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并提问:什么人之间才称“亲人”?“亲人”之间应怎样相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提问:通过预习时观察图画和自学课文,谁能说一下,本课是谁称谁为自己的“亲人”? 二、指导看图。 1.要求学生抓住主要部分(人物)进行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边观察边思考。  相似文献   

2.
教学重点、难点: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图画的内容,能根据图画想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读好人物对话,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奶奶的感激之情;体会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及邻里之间的亲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预设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设置悬念1.师:同学们,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亲人”。(有血缘关系的,有亲戚关系的,有救命之恩的……)2.揭题:亲人(齐读课题)师设疑: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激起情感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2.不懂的地方同桌交流或向老师、同学请教。3.全班交流。课文…  相似文献   

3.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是人们交流思想、研究事物广泛运用的方法。教师的课堂提问,在于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手段是很值得研究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新授《再见了,亲人!》时问:“‘再见了,亲人!’这话是谁说的?从课文中找出根  相似文献   

4.
一、以标题设疑,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开始,教师板书课题后立刻设疑:你见到了课题,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①“你们”是指谁?②他们想了些什么?③为什么说他们想错了,错在哪里?④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说的?⑤“你们想错了”这个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弄清标题的来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①  相似文献   

5.
一、激活积淀——在"接受"中实现语言的再积累[教学片段一]教学内容:揭题质疑后学生初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引导对有关课题的理解。师:读了课文以后谁再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6.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1.揭题:(出示大象图片),谁能说说这头大象的形状?(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要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重量?(称象)2.读了课题你有些什么问题?(谁称象?用什么办法称象?称象结果怎样?)3.学生初读课文,简要回答以上三个问题。4.初知课文内容: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二、紧扣内容明思路1.学生再读课文,分清自然段。  相似文献   

7.
第一册《小猫种鱼》是一篇童话体裁的看图学文。课文由五幅图和三段文字组成,『种鱼』是课题的中心词,即题眼,它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眼,寻因探果,明确旨意,使学生受到一次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一、紧扣『种鱼』,整体感知教师谈话引入新课后,让学生看拼音读课文,进行堂上预习。紧扣课题,设计下列问题,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①『种鱼』是什么意思?②课文写的是谁种鱼?③鱼能种吗?④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呢?第④个问,暂不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探究课文。  相似文献   

8.
先看一则教例:《苏东坡改对联》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生:苏东坡是谁?生:对联是什么?生: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生:苏东坡原来写的是什么对联?生:他改对联的结果怎么样?生:这两幅对联什么意思?(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梳理板书。)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开始!(学生读书)接下来,教师就黑板上的问题回到课文朗读材料,学生一作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相互补充,解决了所有的号,教师颌首点头,一切都在教学设想之中,一篇课文就这学完了。以上“质疑问难”的教学片段我们都很熟悉,目前我们些教师所谓的“质疑问…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已成为时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这种改变如果只是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只能在原地打转,这与课改的初衷是相悖的. 话题一:我们的课堂离儿童的已知世界有多远? [案例] 教师板书课题《三袋麦子》后,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大家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小问号?—下面小手如林."这三袋麦子是谁的?""三袋麦子都送给了谁呢?""他们得到麦子后分别是怎样做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教师一一肯定学生爱动脑筋后,转向下一教学环节:"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0.
徐锡举 《江苏教育》2000,(11):29-29
一位教师教学《学棋》这篇课文,先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谁向谁学棋的?”“他是怎样学棋的?”……然后指导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最后练习复述课文:教学过程程式化,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一、默读与思考同步 ,感知语言内涵“大纲”要求重视默读 ,从二年级开始要学会默读 ,随着年级的升高 ,默读要做到有一定的速度 ,还要学会边默读边思考。我们知道 ,一篇文章的信息很多 ,有的是重要的、关键的 ,有的是枝节的 ,无足轻重的。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边读边想 ,进行有效地取舍 ,把重要的信息收入记忆库中。如教学《不懂就要问》一文时 ,教师可开门见山 ,据题提问 :课文讲谁不懂 ?不懂什么 ?要问谁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让学生带着问题 ,借助拼音默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划划圈圈 ,边读边想 ,初步感知了课文 ,…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语文教师不能只讲书,而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很多课文的内容,教师是很难讲出来的,只能引导学生逐步地阅读、思索,品味课文。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它具体地叙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时,在火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课文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代表,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而那种和亲人离别时依依难舍的感情,又有谁能讲得清楚呢?文章开头一句“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只要用热情的语气一读,就能使人热血沸腾,情感倍增,对朝鲜老妈妈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能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讲《美丽的草原》、草草读了一遍课文,教师问:美丽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是美丽的!再问:草原上有什么?答:草、鲜花、羊群……几分钟就把课文讲完了。接下来,教师问:谁能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于是,有学生上黑板画画;又问谁能用歌声把它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生乐意问的基础上要提高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教师需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善于提问。一、抓住课题引导质疑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创造条件来导入新课,在课题中巧妙地启发学生寻找疑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时,揭示课题之后,便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思考随即生疑:为什么这个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的这个实验?这是一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新课,紧扣“奇”字 (一)揭题 1.同学们,归类识字(一)第一课告诉我们安徽省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谁知道是哪一座山?(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黄山) 2.紧扣课题再提问:“奇石”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后,提问:“奇石”可不可以换个词来说,怎么说好呢? (二)释题提问:看了课题,同学们,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学生读懂课文的首要标志是阅读课文后能大体说出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材编排时课后练习一题都是从这一要求出发设计的。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第一册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后一题有三问:谁在雪地里画画?它们都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三问就集中体现了大纲、教材对一年级学生读懂课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拨叶见山。有些课文的题目语义含蓄深刻,学生往往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理解了表层意思就以为懂了。如果教师能出乎意料地拨开障碍学生思维的叶,就能使学生看见体现课文深层含义的泰山。如教师问:“课文题目是《窦娥冤》,那么窦娥冤在哪里呢?”不少学生轻轻一笑:“还不是冤在被杀?”教师:“窦娥有四大冤,她含冤被杀只是其中的一个,大家读课文,看谁能把另外三个也找出来。”教师的点拨出乎学生的意料,去掉障目之叶后,学生思考的视野开阔了。最后概括出四大冤:一冤被父亲当作抵债之物到蔡家当了童养媳;二冤由蔡婆作  相似文献   

18.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课题是文章内容和主旨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课文的“眼睛”,也是指引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和探究的切入口。但是,不少教师却忽了它的价值,对课题的处理无非是读题、释题、疑,然后就进入课文阅读。其实,课题是一个潜的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巧加处理,就“巧”出一片新天地。一、巧用课题1.扩展课题,把握整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是《飞机遇险的时候》(板书)。大家一起来读一这个课题。(生齐读)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相似文献   

19.
一位三年级语文教师讲《葡萄沟》一课时,是这样指导学生用“有名”一词造句的。教师问:“有名”一词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有名”的意思是出了名,大家都知道。教师问:课文中是说什么有名? 学生答;课文中是说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干有名。教师随即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中国地图轮廓,并在上面标出吐鲁番的位置。然后问:我国还有哪些水果有名?  相似文献   

20.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并齐读课题。 2.提问: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谁知道孙中山是什么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孙中山先生。)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注意长句和问句的读法。思考:这一课讲了孙中山的一件什么事?(读后互相评议,及时纠正出错的字音,然后回答问题。) 3.出示生字词卡片,强化生字认读,以使学生牢固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