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 ,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 ,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琳庆  陈文庆 《红领巾》2004,(3):9-11,6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的深厚哲学底蕴对青年毛泽东法哲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变法图强的爱国理想、民本主义的法律价值观和经世致用的法律实践观成为青年毛泽东法哲学思想的重要内核。经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后,青年毛泽东法哲学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也实现了对湖湘哲学的发展,湖湘哲学的合理内核作为特色保留了下来。青年毛泽东法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示我们,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法治发展的根基,民心的向背是法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实践是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行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题 ,但毛泽东知行思想又滋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毛泽东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并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机结合 ,形成了其独特的知行思想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毛泽东的实践观是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湖湘文化中的知行观的产物,从而具有了双重的文化特质,这一特质形成的可能性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湖湘文化中的知行观两者之间具有的相似相通之处,现实性基础是现实的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双重文化特质是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西哲学比较与融合的角度研究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所阐发的哲学思想,认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是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合力影响的结果,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西哲学与文化相交汇的产物;《实践论》中关于融会中西哲学的尝试,主要是毛泽东对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问题争论的批判性改造和科学总结;《矛盾论》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也批判地改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同时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融合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8.
青年毛泽东有着独特的圣贤豪情观,他认为具有伟大的思想、掌握大本大源问题以及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是作为圣贤应具的基本特质.这种圣贤豪杰观的产生是当时社会时势的诉求,也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追求目标.这是湖湘文化深刻影响的思想结晶.青年毛泽东的这种圣贤观,对其一生的成才、品格、工作方法等都有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既体现了湖湘学派的文化积淀,也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受此影响,毛泽东的诗词重在歌颂人民群众当下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歌颂人民群众伟大的创造性,从而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贾正东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4):35-37,41
湖湘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历史久远的区域性文化,在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内容和哲学思想;毛泽东生于三湘大地,长于三湘大地,自幼受到湖湘文化的熏染,湖湘文化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思想剧变 ,信仰转型 ,过程曲折 ,意义重大。从青年毛泽东的择真理而后立志的立志观、中西融合的文化观、“自由研究”的治学观中可以看出 ,其思想转变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最终趋归马克思主义 ,更在于他所采取的思想方法。社会环境可以变换 ,但信仰抉择时思想发展的规律却具有超越时空的一般指导意义。青年毛泽东秉承的思想方法 ,对于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树立崇高理想、正确评价中西文化、培养自觉求实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观的集中表现。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毛泽东一生的活动趋向和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他成为了一代伟人。青年毛泽东的自我实现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很好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陈独秀评价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对于陈独秀的评价基本上以1955年为界,前期以肯定为基本态度,后期则以否定为基调.究其原因,主要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特点,他们之间的固有分歧,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毛泽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一生,是调查研究的一生。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文章通过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理论的分析,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揭示了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根基的,因而它被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是我党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它,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毛泽东的晚年却不自觉地离开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正确的思想,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从整体推进的层面全面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研究两位伟人的思想脉络,对于认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当代中国的国情与时代特征,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侧重以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外合作”为本质特征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多党合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制度层面架构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内合作”为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本文从“体制外合作”和“体制内合作”的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其社会理想之一,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是一个幽闭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呈现了一种大宅院的后花园状态,这个花园是建立在文化废墟传统废墟之上的.毛泽东时代的终结,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新中国的知青文学始终没有走出毛泽东时代的精神荫庇,前知青时期、知青时期以及后知青时期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地浸淫于毛泽东思想和主义之中.毛泽东既然影响了一个时代,自然也就深刻地不可改变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作家,包括一个时代的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无处不在的文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是对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哲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使得征唯物主义认识论成为更加系统完善的科学形态,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毛泽东的实践观不仅过去是,而且现在以致将来仍然是追求真理的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严物,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容博大精深.这里试从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等几个方面对毛泽东思想作出扼要叙述,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20.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凝聚着蔡和森、瞿秋白、高君宇、邓中夏、周恩来等人的杰出思想。在毛泽东思想宝库里最闪光辉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它同样包含着恽代英、周恩来等的思想智慧。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陈云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实践中,写了许多经济论著,为毛泽东经济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