色杂粮产业群、生态畜牧产业群、生态旅游产业群、特种资源开发产业群。对于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类似地区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地区社会经济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新疆生态自然环境问题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必须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保持水土、摆脱贫困构成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治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着立地条件差、人口压力大、地域经济落后、投入不足等难点。生态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替代等多种治理方式,体现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良性结合,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崭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我国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和区域存在着高度的重叠,既需要减少贫困人口又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扶贫是一种创新型可持续的扶贫方式,既可以减少贫困人口,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置于合理的生态保护中,将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纳入扶贫开发中,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逐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临夏回族自治州贫困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水资源有效配置、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移民、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以及推进示范州五大生态扶贫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邢台是冀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加快生态经济发展迫在眉睫。但是当前存在着生态经济理念不足、生态农业优势不足、传统工业急需转型、第三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要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群众生态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三产的升级改造,为生态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因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之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相似文献   

11.
贫困与生态破坏同时并存是西部许多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征,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为了把消除贫困、强区富民与生态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建立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模式,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以脱贫致富为目标,建立生态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2.
保护生态环境是峨眉山市建设旅游城市和"双宜"城市的保障。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生态足迹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提出了峨眉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树立环境危机意识,空前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现代化水平;多途径协同保护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城市为契机,坚持绿色发展;引领低碳旅游潮流,打造低碳目的地。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与生态是一种荣衰相依、共生互融的关系。四川横断山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已成为这些地区产生贫困最直接、最关键的外源之因,也是导致贫困的关节之点。本文通过对四川横断山区的生态移民调查,分析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居住民的贫困表现、贫困成因及贫困特点,揭示出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导致了本土居住民致贫,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因素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链,是形成贫困地区社会运行的基本内容和普遍性、规律性现象。  相似文献   

14.
毕节试验区是西部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高度重叠的代表之一,也是贵州省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绿色减贫是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而推行的一种减贫理念.新形势下,绿色发展引领脱贫攻坚是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将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探析绿色减贫对策,不仅是符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试验主题的,也是今后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生态敏感脆弱,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制约。系统剖析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工业与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张力,而绿色发展与生态安全保护可实现内在良性耦合。为规避资源陷阱风险并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作为实现绿色发展与生态安全协同的关键路径。通过生态资源产业化与特色产业生态化整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高质量转换。但是,甘南州生态旅游还需从警惕旅游活动无序蔓延、重视农牧民参与和突显旅游地域特色三个方面发力,以实现持续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将迅速增加,城市工业化不断提高,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复杂尖锐,从而使解决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提到了世界各国的议事日程.城市作为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笔者就贵州省贵阳市如何有效地解决因资金不足而制约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矛盾,探索一条生态补偿的可行之路,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红文 《教育艺术》2001,(11):29-31
贫困地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域。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初等教育普及率低于全国水平 ,文盲率比较高。人口素质差既是贫困的结果 ,也是致贫的动因。如何适应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 ,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已成为中国新世纪区域发展中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 ,这个问题日益突出。一、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状况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山区、深山区、石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  相似文献   

18.
西部边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化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边疆应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为突破口,改善生态与资源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及国家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的障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西部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必要在西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保证社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面临着思想观念、经济技术、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开展循环经济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积极寻求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合理引进人才,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该地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从而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真正得以保护。  相似文献   

20.
工业生态学是近十来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立一个工业生态系统,从根本上可以消解环境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构建一个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态供应链系统模型,这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企业、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