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心  张新知 《收藏》2012,(2):148-152
八、满洲派遣从军纪念章(盾形) 满洲派遣从军纪念章(图8)是日本政府1935年(日本昭和10年)3月23日专门颁发给在1 931年9月至1 935年1 0月参加所有侵华行动的日本军人的,旨在"纪念"在此期间发生的"满洲事变""满洲国建国""日满议定书签订""日支停战协定签订""满洲国帝政实施”等一系列事件。该纪念章材质...  相似文献   

2.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军政府利用日本报界大肆宣传,具有明显的侵略性、欺骗性和法西斯性。一方面,对内宣扬侵略思想,煽动国民的战争热情,鼓动了一大批法西斯分子;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为侵华战争寻找借口,甚至把侵华战争的目的美化成实现“大东亚共荣圈”。此外,日本报界对占领区的新闻事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张新知  关心 《收藏》2012,(3):148-152
八、满洲派遣从军纪念章(盾形)满洲派遣从军纪念章(图8)是日本政府1935年(日本昭和10年)3月23日专门颁发给在1 931年9月至1 935年1 0月参加所有侵华行动的日本军人的,旨在"纪念"在此期间发生的"满洲事变""满洲国建国""日满议定书签订""日支停战协定签订""满洲国  相似文献   

4.
张新知  关心 《收藏》2012,(5):140-145
十七、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也称"第二次上海事变"。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八一三"事变是以日本海军为主力,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又调集陆军主力部队增援为主。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为激励侵华日军士气,特意由日本造币局泉友会设计铸造了一种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以"褒奖"参加"八一三"事变的日本海军官兵,并与前面陆军版纪念章配套,盛放在方形盒中(图17)。  相似文献   

5.
方继孝 《收藏》2012,(3):140-143
十七、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也称"第二次上海事变"。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八一三"事变是以日本海军为主力,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又调集陆军主力部队增援为主。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为激励侵华日军士气,特意由日本造币局泉友会设...  相似文献   

6.
李乔 《收藏》2008,(7):148-149
王向远教授写了一本关于日寇侵华史的《“笔部队”和侵华战争》。读了以后,脑子里产生了一个深刻印象:原来日本鬼子是分为武鬼子和文鬼子的。这文鬼子,就是所谓“笔部队”。而“笔部队”就是由日本文化人为其成员,以笔作枪的侵华部队。“笔部队”跟随日军的作战部队行动,有的“笔部队”成员本身就是士兵,是一手挥刀、一手执笔的日本鬼子。  相似文献   

7.
吉普车     
单留 《集邮博览》2013,(12):64-67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开始在亚洲和欧洲蔓延。美国深感不可避免地要被卷入这场战争,军方急于寻找一种小型、快速,能在各种地形越野的军用多用途车辆,1940年6月美国陆军向全国各汽车厂招标。军方对这种多用途车辆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郭亮 《收藏》2011,(5):80-83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寇攻占苏州,民间藏书大量散出,当时郑振铎先生不顾生命安危,为国家抢购已湮没了300多年的"国宝"一《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而作为最后一任收藏"国宝"的收藏家丁祖荫亦随之显山露水,他的缃素楼藏书因之成为藏家的猎物。  相似文献   

9.
李云兵 《收藏》2008,(11):129-130
1894年“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此,日本侵华野心日趋膨胀。1927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东北地区,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0.
旅顺口(2005-10-4)不仅风景秀丽,还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因为这里保留着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遗迹。笔因从事极限集邮,收集到日本侵华时期印制的旅顺口明信片30张,画面上留下了血迹斑斑的史实,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铁证。现对其中部分内容作些介绍,以期有助于我们不忘国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