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茹志鹃1958年发表于陕西《延河》杂志的短篇小说《百合花》,在其时大陆引自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加以植培的文艺创作思潮及方法广泛延传而又于同年被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结合"方针所取代的"文学场域"中,似乎显得不合时流。小说于1958年初春完稿后,茹志鹃曾向《解放军文艺》及其他刊物致稿,但  相似文献   

2.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名篇《百合花》通过护送女创作员、借被子、以生命保护群众等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年轻、高大、英俊、高尚的通讯员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美好、光辉的典型形象。作品充分展示了创作员、新媳妇与青年战士之间深切感人的同志友谊,军民深情,人间挚爱。那美丽、崇高的人物形象,那美好、真挚的人间情爱,恰如新媳妇献出的新婚棉被上那洁白、美丽的百合花一般,交汇成感人至深的美与爱的颂歌。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写小说出了名后,不少人都羡慕她有个当作家的妈妈,于是纷纷写信给茹志鹃,请她谈谈是怎样培养王安忆的。到底有没有写作要诀可以祖传秘授呢?当然没有。为此,茹志鹃只好在各种场合反反复复地说明她培养不了作家;否则,她一定把她的三个孩子都培养成作家,而不是只培养一个。  相似文献   

4.
茹志鹃的小说创作,体现其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优势,她以女性的眼光观察世界,细腻地展现了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心灵历程和情感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出了一系列栩栩动人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用花的名字来命名的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既符合当时的战争文化的意识形态,又融入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其细节描写、诗意风格倍受文学批评家的青睐.茹志鹃用女性作家独有的明朗秀丽的审美直觉,采用浪漫主义田园抒情的形式,对战争文化既有反叛、又有承袭,可以说小说<百合花>是短篇小说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写了个六千多字的短篇小说——《“旱鬼”的葬礼》。这是我的成名作,也是我少年小说创作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意识流技巧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 2 0世纪的英国作家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特色是极为鲜明的 ,如情节淡化、象征技巧的运用等。本文着重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的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8.
喜剧短篇小说是左琴科喜剧艺术的杰作,也是最能引起非议的。因此,揭示喜剧短篇小说自身所蕴涵的可笑与严肃的统一,无异于给左琴科喜剧艺术世界的完整性添上最强音。左琴科演绎的是一场亦庄亦谐的假面游戏,他的喜剧小说艺术世界是可笑与严肃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9.
“从微笑到沉思”,是著名评论家黄秋耘对茹志鹃小说创作道路的精辟概括。这种风格的变化,也突出地表现在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前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单纯、善良、完美,有理想化倾向,反映的主题比较单一;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则显得复杂、丰富、真实,歌颂与鞭挞辩证地统一,反映了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茹志鹃在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的运用上,则体现了其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优势,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曾刊于1985年6月《人民文学》的小说《百合花》,谁读了谁说好。作者是著名作家茹志鹃,她别的一些小说也脍炙人口,令人爱不忍释。她小说之所以写得好,得益于读书功夫深,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在茹志鹃的书室里,挂则条幅,赫然写着"煮书"二字,道出了她读书的情怀与方法。"煮书"靠的是"火候"。需要有高度的热情和持久的毅力,用心读,下工夫读,要读到家,品出"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