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展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不仅可减轻患儿痛苦,而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与病死率,为日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我们采用罗哌卡因、氟美松骶管阻滞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月林 《教师》2013,(8):113-114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发病后患者可以出现全身多种严重并发症,所以要治疗糖尿病,就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国际糖尿病联盟已经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大要点,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而在这五大治疗要点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饮食控制,因为我们摄入的食物一经过转化就转变为血糖直接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要想很好地控制血糖就必须很好地控制食物的摄入。本文旨在让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对糖尿病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结合自身病理需要的情况下能做到合理调节膳食营养,从而很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致盲性并发症,其发病率与发病年龄、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以及遗传因素有关.笔者采用激光光凝和高压氧联合应用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87.3%,有效挽救了患者视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是人类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据统计全球约2亿人患此病,而且患者数目仍在持续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不单表现为高血糖,脂代谢异常也较为常见。因此FFA增多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游离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为慢性终生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多系统并发症或过早死亡,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应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或抢救糖尿病并发症的最有效的方法,现将临床应用胰岛素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的常见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要得到全面有效地控制,单靠药物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开展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糖尿病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能降低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担忧和焦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有效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特点及其诊断方法,提出临床医生在诊治中应提高警惕性,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4月共收集17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入院资料。结果:3例病人分别因心肌梗塞、肾功衰及高渗性昏迷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并发症及血糖控制好,出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容易漏诊和误诊。医生应提高警惕性,重视对OGTT及餐后血糖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对其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病人了解其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以及控制的方法,取得病人及家属的自觉配合,以便对糖尿病进得早期干预,消除糖尿病症状,延缓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长期治疗方案的严格执行,以最低的费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解除患者心理压力,使其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以达到良好控制病情的根本目的。结果:137例患者中接受糖尿病教育的有65名患者,知识掌握较好的占85%。经教育前后比较接受教育与未接受教育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主动定时测血糖、主动定时测尿糖、胰岛素治疗顺从性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通过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糖尿病的防控途径,更适合广大农村及基层单位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文迪雅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将增加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如何针对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基础选择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出现,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终目标。本文应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DN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已成为一种非传染性流行病,其所导致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糖尿病患者普遍关注治疗,对饮食、运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血糖监测尚有误区。  相似文献   

12.
磺脲药是用于治疗NIDDM的常用药,但近年来屡有发生低血糖的报道,尤其老年患者因出现严重低血糖昏迷治疗不当死亡。本文对我院1992年至今甲磺脲药治疗糖尿病引起严重低血糖1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 13例中,男4例,女9例,年龄均大于60岁,病程1-20年。患者多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其中11例尿蛋白( ~ ),7例BUN、CR升高,肝功能异常2例,植物神经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8个月时,延续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徐新民 《科技文萃》2001,(5):109-110
糖尿病病人常常有高血压,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血压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大血管并发症出现;另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现在已很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得糖尿病。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始于1977年,结束于1997年,结果发表于1998年9月,由英国23个糖尿病中心,对5102例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10年的治疗与随访,他们研究的新发病的Ⅱ型糖尿病中一开始就有39%的人有高血压同时存在。此外,这项研究还有独特的一点,就是研究观察了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能否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 研究结果得到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结果:发现严格控制血糖能降低糖尿病各种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如冠心病、心梗、中风等)为12%;而严格控制血压则能降低24%,表明严格控制血压的潜在临床意义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强化血糖控制带来的益处。因此,今天一个合格的糖尿病医生决不会说高血压仅仅是高血压专科医生的事了。而且,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则不仅要控制血糖,更要注意血压的控制。 最具权威的美国联合委员会最新发表了一个关于高血压的第六次报告(JNC),因高血压的危害性修正(降低)了高血压诊断标准,建议尽早实行药物治疗。在药物剂型上提倡一天一次的长效制剂,这样病人会觉得方便,容易依从,亦降低了治疗的费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因糖尿病足而被截肢者占了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的50%。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之所以可怕,并不在于患者的血糖有多高,而在于该病所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患者的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恶果,其心、脑、肾、眼、足和神经系统等均可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攀升。那么,治疗情况又如何呢?临床调查发现,仅有10%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也就是说,有九成以上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加大了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所谓“糖尿病”是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量多以及消瘦无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是目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很多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然而它的治疗往往是漫长而复杂的,这就要求患者从药物和饮食上予以充分重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食物趋于西方  相似文献   

20.
《老年教育》2014,(8):62-62
<正>血糖稳定6.0,并发症减少80%,远离药毒多活几十年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因此,胰岛素治疗是世界医学公认的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皮肤硬结、瘙痒等,加上患者对打针的恐惧感,极大地限制了注射胰岛素的应用。现在好了!我国发明了一种超级植物胰岛素引起世界医学轰动。这种植物胰岛素可口服直接补充胰岛素,将血糖稳定控制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