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通过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广西东盟留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际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东盟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受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支持、来华时间的长短、歧视和偏见、评价和应对的策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6个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东盟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现状和促进广西留学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广西东盟留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际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东盟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常遇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障碍:个体因素、社会环境、语言障碍、原有的文化身份认同,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对东盟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现状的了解和促进广西留学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5,(4):123-126
随着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来广西留学的东盟国家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而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其留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本文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4级留学生为研究个案调查了泰国、越南两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并试图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的留学生管理和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盟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涉及到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也影响到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提出在课堂翻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国与东南亚文化的比较,以及中国文化的导入,有助于促进东盟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5.
殷语泽 《广西教育》2023,(14):14-17
本文以广西华侨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东盟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为研究内容,阐述该校通过结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东盟留学生学习实际,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转变管理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策略,有效提高中职东盟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在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日渐扩大的情况下,留学生班级管理作为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一环,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拟通过分析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的特点,剖析东盟留学生的班级管理现状,探索出适合广西高校的东盟留学生班级管理策略,以期促进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截止2010年,广西的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规模达到5224人,这对广西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探讨广西的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规模与广西区域经济的关系,通过搜集2000年至2010年广西的东盟留学生数与GDP数,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中国东盟留学生跨境教育规模发展与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与实施将会为广西高等教育带来时机和挑战,我们可以从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专业与课程设置、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留学生招生宣传策略、提升地方高校留学生教育竞争力等方面更有效地开展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以促进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建设使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成为发展前沿,成为与周边国家对接与交流的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陆海相邻,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窗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负着国家赋予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的历史使命。要推动广西"三大定位"历史使命的实现,培养大批中国-东盟跨文化人才是关键,这也成为广西高校的时代新使命。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时代背景,考察和分析广西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现状,发现高校在中国-东盟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地域失衡和东盟留学生生源不均衡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而提出广西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与路径:(1)立足边疆区位优势和学校特色,科学规划跨文化人才培养;(2)跨越各种固有界限与疆界,构建灵活开放的跨文化人才培养体系;(3)打好东盟牌,改善和优化东盟留学生生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培育来华留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对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心相通,助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自编广西高校东盟留学生社会心态量表,对广西3个市5所高校的300名东盟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东盟留学生的社会心态现状,结果显示:东盟来华留学生社会心态整体良好、正面、积极;留学生社会情绪在国籍和性别分类上存在显著差异;构建社会认知、社会价值和社会行为倾向三级互动模式有利于培育留学生健康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