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及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意义和目的.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材滞后,师资水平欠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学不能致用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应从加强《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环节出发,选择时效性强的教材,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环境进行改革.另外,在实践环节中应加一些社会拓展实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灵活性,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阐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及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意义和目的。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材滞后,师资水平欠佳,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学不能致用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应从加强《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环节出发,选择时效性强的教材,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环境进行改革。另外,在实践环节中应加一些社会拓展实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灵活性,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商务发展、信息快速传递、实践型人才,是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对《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采用教学互动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原理,以基于校园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学习情境,根据本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电子商务实务》实践课程的学习领域,探索一条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对该课程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必修课。该门课程主要讲解电子商务基本原理、理论、技术、应用及前沿问题等,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理解、认知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电子商务基础》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积极的课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活动策划》课程教研教改,旨在通过该课程改革与实践,为电子商务行业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匹配的适用性人才,让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职业岗位要求更好地衔接。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概论是本校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而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探讨、改革并实践,以提高《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交叉性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电子商务》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借助电大系统的优势资源,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信息技术功能,使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泽西州基于《新一代科学标准》开发了全美首个科学示范课程框架,该课程框架为如何将科学学科大概念融入课程体系建立了范式.分析表明,该课程框架具备的主要特征包括"概念理解与实践能力进阶发展""问题链式引导单元知识与应用整合""形成性评价与课堂表现性评价融合"三大方面,为我国探索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如何设置...  相似文献   

10.
江伟 《考试周刊》2013,(82):123-124
在特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可以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与质量.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手段丰富,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信息素养。文章以我校特色美术课程《淳朴的味道——麻绳》和计算机特色课程《玩转计算机》为例.阐述信息技术平台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环节中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20.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