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芳  周鼎 《传媒》2023,(22):69-70+72
随着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重塑,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成为广大用户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的首选渠道。从个体创作到MCN运营,“非遗”类短视频正加速步入众创时代。本文通过阐释“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和价值,针对当前“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提出其在文化和商业维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微服务架构已逐渐成为当下主流的软件开发架构,文章旨在对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进行应用研究。【方法】通过对API网关的改造实现微服务架构下的移动应用网关设计与实现。【结果】利用应用网关的开放能力实现与新华社移动办公平台的功能对接,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提供系统能力。【结论】以应用网关为基础,进一步扩充移动网关对外服务开放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更多优质移动端应用,为新华社“十四五”建设提供移动端助力。  相似文献   

3.
张瑞 《传媒》2016,(16):87-89
自媒体时代,网红传播具有风格泛娱乐化、内容生产全网民化、传播跨平台化的特点。它也存在生命力不足,营销方式有待改善,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采用加强产品与网红气质的融合以打造品牌,加强网红品牌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度,打造网红传播的多元着力点等策略来提升其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网络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银发网红”。乡村“银发网红”发布的短视频中呈现了多重乡村形象,对乡村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也存在良莠不齐、内容雷同、刻意传播乡村负面形象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乡村“银发网红”视频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平台现已成为非遗活态传播的重要阵地,MCN机构以策展人的角色完成内容生产、多元策划及商业变现的过程,逐渐演变成以非遗传承人为本的多主体参与的策展生态。但非遗MCN的传播实践存在着内在缺陷与现实困境,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量逻辑从根本上支配了MCN的内容生产,非遗账号出现头尾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非遗MCN要根植于文化内涵,建立策展内容的管理机制,实现“技术-文化”的逻辑自洽,以实现非遗短视频传播与MCN合理化建设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的主体角色不断丰富,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到网络节目主播、自媒体人、草根主持人、网红主播等。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主持传播主体也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变化与需求入手,通过对"知识网红"在名片效应与人格魅力、信息整合与知识垂直细分化、内容深耕与产出的延续性方面的优势梳理,得出"内容+服务"模式、"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化运营"、"知识网红"的产业化发展将成为互联网"下半场"主持传播新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知识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中的角色定位,理清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主体的职业概念和行业属性,拓宽主持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我国短视频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占据优势,【方法】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出海”面临的问题(如语言交流问题、平台算法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声纹识别及复刻技术的应用,以及两项智能技术在短视频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形式及效果。【结果】研究发现,该技术可大幅提升译配内容的感染力和传播温度,使各平台更加容易地进行内容分析,方便国家安全部门进行敏感词捕捉,从而可以有效推动短视频的国际传播。【结论】因此,推动声纹识别及复刻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短视频“出海”。  相似文献   

8.
【目的】文章讨论大数据时代影视媒体传播的智能化转型,充分彰显人工智能在影视媒体传播领域的巨大功能,推动其在影视媒体传播中的普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介绍人工智能的特点,分析大数据时代影视媒体传播的现状。【结果】大数据生态下影视媒体的转型面临诸多困境,包括缺乏互联网思维的理念和媒体传播模式比较单一。【结论】当前影视媒体传播的智能化的转型,需要从六个方面做起,即创作AI技术的影视作品、打造智能化影视产业链、建设大型影视媒体集团、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形成多元化文化圈层、凝聚优秀的智媒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融媒体媒介生态下,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媒介融合趋势,对传统传播语境下主持人的身份存在造成影响,引发了播音主持人的角色困境问题。【方法】本文将从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主持人要求以及受众需求的对比中,探究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角色困境,进而立足于融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来对主持人的转型策略进行探究。【结果】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可以通过提升播音主持功底、掌握跨平台主持能力以及塑造亲民形象的策略来让自己在融媒体传播生态下保持竞争力。【结论】主持人的角色转型问题,能够通过掌握跨平台工作技能以及打造个人IP形象等途径来实现能力升级,进而突破困境,保持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武琦  卢婷婷 《视听》2023,(3):10-13
智媒时代,全媒体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数字化、传播过程交互化、传播媒介多元化的特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通过新媒体运营方式进行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非遗文化内涵缺失、非遗集群参与度不足、非遗主体代际失衡、非遗传播渠道单一、非遗短视频商业化严重的窘境。为应对这些挑战,传播主体应建立非遗品牌,扩大其传播影响力;打造特色非遗IP,强化数字化非遗传播;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跨界合作,助力非遗“破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传媒的创新策略与突破路径,分析电视传媒如何适应技术革新、受众行为变化和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以保持其在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多个电视传媒创新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技术革新、内容创新和平台整合的实践探讨,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深入探索电视传媒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结果】研究发现,电视传媒机构正通过技术革新(如互联网、AI和物联网的融合)、内容创新(包括定制化内容和交互式节目)和平台整合(涉及多平台传播和社交网络整合),来适应受众行为的变迁和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同时,电视传媒也面临着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的新挑战。【结论】电视传媒在融媒体时代需采取多元化的创新策略,包括技术升级、内容和平台创新,以及对法律法规和伦理挑战的适应。通过这些策略,电视传媒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保持其在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的洋网红短视频有利于建构并传播良好的中国乡村形象。作为典型的短视频案例,洋网红运营的抖音“rose”通过画面与内容向世界呈现了正向的中国乡村形象。洋网红短视频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本文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洋网红“rose”短视频如何建构中国乡村形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非遗传播的整体格局,形成了以短视频技术和商业优势为主导的新媒体场域。新场域对我国非遗的整体生态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也由此产生了不利于非遗发展的一些问题。在新的局面下,我们需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转化创新路径,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从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提炼、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创新、媒介事件的策划传播、政府职能的优化发挥,以及非遗短视频海外传播力与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短视频的优势,克服和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非遗的整体保护水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林加 《中国编辑》2023,(5):98-103
技术的迭代推动非遗传播方式的变革,特别是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非遗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契机。短视频打破非遗传播的地域性,降低非遗传播和宣传的成本,推动非遗向市场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化。从非遗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期待来看,短视频在传播非遗过程中还存在项目宣传不均衡、引导认知有偏差、服务民众有差距等问题。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协调多元力量同行,打造文化名片、服务乡村振兴,沉淀非遗影像资源、服务非遗教育,实现非遗传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  相似文献   

15.
张莹莹 《今传媒》2021,29(4):21-2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抖音APP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通过抖音APP获取信息、记录生活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潮流。本文以抖音短视频的传播特征为出发点,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其爆红原因,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科普传播方式的革新势在必行,为探讨更为高效的科普传播策略,有必要对科普受众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文章通过引入拉斯韦尔的5W理论,将其应用到信息接收方式的分析中,综述了新媒体时代下老年、中年和青少年信息偏好、阅读方式和接收途径的差异,并基于这些不同提出了优化科普创作品质和传播效率的建议。【结果】老年人群阅读时间相对充足,对生活类、健康类科普内容尤其偏好;中年人群更偏好利用碎片时间并对专业性科普内容有更高的需求;青少年更多利用闲暇时间在移动端获取信息,对新颖题材和形式更关注。【结论】在创作科普作品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行为特点和信息接收习惯,针对不同的新媒介提出优化科普信息的内容呈现方式和传播手段,为打造个性化优质科普传媒品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洋 《传媒》2020,(10):57-59
短视频以平等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冷科学”传播提供了新动能。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抖音科普“网红”之路的分析研究,探讨短视频生态下“冷科学”传播的突破创新,提出“冷科学”传播的新理念、新范式、新模式,为社交媒体时代促进科学传播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8.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北宜昌开展城市形象爆款作品评选为例,深入分析地方媒体记者、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致力于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从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发展,短视频在非遗领域的应用激活了非遗传播传承的内生动力,为非遗产业发展注入强势动能。柳州螺蛳粉乘着短视频的东风火爆全网,为其非遗技艺内涵的传播奠定了流量基础,也为非遗短视频研究提供了丰富例证。本文以柳州螺蛳粉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非遗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非遗文化本真流失、社会群落关注度低、传播主体水平参差问题并分析本质成因,进而提出短视频赋能非遗传播的文化进路,以提升非遗的传播力、影响力,赓续其文化传承和集体记忆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移动阅读时代下用户的阅读习惯、偏好以及对数字出版内容和形式的需求,致力于提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出版用户体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用户在移动阅读中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洞察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结果】用户在移动阅读时代更注重阅读的便捷性和个性化,并对数字出版的互动性和视觉表现提出了更高要求。【结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出版的用户体验需求在不断变化,尤其强调阅读的便捷性、个性化、互动性和视觉效果,数字出版行业应针对这些需求进行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