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颌面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4例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片、全景片。结果治疗6个月后,安氏Ⅲ类错[牙合]改善,上颌骨向前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后牙中性关系。结论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牙合]采用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可得到有效矫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在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具有生长潜力的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的青少年患者,在用方丝弓矫治器整平牙弓排齐牙齿后,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深覆伴下颌后缩。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4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患者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咬合良好,面型明显改善。结论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龋病是牙体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我科门诊于1995-11~1996-12牙体病治疗中,第二磨牙患龋率较高,本组对第二磨牙双侧对称性龋齿86例172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本组86例(男50例、女36例)172牙:年龄18—60岁,龋损程度:Ⅱ度龋25例,占29.06%,Ⅱ度龋54例,占62.29%;Ⅲ度龋21例,占24.41%.远中颈部龋52例,占60.46%,远中(牙合)颈部34例,占39.53%,不颌61例,占70.93%,上颌25例,占29.06%,第三度磨牙  相似文献   

4.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拔牙病例的疗效,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年轻恒牙(牙合)安氏Ⅱ'错采用拔除4)/(4 4)/(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13.4岁,平均矫治时间24.5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5.5°±2.1°改正为3.1°±1.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60.5°±5.6°改变为77°±5.8°,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BO距离由(6.5±2.3)mm改为(3.1±1.1)mm.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牙合),临床效果良好,椅旁操作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六龄牙是在第二乳磨牙后面直接萌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因为它在六岁左右萌出,所以称它为六龄牙。 正常情况下,六龄牙的牙冠最大,牙尖最多,咀嚼面积最大。咀嚼时,六龄牙所承担的咬合力也最大,是口内咀嚼功能最强的牙齿。此外,六龄牙位于牙弓中段,是比较恒定而不容易错位的牙齿,对于保持上、下牙弓间的正常咬合关系和维持面部1/3部分的高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六龄牙称为  相似文献   

6.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拔牙病例的疗效,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年轻恒牙(牙合)安氏Ⅱ'错采用拔除4)/(4 4)/(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13.4岁,平均矫治时间24.5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5.5°±2.1°改正为3.1°±1.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60.5°±5.6°改变为77°±5.8°,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BO距离由(6.5±2.3)mm改为(3.1±1.1)mm.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牙合),临床效果良好,椅旁操作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笔纬傻拇硌篮匣胃鞑幌嗤?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外形、口腔健康状况、错牙合畸形的类型等综合考虑,因人而宜制定出最符合患者的矫治计划。力求获得个体最佳矫治效果。下切牙缺失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矫治体会恰雅@徐晓梅$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四川泸州646000  相似文献   

8.
双阻板矫治器功能矫形力与磁力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研究双阻板矫治器加与不加磁力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矫治疗程的影响,来试图证实磁力与肌力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临床收治处于生长发育期Ⅱ类Ⅰ分类功能性下颌后缩患18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9人,A组单纯用双阻板矫治器矫治,B组在双阻板矫治器的导斜面上安放适当规格的稀土永磁体,记录每例患达到稳定的磨牙中性关系时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两组病例面型均获得明显改善,磨牙Ⅱ类关系纠正,咬合关系好,咬合稳定,A组平均疗程为9.6月,B组平均疗程为7.4月,B组比A组平均疗程缩短2.2月,t检验,差异有显性。结论 双阻板矫治器所产生的功能矫形力与磁体产生的磁力能产生协同作用,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生,先后生长两口牙齿,即乳牙和恒牙。儿童从6岁开始,乳前牙开始脱落,第一恒磨牙(六龄牙)萌出,之后,上下颌的乳牙逐渐为恒牙所替换,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代替。这段时期称为儿童换牙期。此期的保健关系到孩子成人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因此,这一时期家长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家长要注意孩子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儿童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乳牙应脱落而不脱落称乳牙滞留,其后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的内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一生中有乳牙和恒牙的交替。乳牙在出生后4~8个月开始萌出,到两岁左右出齐,共20个。大约在6岁后,乳牙逐渐脱落,陆续换上恒牙。一般到25岁左右恒牙才全部出齐,共32个。从唇系带开始由中线往外侧,切牙(门牙)2个、尖牙(犬牙)1个、双尖牙(前磨牙)2个、磨牙(臼齿)3个。第3磨牙(臼齿)萌出较晚,也有终生不长的。在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牙齿,一般为28个。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牙齿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常见病。龋齿大都发生在牙齿的窝、沟(如图Ⅰ)和两牙相连的面上。我国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一般在50%以上,临床上把龋齿分为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大连开发区 32所幼儿园 2 128名 3-6岁幼儿进行了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卫生部的标准,按年龄分为四组.调查结果显示: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易感 牙位依次为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上颌乳中切、乳侧切、乳磨牙下颌乳切牙.平均 患龋率为81.16. 乳牙早失不但给幼儿进食带来不便,而且直接影响恒牙发育.我们建议窝沟封闭不 但要对六龄齿,而且要从乳磨牙做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II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II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市中小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6~15岁学生中整群抽样调查,按Angle错分类法进行统计。结果:受检学生6 357人中错畸形患病率为41.53%;牙列拥挤、深覆合、上颌前突等为其主要表现。结论:错畸形不仅引起咀嚼紊乱,而且影响面部美观,对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开展普查防治,可改善学生口腔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6.
<正> 问:我的孩子现在5岁,已经开始换牙。请问孩子在换牙期需要洼意什么?答:孩子在换牙期,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注意观察,如定时察看孩子口腔内有无畸形牙二,到期该换的牙齿是否按期萌出,邻近未萌出的牙齿有无倾斜、移位等。如果发现疑点,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只须拍一张口腔全景 X 线片,就能了解到所有牙齿的位置情况,并作出相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护理工作的效果,本研究选择错牙合畸形病患者5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别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中,18例护理效果良好,有效率为72%,而试验组仅1例无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口腔正畸患者来说,只有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才能够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强化治疗效果,从而可以使患者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城区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现状,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市辖三区按比例随机整群抽取20所幼儿园,对园内所有5岁儿童1310名进行口腔龋齿检查。结果:城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50.2%,男性患龋率47.6%,女性患龋率53.3%,男女之间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x^2=4.27,P〈0.05);乳牙龋均2.24;2936颗龋齿最多分布在上颌两侧的中切牙。其次是下颌两侧的第一、二位乳磨牙,以后依次为上颌两侧的侧切牙、第一、二位乳磨牙;龋齿充填率5.32%。结论:城区5岁儿童的患龋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2004—2010中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9.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拔牙病例的疗效 ,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 2 5例年轻恒牙安氏Ⅱ’错采用拔除 4 44 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 2 5例患者平均年龄 1 3 .4岁 ,平均矫治时间 2 4 .5个月 ,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 ,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 ,尖窝关系良好 ,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 5 .5°± 2 .1°改正为 3 .1°± 1 .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 60 .5°± 5 .6°改变为 77°± 5 .8° ,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 -BO距离由 (6 .5± 2 .3)mm改为 (3 .1± 1 .1 )mm。结论 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 ,临床效果良好 ,椅旁操作时间短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3例乳牙外伤,致36颗恒牙胚萌出及发育畸形分析表明:①致畸形的恒牙胚中,以中切牙最多见,侧切牙次之,尖牙最少。②恒牙胚畸形的程度及数目,除与外伤程度成正比关系外,4—6岁期外伤,致畸形程度最严重,且数目最多。③畸形的特点为,扭转、低位、矢状水平位及根短或弯曲。④采用活动或固定矫治方法,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