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小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孩子刚两岁,我“狠心”地把他送进了一家街道幼儿园。第一天,儿子死活不进幼儿园的大门,哭着闹着要跟我回家。我差一点儿被儿子的哭声征服了,但想到这是他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我双眼一红把他交给老师就跑了。第二天,儿子的哭声小了些;后来就渐渐地适应了  相似文献   

2.
家长的问题:我欣慰自己有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自然也不希望让自己的儿子过早地承受人生的重压。但为此,我与妻子之间的“战争”就开始没完没了。儿子读小班时,妻子风雨无阻带孩子去参加小提琴培训班;儿子读中班时,妻子又让他学画画;儿子上大班了,妻子对儿子的“超前教育”更是变本加厉了:每天晚上要辅导儿子写字、做算术,连星期天也不放过。每当我发现儿子显得疲惫不堪,甚而采取“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抵抗策略时,我总忍不住要向妻子发起激  相似文献   

3.
李琛坐在我对面,一边翻着手机,一边看着正在化妆的妻子,以及默默在旁边独自溜达的儿子.李琛说儿子现在有点不高兴,如果面部表情打开了特别活泼和可爱,眼睛也有神.于是他找出一张他给儿子抢拍的相片给我看,果然如他所言. 聊起儿子虽然他还保持着一种多年习惯的淡定,但言语之间那种父亲的关爱浓厚成了一杯研磨的咖啡,味道很深,和他这个人一样. 他的微博里曾经洋溢着一种喜悦:儿子开始换牙了!我遵照家里老人们的说法去做了:把孩子的上牙埋在地底下,下牙扔到房顶上!  相似文献   

4.
儿子顽皮可爱,妻子常拥之入怀,亲昵地叫他“乖儿子”。一天,我下班回家,正好看见儿子独自搂着鸭宝宝玩具,一个劲儿地说“:乖儿子,乖儿子,我的好宝宝,准备吃饭了!”除了手中的鸭宝宝,他还把毛绒狗、布袋熊一起摆在了沙发上,一会儿照顾照顾这个,一会儿又拍拍那个,忙得不亦乐乎。原来,儿子是在模仿妈妈,把玩具当成自己的“乖儿子”了。看着儿子撅着嘴巴喃喃自语的可爱模样,我不禁想:何不充分利用孩子喜欢模仿的天性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几经考虑,我决定从培养儿子的爱心开始做起。“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是一张…  相似文献   

5.
曾经,电视是儿子惟一的朋友。他的所有喜怒哀乐都追随着电视而来,电视在孩子的心里占据着最大的分量。现在我才知道,电视可不是什么便宜的保姆,它做不好儿子的朋友,而我能。  相似文献   

6.
2000年退休后,正赶上在北京工作的大儿媳生小孩,我和老伴风尘仆仆地奔赴首都。孙子满月后,儿子对我说:“北京请保姆太贵,又难找到合适的,您和俺妈留下来照看孙子吧!”我和老伴二话没说,心甘情愿地当起义务保姆。有时儿子出差、儿媳上夜班,我俩更是24小时围着孩子转。孙子一岁多时得了“百日咳”,瘦了一大圈。大儿媳颇为不快,甚至埋怨我们看护孩子不上心。婆媳俩因此产生了隔阂。虽然感到委屈,但为了孩子,  相似文献   

7.
儿子很活泼,爱笑。家中来了客人,不论男女,只要笑吟吟地张开双臂,他就会像小鸟般扑进对方怀抱,朋友们都夸奖说,儿子不怯生,胆子大,有出息。儿子蹒跚学步时,我也到了产假已满该上班的时候。就去街道的保姆介绍所请来一位保姆。儿子初学步,兴致盎然,常常脱离学步车,跌跌撞撞地向前走,有时摔倒了也不要保姆  相似文献   

8.
傍晚时分,博柏下班回来不见儿子就问妻子,儿子在哪呢。妻子告诉丈夫说儿子在自己的房间。妻子告诉丈夫,儿子晚饭前在外面玩了半天篮球,现在正在房间里看电视。博柏马上想到,儿子肯定没做作业。妻子提醒丈夫,儿子毕竟才上四年级,他和他的姐姐不同。博柏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大步走进房间,下决心要管教一下这个只想着看电视的孩子。可是当博柏走进房间时,看到儿子沉浸在激烈的比赛里,他犹豫起来。“这是哪两个队的比赛呀?”博柏明知故问。此时的儿子,手里抱着个篮球,穿着球鞋的双脚跷在茶几上面,眼睛一眨不眨地正盯着屏幕呢。电视播放的是两支大…  相似文献   

9.
陈钰 《教育导刊》2006,(3):55-55
当家长在外辛苦工作,劳累奔波了一天后回到自己为之付出努力的家时,却要面对孩子违反纪律的投诉,你会怎样?是大发怒火,抑或严厉批评呵斥?或是听之任之,来个“冷处理”?下面,先来听听两位家长的感言。家长一:不打不成器我曾热衷于这一传统而“高效”的方法。早晨,我的一巴掌能让只顾着玩的儿子乖乖吃饭;晚上,我的一巴掌又能让儿子乖乖地离开电视机上床睡觉。这种方法即时见效,让我深信孩子“不打不成器”。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的内心越来越感到不安和焦虑——孩子开始说谎了,他说慌是因为怕挨我打,这让我很震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管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三个比索     
这件真事发生在几天前。我工作了一整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时间已经很晚了,可是佩佩———我4岁的儿子还在等着我,他笑眯眯地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我到客厅去看电视,他也走了过来,坐在我身旁。我看的是一个时事政治节目,他看不懂,但还是不声不响地看着。直到电视开始播放广告了,他才问道:“爸爸,你一个小时的工资是多少?”我说:“儿子,我一个小时拿多少钱连你妈妈都不知道”。我把目光重新转向电视节目。他悄悄地靠近了我,抱着我,抱得我身上发热。电视节目看完了,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道:“爸爸,你一个小时的报酬到底是多少?”从他脸上的…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开始后,学校实行了减负。看到孩子放学后不是在外踢足球,跑得浑身是汗就是在电视机前一泡几个小时,我不免有些焦急。天黑前,在外踢足球我并不反对。因为这样既锻炼了他的身体又锻炼了他与小伙伴的交往能力。只是由于孩子对足球过分的投入和看电视时间的延长,学习成绩自然有所下降。当两三次不好的成绩出来以后,孩子也有些着急。一天晚上,儿子主动提出以后不看电视了,要好好复习功课。我想这正是与他好好交谈的时机。首先,我问他平时最喜欢什么活动。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捉昆虫和踢足球了。”儿子对到野外去捉昆虫也…  相似文献   

12.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13.
一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我抛开一切琐事,躺在床上休息。儿子走过来,满怀期待地说:“妈妈,我们说说话吧?”看着平常被我忽视的孩子,我才忽然发现儿子已经渐渐长大了,他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我们怎么忽视了他也有与父母交流的愿望呢?我就问儿子:“那你想说什么呢?”儿子说:“随  相似文献   

14.
儿子没有入学前,我觉得儿子是那么聪明、活泼,可爱。自从儿子上了学,我的心理开始失衡了:儿子在同学们中间显得那么平常,成绩总是考不到前面去。我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突出,别人怎么看我?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都有“见贤思齐”的心理,我要帮助儿子找到好的榜样,引导他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拜访一位昔日同学。见面后,他非常热情地向我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他的母亲、妻子,还有儿子。他的儿子东东聪明大方、有礼貌,十分招人喜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谈话间我不由得问老同学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老同学笑道:“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客人来的时候,不妨向客人介绍一下孩子。”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一些学校,因为害怕孩子在运动中受伤,于是禁止孩子在校园内玩儿秋千、单杠等器械,甚至竖起警示牌——校园内禁止追跑!这其实是因噎废食的办法,却被我妻子学到了手,她居然在家里也张贴了类似的警示标语,生怕儿子遇到一点儿危险。她还经常叮嘱儿子说,别玩儿火,别碰电,别自己用煤气做饭,要洗澡时先跟妈妈说,妈妈来给你开热水器。后来,直到儿子上了中学,个子比他妈高出一头了,要洗澡时还要对他妈喊“:我要洗澡了,您给我开热水器吧。”我一直很反对妻子的这种做法——这样过细的呵护,只能使儿子缺乏必要的生存能力。可妻子却不以为然地说“…  相似文献   

17.
陈树 《教育文汇》2006,(4):41-41
同事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两年前,他和妻子带着6岁的儿子去蹓冰场,看见别的小朋友蹓来滑去,他的儿子心痒了,也闹着要去蹓冰。他和妻子只好把儿子带进蹓冰场内。冰鞋还没穿好,性急的儿子就自己溜了出去,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孩子已经扑通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孩子哭着说:“以后我再也不蹓冰了!”  相似文献   

18.
诱子读书     
前年开始,我发现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对我书架、床头摆放的高雅文学书刊毫无兴趣,而对那些“儿童不宜”的书刊却一味地偷着看。尽管我经常耐心地教育他,严厉地训斥他,甚至惩罚他,他还是偷看无误。而对这样一个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的“特殊孩子”,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琢磨后,我采取了“特殊措施”。“瞒天过海”针对他平时对书架、床头等明处摆放的书刊不屑一顾的特点,我与妻子趁孩子不在家的时  相似文献   

19.
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无论有多忙,一定要加倍补偿杰瑞,给他更多的父爱和关怀。我有一个恩爱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我们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着。然而,幸福是短暂的,在儿子杰瑞就要上学时,我的妻子出了车祸,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妻子的去世给我的打击是沉重的。从那以后,我把儿子交给保姆照顾,用工作麻痹自己,很少回家陪伴儿子。在儿子7岁的时候,我把他送进小学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上初中后就在校住宿了,星期六早上才回家。每次儿子到家时都九点多了,此时我多半在客厅看电视。儿子进家后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我呢,招呼过后就开始问他学习情况,尤其是考试成绩。开始,儿子进家门后直接坐到我身边谈学习,可渐渐地他变了,进家门后不再往我身边坐,而是直接钻进房间不肯出来。渐渐地我又发现,儿子态度冷淡了,不再自觉谈学习成绩了,只是应付我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