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因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理论,文章利用归因理论深入分析各种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专业课中实施教学不理想的原因,并对归因理论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归因理论应用讨论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的理论,就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归因过程的研究,称狭义的归因理论;二是对归因效果的研究,称广义的归因理论.对归因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人们的行为动机,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本文仅就教育心理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谈一下教师如何通过归因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的理论,就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归因过程的研究,称狭义的归因理论;二是对归因效果的研究,称广义的归因理论。对归因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人们的行为动机,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本文仅就教育心理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谈一下教师如何通过归因正确引导学生行为,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一、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韦纳(B.Weiner)是美国著名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在有关归因和动机  相似文献   

4.
归因理论分析了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归因理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全面把握学生的归因特点,并善于运用相关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做出恰当的归因。正确运用归因理论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归因主要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信息和线索,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推断行为产生的原因。归因理论是在归因的基础上,对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论的理论。所以,归因理论可以将人们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为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判断人们的行为特点。在归因领域中逐渐衍生了推理归因、协变归因以及成败归因等理论,本文将对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进行比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一、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研究  相似文献   

6.
归因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罗斯和安德鲁斯共同研究而形成的 ,它是一种建立在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人们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在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教育工作者能否对教育行为的成功或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能否正确运用归因理论为自己的教育活动服务 ,往往对整个教育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有 :第一 ,心理活动的归因 ,研究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第二 ,行为的归因 ,根据行为和结果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因果推论 ;第三 ,期望和预测 ,即从过去的一定…  相似文献   

7.
维纳归因理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纳归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与正确的学习归因是密不可分的;认真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归因的因素,帮助学生正确归因,促进其有效学习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归因理论的内涵 归因,就是对行为原因的知觉,对原因的分析.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断的理论. 维纳的归因理论的核心是四个归因元素(个人能力,个人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三个归因维度(外源,稳定性,控制性),两者的关系及与归因后的期望、情感等心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师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归因是对自己或对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归因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经验的重建.从韦纳的归因理论入手,分析其在教师反思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教师反思中的归因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归因理论的相关理论成果,分析了个体行为的认知基础,提出了个体行为的完全归因概念并分析其要素与过程.为增进个体行为的完整性和应用性,进一步给出了个体行为完整归因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个体行为在时空环境的连续性以及心智环境的复杂性,并将归因的推断与归因效果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个体行为的归因认知过程进行了完整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