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题目写得甜蜜蜜,其实是他太痴迷。痴迷谁?新闻:谁痴迷?两杠三星的长垣县人武部政委赵丙元。读者您说说,他一个人武部政委,抓抓民兵、抓抓征兵就行了,可他倒好,常“大言不惭”地说:“工作出报道,报道促工作”。一套一套的,没治了。27年前,他还不够应征的年龄,就抱着一大堆批满“优秀”的作文本死磨硬缠着接兵干部,扬言“要到部队长才干”,非要人家收他到军营。当时的接兵干部看这“小孩”字写得不错,文章也“马马虎虎”,条件一松,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嘎子兵”。看接兵干部对他挺“感冒”,这小孩干脆显山露水,当面背…  相似文献   

2.
赵杰 《军事记者》2009,(2):69-69,72
12年前的一个冬日,我怀着绿色的梦想,带着亲人的嘱托,踏上了从军之路。 崭新的军装,欢快的乐曲,驰骋的列车。红色的“解放军报”报头字样,浅蓝色的底衬,麦穗、长城、五角星组成的军徽构成了报头图案……接兵干部邓连长手中的一张报纸把我吸引到了他对面的座位上。  相似文献   

3.
“‘兵记者’”是机关里的一名报道员。机关里的军官几乎都是大学生。大学生们都很佩服这个义务兵。义务兵叫吴军,是从陕西子长县入伍的农村娃,他被四家报社聘为特约记者,战友都叫他“兵记者”。集团军首长拍着他肩膀说:“了不起”。新闻系的教授看着他叨多万字的笔记说:“不可思议”。_吴军入伍后被分到某团四连。—“最好找个城市兵,文化高,脑子灵”,一天他隐约听到团政委找指导员选调一名报道员,心里一急上去就跟人斗气:“俺是个农村兵,可和贾平凹是老乡,写新闻格准行!”。·政委和指导员会心一笑,便让他以当时全团整修靶…  相似文献   

4.
张新生没当过一天的新闻干事,更没有“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的头衔。虽然头上无“冕”,但张新生在新闻写作上却不比专职报道干事逊色,1本300多篇稿件剪贴便是明证,连续4年分别被省军区、《黄河民兵》杂志社评为优秀通讯员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张新生大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挑灯夜战已是“家常便饭”。1994年是预备役师组建10周年,当时在师机关任干部干事的张新生已在该师干了10年,亲眼目睹了该师10年来的巨大成就和变化,感受很深。他一,连鏖战了几个通宵,终于写出了题为《黄河之水育新军…  相似文献   

5.
刚进90年代,新闻媒介相继报道了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一位“烈士”仍然健在的消息。这位活着的“烈士”,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记述的战斗英雄李玉安。 1991年秋,湖北省竹溪县税务局一位干部向我们提供了魏巍笔下另一名“烈士”仍健在的重要新闻线索。这位干部告诉我们:他在竹溪县兵营乡搞社教时,碰到了一位老人,是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战士。在交谈中,这位干部问老人知不知道李玉安,老人回答说:“怎么不知道?李玉安是我同班的战友。”接着,老人向他讲述了同李玉安一起参加松骨峰战斗的经过。这位老人现年63岁,现名张德礼,原名张贵生,与《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记述的烈士张贵生同名同姓,一字不差。在向我们提供上述情况时,热心的税务干部还带来了老人的复员军人证,证件上姓名与所讲的情况完全相符。好一条新闻“大鱼”!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县电台、电视台几位同志都准备前去采访。这一情况立即  相似文献   

6.
1982年10月。胶东大地的军营里,又多了一名新战士。新兵连里,17岁的韩文友是全连年纪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可凭着他字好会画,硬是“挤”掉了一群大个兵,以原“内定”的农场兵调整到汽车连去当文书苗子培养。司训队的指导员“慧眼识才”,  相似文献   

7.
1992年冬天,陕西愣娃池文史抱着在学校发表的新闻作品剪贴本报名参军时,被接兵干部看中,于是小地从关中平原入伍来到青海高原某部,终于圆了他的从军梦。新兵训练结束下连时,战友们都以为他会留在省城,谁知党分到海拔4000多米的海西军分区独立连,为此许多人为他抱不平,可他却说:“我当兵的目的就是到艰苦的环境里锻炼来的,再说高原与内地不同,有着它特别的一面,是干事业的好地方。”在连队,小池一边训练一边写稿。一次,来连队检查工作的军分区政治部祝主任听说他的事迹后,提出要见见这位“小记者”,当他看了小池的作品剪贴本…  相似文献   

8.
近日,抚顺市档案局成功举办了雷锋入伍“接兵人”戴明章档案资料展。抚顺市委常委、秘书长袁方,抚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庆华等领导观看了展览。此次展览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四大机关以及市图书馆、市内部分高等院校、繁华商业街进行了巡展,历时一个月,参观者达三万余人。戴明章作为雷锋入伍时的“接兵人”,1996年5月被老英雄致顺义誉为“雷锋同志的代言人”,1998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雷锋精神永恒》展览上被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刘云山赞为“慧眼识英雄”。他一生致力于学习、研究和弘扬雷锋精神,被聘为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  相似文献   

9.
完美的俘虏     
一位红军女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和部队失去了联系,而且她打光了子弹,被国民党的一名男兵发现。男兵把枪口对准她,让她投降。女兵视死如归。男兵动了恻隐之心。他望着女兵说:“给我做老婆吧。我可以不当兵了,和你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10.
卞振 《军事记者》2013,(7):10-11
“兵是兵/将是将/兵头将尾就是班长/同甘共苦好兄弟/将令一出‘跟我上’……”2013年1月9日.“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颁奖仪式临近尾声之际.一首由杨林昌作词、印青作曲的《班长之歌》,在现场百名好班长和600多名部队官兵的激情演唱中,声震剧场穹顶,将颁奖仪式的隆重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1.
盛利德,一身戎装,浑身洋溢着军人的气质,但他的举止质朴,神情上还带着一丝腼腆,仍显露出。一个农民儿子的乡土本色。他爱唱兵歌,在杭州市获得了十大歌星的称号,在浙江省“钱江杯”歌手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军区荣获“东线荧屏杯”民族唱法第一名,在全国相继荣获第五届和第九届“群星奖”银奖和金奖。  相似文献   

12.
新闻兵戴煌     
戴煌说自己几十年来“既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也不是功勋卓著的新闻事业家,只不过是个新闻兵”。“新闻兵”是怎样一个概念?在北京他的“戴氏蜗牛居”,我俩谈了六小时,之后我又读了《戴煌通讯报告选》和《中国当代名记者小传》(第一辑)中关于他的那157页文字,还有他发表在《当代》、《新观察》上的报告文学,以及一些工作需要不可不看的内部材料。这时,也只有这时,我对戴煌心中“新闻兵”的本义有了清晰的感悟。兵乎?记者乎?合二为一,浑不可分。戴煌还真是个“兵”,当记者似乎是“阴差阳错”。1941年7月,那是日寇集中兵力突袭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的日子,13岁的他作为游击区一学校的抗日儿童  相似文献   

13.
济南军区某仓库政委原华,到任前一直从干部科干事干到科长,对干部工作轻车熟路,而对报道工作却是个的的确确的“门外汉”。在机关时常同笔者开玩笑:“又到哪个单位去‘吹’了”?于是,他笑我也笑,因为我知道他的玩笑并无他意,更知道在几次研究干部提职会上,他都为新闻干部尽力,并向领导建议,搞新闻报道工作实在太辛苦,在提拔使用上要优先考虑新闻干事。后来原科长当了政委,我还挺为难,一名新闻报道行业的“门外汉”,能否重视支持报道工作?事实证明,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行人”,竟有一双敏锐的“…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南京军区某高炮团三连召开军人大会,“刺头兵”小王由于海训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被记连嘉奖一次。连队官兵说,小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是指导员“拔刺”有术。小王2004年底从河南某大城市入伍,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养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部队的艰苦生活让他感到十分不适应,闹着要回家,成了连队的“重点人”。一天深夜,他站岗下岗后私自离队,受到纪律处分。自此,小王感到在军营没有希望,再辛苦也是白忙活,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连队干部骨干找他谈心,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这么大的部队,少我一个兵算啥?”指导员靖增阳心想:要转变小王这个错…  相似文献   

15.
济南军区某综合仓库政治处主任李学军,每当发现一个报道苗子时,便如获至宝。三年来,经他发现和培养的报道骨干就有6名被上级机关评为报道先进个人,2名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仓库也连续三年被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刺头兵”的故事1996年,当时还是分部政治部干事的李学军,在下部队检查工作时,从连队的黑板报中看到一首颇有文采的小诗,他眼睛一亮,立即向连队领导打听这名战士的情况。连长告诉他,这是连里一个有名的“刺头兵”,他的心顿时凉了下来,一连两天他左思右想怎么也不甘心。在临回机关的头天晚上找来了诗作者小王,…  相似文献   

16.
王宁 《军事记者》2005,(10):58-58
7年前的一个暖暖冬日,已在地方党政机关工作多年的我,被临时抽调到武装部负责新兵政审。新疆军区某部一接兵干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鼓励我携笔从戎。他说,献身军营不是更好嘛,我们部队里有一份《解放军报》,办得特别好,你可以更好地发挥一下特长嘛。听了他的话,我动心了,带着自己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去报名,没想到很快就被批准入伍了。  相似文献   

17.
肖兆平剪影     
1 1986年6月,全国首届广播新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艾知生部长的首席发言,是以一个“小兵”的米信为作他论题的导语: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湘潭人民广播电台一位同志的来信。他在武汉大学新闻系干部进修班学习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广播电视必须有自成体系的业务理论指导实践》。他就冷西同志前几年讲的“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作了一些阐述。他分析了广播作为一种用声音作手段的传播工具所具备的优势在哪些地方……艾知生没亮姓名。但,不用多猜:中国,就一个湘潭电台。这电台,只有一人进武汉大学新闻系干部进修班。无疑,艾部长说的“一位同志”就是他,刚从武汉大学进修回来的编辑肖兆平。  相似文献   

18.
这天,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新训一中队指导员安家文收到了该中队新兵张海桃写给自己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这是新兵入营以来他收到的第9封新兵来信。该新训基地坚持依法文明带兵,注重保护新战士隐私,赢得了广大新战士的充分信任。 为什么新战士刚入营,就愿意向干部骨干倾诉心声呢?基地教导员周宜军介绍:新兵入营前,该基地认真组织干部骨干学习总部首长“一封信”,广泛开展了“依法文明带兵,尊重战士人格”的专题教育,通过干部骨干互相交流心得,让训新经验丰富的干部骨干畅谈体会,进一步增强了爱兵意识。  相似文献   

19.
提起他,可能很多人都熟悉,熟悉他是一位痴迷于医学、新闻和歌词旋律中的青年军旅作家“医博士”从军1990年12月,在安徽省宿松卫生学校学医3年的张爱勤,像其他男儿样,带着火热的追求跨进了军营,梦想成为军营中的一位‘“白衣天使”。新兵训练结束,他分到通信连当了一名气普通通的通信兵,从医的愿望破灭了。可他坚信:“’力量在自己身上,路就在自己脚下。”张爱勤在默默地求索着,他的业余时间全部扑在医学研究上。两年后,张爱勤以一名战士的身份,参加了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军第三届肾脏病学术交流会”(他是唯一的战士代表)。出…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人过二十不学艺”。然而,在河南省济源市,偏偏就有这么一位“不服老”的人。他叫李德化。他在花甲之年,勇敢地闯入新闻报道队伍,而且成了一名出类拔革的新闻兵。他早在1942年就参加了“社八联”民兵抗日自卫团,后来在教育战线奋斗了40年,1986年组织上安排他离职休养,可他不甘寂寞。一天,他在《经济日报》上看到一篇“靠海吃海”的文章,这引起了他对北街村民靠城做小买卖率先致富的事J[的联想,便产生了写“靠城哈城”的念头。第二天,他告别老伴,利用亲戚关系住进厂北街村,开始尝试当“记者”的滋味。为了掌握第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