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技术跨越概念与标志界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德智 《科学学研究》2006,24(3):364-367
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对技术跨越概念研究基础上,运用科学研究中的种差界定方法,对技术跨越进行了严格的概念界定,给出了包含技术跨越主体、目标、行为特征、结果标志的技术跨越定义。并以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关键指标,建立了可以量化判定的技术跨越标志的指标体系。本文研究结果对技术跨越理论研究及标准判定、技术跨越战略制定与实施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技术跨越概念的界定是研究企业技术跨越问题的起点。技术跨越的界定必须明确其主体,掌握其特征,且基于技术本身发展的逻辑。复杂性理论关于事物发展、演化规律的分析为研究技术跨越的机理及内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数据研究领域正面临概念危机,定义的模糊不清和互换性较差将影响该领域研究的深入进行。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哲学中的概念置换方法提出一个严格、清晰且普适性较好的大数据定义,基于这个公允定义,一系列后续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易可行了。进一步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为例研究了该定义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将技术跨越理论与对高科技产业特征的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技术跨越战略的定义和中国高科技企业技术跨越战略实施过程框架,为中国部分已经具备一定资源和能力积累的高科技企业成功实施技术跨越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在数字监控技术领域跨越式发展的案例,对以上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基于论文题名快速梳理特定研究领域中的概念,并确定概念所代表的知识之间驱动关系,有助于科学了解研究领域状况,为进一步寻找研究方向提供可能。[研究方法]以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领域为例,收集整理题名中包含“知识”研究论文元数据,在Stanford Parser的短语结构分析结果基础上,对驱动关系进行人工审定,并做边界调整、拆分和规范化,得到概念间的真实驱动关系数据,定义若干分析指标,以上述数据为基础构建加权有向图,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分析展示在知识驱动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概念及驱动路径。[研究结论]该研究借鉴和发展共词分析方法,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能够揭示研究领域概念之间有方向的知识驱动关系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以发现不同概念在某一领域的驱动强度大小、特定的驱动路径和若干稳定或脆弱的概念团组。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技术跨越的概念演进进行了回顾,并对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企业作为技术跨越的主体,在进行技术和产品选择时首先要辨别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为此进行市场、技术和能力环境的分析。根据三种环境的动态演化特征和机会窗口的开闭,企业可从自主型、引进型、并购型和合作型跨越模式中选择相应模式。以此为框架,对中国视频监控行业作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7.
吴晓波  姜雁斌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99-1805
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出了写作的引由,即技术理论体系内技术跨度研究的缺乏。之后比较了技术差距、技术跨度及技术跨越(对应于技术跨越度)的差异,提出了技术跨度的概念及其相应的测量方法。并利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实验说明了相应的测度过程,指出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技术跨越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评论国内学者关于技术跨越概念的基础上,从哲学视角分析技术跨越的涵义与特质,界定技术跨越概念。主张技术跨越是技术后来者以非连续性飞跃式发展方式,赶超先行者并接近、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质变形态。  相似文献   

9.
知识管理研究中数据、信息、知识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总结辞典、哲学、人工智能及知识管理各领域对数据、信息、知识定义和解释基础上.对照指出知识管理领域对这三个概念定义和解释的不足以及消极影响.借用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事实"的概念,把其作为三者统一的认知对象,从而把三者统一到对事实的认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我国虚拟现实(VR)技术已经应用到军事、娱乐、教育和医疗等各大领域,掀起了一阵"VR热"。VR技术应用于体育领域的巨大潜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目前其在体育领域仍未到普及状态,但是已有较多应用,并且发挥了不错的成效。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先分析VR技术的定义与特征、VR技术研发现状;再重点研究VR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当前VR技术与体育结合的优势与不足;最后结合实际给出"VR+体育"优化策略,为VR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技术跨越的涵义界定和可能性分析、进入时机、遵循路径和战略选择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结论是:一切可以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提高发展中国家综合实力的追赶方式都应该纳入技术跨越的研究范畴以内;技术导入期或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期和成熟期是实现技术跨越的最佳时机,但是究竟选择哪一个,受到技术发展特性、资源禀赋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初始条件的不同选择技术跨越的路径,当落后者在跨越初始时有足够的资源能力达到目标,则可采取直接路径进行跨越,若初始时条件不够充足,则可以采取各种策略组合的旋进路径进行跨越;政府在技术跨越的初始期要通过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来培养和积累人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当企业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后就应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跨越战略中的主体作用;而企业在短期内可以选择"市场换技术"战略,但是从长远来看,必须走自主创新的模式,以免陷入"追赶又落后"的陷阱。  相似文献   

12.
产业技术跨越政策的逻辑模型及政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产业技术跨越是在整个产业层面进行,因而政府在推动产业技术跨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政府制定促进产业技术跨越的系统政策对产业技术跨越的实现尤为重要,但已有的研究中时这个问题较少涉及.给出了产业技术跨越政策基于内在关系的逻辑模型,并且就产业技术跨越的政策体系做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宇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40-1247
通过对于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技术路线特性的识别,将企业技术跨越划分为轨道内技术跨越和跨轨式技术跨越,并引入专利竞赛理论,通过将两种技术跨越方式与专利竞赛的先占模型和均衡竞争模型相结合,运用模型推导的方法模拟企业的两种技术跨越过程,定量地指出本土企业在处于落后地位时,实现技术跨越的成功条件和时间点。同时,根据国内企业技术跨越的现实情况对于原始竞赛模型进行了调整,将失败企业累积研发经验转化值与竞赛成本的对比作为判定企业参与技术跨越竞争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有利于企业把握技术跨越过程的竞争态势,通过自身资源与技术跨越期望收益与成本的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的技术更新策略(技术引进、吸收或者自主研发),也为结果预期较低的企业参与决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企业技术跨越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与研发策略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技术跨越的本质就是一种非连续性的技术进步方式,旨在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缩短与技术领先者的差距。技术跨越的实现主要有三种途径:自主、引进、合作。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政府的干预是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条件,但是在不同创新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吴赐联  朱斌 《科学学研究》2020,38(6):1142-1152
识别企业技术变迁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对企业创新能力转化的影响,对于后发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赶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企业创新主导要素决定创新能力序列,进而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假设,构建企业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序列及创新绩效间演化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比亚迪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及其技术轨道变迁作为研究案例,提炼企业在不同创新阶段促进技术进步并最终实现技术跨越的创新要素组合和能力序列,构建二元创新要素组合、创新能力序列和创新绩效演化的理论模型;最后,从特征性创新要素驱动、协同创新模式转化驱动和创新能力转化驱动等角度阐述促进主新流技术跨越的动力机制。本研究对于企业优化创新要素组合和创新能力序列,最终实现技术赶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