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年意     
年来了,这一期我们就来读读大家冯骥才的《年意》!在阅读美文前,让我们先来品读文学大家笔下的各地年味吧!北京的年味——老舍:孩子们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河北的年味——王蒙: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因为能吃上一顿肉;山东的年味——莫言: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差点儿要了小命;福建的年味——冰心:大坛子里装大块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江苏的年味——汪曾祺:腌辣菜过年开坛,辣味冲鼻极香美;陕西的年味——陈忠实:第一锅五香圆饼献灶神爷时早已馋得控制不住;浙江的年味——丰子恺:吃年夜饭,碗数必须成双;河南的年味——阎连科:走亲戚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必读》2012,(1):48-48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薪桃换旧符。  相似文献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似文献   

4.
爆竹声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似文献   

5.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似文献   

6.
<正>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湖南中部的双峰县,只见大小道路上,外地牌照的车辆明显多了起来。大街小巷的喧闹声,街道上空的鞭炮声,各个家庭的欢笑声,都在传递着越来越浓的年味。让人惊喜的是,浓浓的年味不只是藏在一副副红红的春联里。一串串高挂的灯笼里,也藏在一本本精心设计的阅读导学手册中,藏在一个个冬日午后的阅读时光里。双峰县12万名中小学生的年味里充满了书香。  相似文献   

7.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描写春节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  相似文献   

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书&换旧符。”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首诗——《元日》。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有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9.
诗词与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吟诵它的古诗词。那喜气洋洋的春节伴随着一首古诗——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好像看见千家万户过春节的快乐情景:有人在放爆竹,有人在家里喝屠苏酒,有人将新桃换  相似文献   

10.
嬗变的年味     
爆竹一声辞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年,像一条纽带,连接着人们,他们奔赴家的方向,品味着年节的温暖和欢乐。年,也像一枚晶核,吸纳着新元素,微信贺岁、红包雨、视频拜年、直播家宴……传统的年味也有了新的呈现。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年味是在淡去,还是在以新的方式呈现?我们是否对新年的期待发生了转变,还是依旧对传统文化抱有深切的怀念?当我们在追忆浓浓年味时,我们在珍惜什么?当我们在讨论年味淡去时,我们在思考什么?今天就让我们畅所欲言。特别感谢江西省南康中学的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元日     
垠什声中一岁除②, 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瞳瞳日④, 总把新桃换旧符⑤。 〔注释〕①元日,农历元旦。②爆竹,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以为能驱除山鬼。一岁除,一年过去了。③这句是说,喝了屠苏酒,春风吹来,感到暖洋洋的。屠苏,古代一种酒名。这种酒是用屠苏草泡的。④这句说,光辉灿烂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瞳瞳,日出时光亮的样子。⑤桃符,古代习俗,用桃木板子画上神像,叫做桃符。农历新年,把它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避邪。 〔说明〕这是一首写春节的著名诗篇。爆竹声声,春风吹暖,阳光普照,万象更新,一派欢…  相似文献   

12.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过去,我们学过王安石的诗。还记得吗? 生:三年级时,我们学过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生:还有《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似文献   

13.
吃过晚饭,瞳瞳和爸爸像往常一样聊起了白天学习的课文。瞳瞳(开心):爸爸,我们今天学习了《三借芭蕉扇》,真有趣!爸爸(笑笑):看把你美的!瞳瞳,你注意到课文的题目了吗?真是“借”?瞳瞳(语气坚定):那当然!书上明明写着呢。爸爸(眨眨眼睛):我怎么感觉不是借,而是抢?那扇子是孙悟空  相似文献   

14.
名人与春联     
在新年里,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门上贴着大红的喜字和祝福吉祥的春联。春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王安石《元日》诗中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在宋代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千百年来,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现在我们就去欣赏欣赏吧!  相似文献   

15.
“瞳瞳!瞳瞳!”我被爸爸叫醒了。才几点啊!叫我干吗?我还没问出口,爸爸就先告诉我了:“可可生了!”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还沉浸在传统春节的欢乐中.年味伴随着烟火仍弥漫在人们心中时,新学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基础早自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麝香慑服校舍涉世未深十恶不赦B.信笺兼容悭吝间不容发三缄其口C.抗洪伉俪坑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D.瞳孔彤云侗族初日瞳瞳悲恸欲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相似文献   

1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此我们一起回味一下那曾经承载热闹、喜庆的使者——年画。年画是我国民间过节、庆丰收,预祝吉祥如意的一种民俗艺术品,是我国绘画范畴里的一个画种,和古代传统绘画一样,同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宗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9.
儿时的年味     
陈日旭 《当代学生》2011,(Z2):22-23
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写"儿时的年味",主要叙写掸尘、理发洗澡、祭祀老祖宗、吃年夜饭、守夜的过年情景。这无不激起读者心中"儿时的年味"的情感,也说明"年"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依然是那么神圣而根深蒂固啊!过年也是我们数千年来长久不衰,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方式吧!  相似文献   

20.
妖瞳和老爸     
静静是一个超级网虫,她的网名妖瞳在论坛里鼎鼎有名。可最近妖瞳碰到了烦心事——老爸总是过来干涉她的“网身自由”。无奈妖瞳求助于网络,竟然真的找到了“对付”老爸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