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必要工具,因此将古典诗词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符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中国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融合;二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课文主题的融合;三是古典诗词与大学英语节日文化导入的融合。古典诗词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诗词鉴赏作为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领略古典诗词之美,汲取古典诗词精髓,陶冶自我情操,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另外古典诗词的鉴赏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因此,学习诗词鉴赏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学习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虚实结合的表现表现手法。"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传承这一文化,让国人都能了解语言精练优美的古典诗词,人们将古典诗词加入语文课本。因此,古典诗词成为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古诗词的美体现在它的精炼,简短的词句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水平,成为素质优秀的学生。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教师课堂上进行古典诗词教学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出提高教师古典诗词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职语文教师应认清形势,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古典诗词,汲取精神营养。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诗内乾坤大,词中日月长。诗词,历来被尊为“文学之上乘”。我国古典诗词脍炙人口,源远流长,代表了国人审美理想之最高境界。为承传五千年文明薪火,提升学生文化品位,语文教师务必激励学生储备诗词鉴赏知识,引领学生反复吟诵、品象、推意,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并升堂入室,感受诗人跳动的脉搏,触摸诗人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千载文化传承至今,独属于中国的文化精髓——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含蓄的情感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感与想象。高中学生处在参透古典诗词审美意蕴的黄金时期,此时需要教师在古典诗词审美教育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简述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内涵入手,结合高中古典诗词的相关特征,论证古典诗词教学对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中国古典诗词吟诵"作为古代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雅文化"代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当代以来随着本土文化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古典诗词吟诵已经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中国特有的雅文化,在推广复兴这一文化形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对古典诗词吟诵的概念及其起源变迁有所了解,让更多的吟诵爱好者明白吟诵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中国古典诗词吟诵"作为古代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雅文化"代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当代以来随着本土文化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古典诗词吟诵已经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中国特有的雅文化,在推广复兴这一文化形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对古典诗词吟诵的概念及其起源变迁有所了解,让更多的吟诵爱好者明白吟诵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金柯 《海外英语》2012,(12):156-157
古典诗词可谓中文当中最为复杂的文体之一。古典诗词的基本要素,如诗意,韵律以及格律都是以中文语言学,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因此,由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几乎无法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完美译本,也就说诗词的"精神"是不可译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古典诗词在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歌手许嵩的专辑中的歌词为文本,整理和分析许嵩的歌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典故的化用、意象的使用以及意境的营造,理出现代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歌曲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古典诗词教学,是一种以诗词为文本的阅读教学。“诗教”传统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党和人民的需要。我们应当通过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改革,强化“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坚持行之有效的古典诗词诵读教学,使学生在诵读、想象、品味、精思中培养语感,陶冶身心,涵养精神,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文言诗文是母语的源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学文言诗文教学长期有"言"无"文",课堂单薄,没有文化味。要改变课堂教学这一局面,就需创设轻松活泼、灵动智慧又富含文化味的文言诗文课堂。教师应联系典故创设文言诗文氛围,运用成语推知文言诗文内涵,知人论世建立文言诗文情缘,借助文化常识丰富文言诗文意蕴。  相似文献   

13.
朱瑜章认为新《语文教学大纲》中将具有“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文言文教学目的没有涉及它的精神内涵。应予修改。并提出要用“古典诗文”来指称语文教材中的古代作品。这是朱氏对“阅读能力”的一种误解,更是对《大纲》精神的误解。新《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文言文教学目的是合理的,“古典诗文”一词并不能取代“文言文”,“文言文”的概念可以涵盖“古典诗文”。  相似文献   

14.
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可是多数学生对文言课不感兴趣,文言教学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热情,给文言教学增添活力呢?笔者认为文言课一定要不停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的思维可采取情感法、幽默法、形象法、质疑法、反弹法、故事法等。  相似文献   

15.
王卫兵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102-105
大学语文教学有别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无可厚非;但轻视语言知识,甚至彻底排除于大学语文教学之外则失之偏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化以语言为主要载体,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来说,语言知识是桥梁、是窗口,是镜像。无论就理论还是实践看,大学语文教材都应当给语言知识的教学留下适当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是一大难点,它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丰富深奥的内涵诠释着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而其文字精炼却意义深广这一特点在教与学当中给失聪孩子的学习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但同时它也是提高失聪孩子语言素养的很好途径。通过阐述一些在古诗教学中总结的经验,如表象阅读(感知整体、品析语言)、得义阅读(再现法、幻联法、寻踪法)、评鉴阅读(多视角评价,比较评价)等,旨在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古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个性,文化差异和不对应构成了文化空缺,对翻译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俄汉语言各有其特点,在诗歌文化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文化空缺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翻译的难度。通过分析文化空缺的形成以及分类,并总结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言文字特征,对俄语翻译的工作提供了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宋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宋词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闪亮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词作,从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粹表达。文章从古典诗词与文化传承出发,以经典个案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探讨古诗词言语教学中的文化体现,促进学生整体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敏以诗人和学者的双重目光透视百年新诗,发现影响新诗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方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一方面,她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写诗体验,提出了自己的新诗语言观:新诗语言应当是一种发自诗人生命内部的、富有生命感的语言;诗人应当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浮躁喧嚣的语言,追求语言的质朴、深沉和玄远;诗歌语言不应当过分透明,而应当是半透明的。另一方面,她从西方回首东方,从中国古典诗歌中获得启示,认为新诗应当找回古典诗词在语言上的"文"性特征,增强新诗的含蓄性;应当借鉴古典诗词在语言表达上的各种特长,增强新诗的艺术魅力;应当继承中国古典诗语的音乐性传统,增强新诗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