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公共危机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原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其变化方向、后果等常常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而一些重大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往往涉及市场、环境、社会道德、法律、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容易引发广泛的讨论并形成舆论焦点,需要及时应对。公益广告是谋求公众利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主要途径。如何发挥公益广告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引导功能,是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现代新闻采访新问题探索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分两类: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性事件。非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人们预知的,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事件;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我们的新闻媒体之所以如此重视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一是因为重大突发事件关系重大,二...  相似文献   

3.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如何利用媒体微博在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以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案例,研究"@央视新闻"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微博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对风险、引导舆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其不可预见性和轰动性而被公众广泛关注。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是否及时、准确、客观,往往是衡量一家媒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那么,地方电视媒体应该如何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呢?  相似文献   

5.
郭秦 《新闻知识》2004,(8):27-28
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是提高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最近,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对2002年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进行了调查,发现凡是主流媒体及时、充分报道的重大突发性事件,都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起到了有效控制谣言,维护  相似文献   

6.
(四)对突发性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由于它涉及面广,影响大,而且敏感性强,要正确处理其宣传报道,还必须掌握好如下几个关系:(l)掌握好时间性与时宜性的关系。一般地说,对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时效就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要新这一原则,对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广大读者的渴求。比如,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波及京津一带。新华社在当天就发出这一突发性重大事件的消息。由于这个报道及时,当时解除了震区和波及地区许多群众的猜测和不安的心情。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对突发性…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怎样报道,是新闻摄影界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历来是新闻的尖端题材。近年来,文字、广播、电视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较之过去及时多了,几乎事事必报,也放得开。而新闻照片往往空缺,或者迟滞,或者呈现“围点打援”、半遮半露现象,造成不真实之感。新闻摄影应加速和促进自身改革,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真相,为社会稳定、人民安宁、鼓舞斗志发挥更大的作用。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关键是要破除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暴露社会阴暗面,使人灰心泄气”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三) 对突发性事件,尤其是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由于它涉及面广,影响大,而且敏感性强,要正确处理其宣传报道,还必须掌握好如下几个关系: (1)掌握好时间性与时宜性的关系。一般地说,对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报道,时效就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要新这一原则,对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广大读者的渴求。比如,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波及京津一带。新华社在当天就发出这一突发性重大事件的消息。由于这个报道及时,当时解除了震区和波及地区许多群众的猜测和不安的心情。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对突发性事件报道加强时效性,又是新闻传播竞争的一个迫切要求。难怪有的同行说:“影响较大的事件突然发生时,及时发出消息,即使文字不讲究,也是一条‘鲜鱼’;如果慢三拍,即使有头有尾,鳞鳍俱全,也是一条‘臭鱼’没人要的。”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社会事件、恶性事件、重大灾难性事件(如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等。做好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局以及形象和稳定工作,关系到新闻媒体的信誉。同时,因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料性,没有从容应对的时间,这更给我们准确、全面地搞好报道造成了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经历了年初的特大雪灾、5月的汶川大地震等天灾.面对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我国的新闻媒体都给予高度关注.在大量的表现手法之中,公益广告作为一朵奇葩再次绽放. 然而,笔者发现这些公益广告大多将焦点放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全民拯救的行动上和全民团结的思想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灾害主题公益广告社会背景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对公益广告在防灾减灾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重点研究近几年我国灾害主题公益广告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灾害主题公益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广告工作者的关注,提升公益广告的设计制作水平,进一步发挥公益广告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摄影实践和研究中,常常涉及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视觉冲击力等问题。但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重大新闻和突发性新闻事件,视觉冲击力应如何理解,却未见有较为确切的说法。本文试图就此两个问题作一点探讨。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摄影的价值所谓重大新闻事件是指对人类社会、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历来是人们视线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报道题材。这是因为:(一)重大新闻与突发性新闻事件紧贴历史本质和社会发展主流,蕴含的信息量高,新闻价值大。新…  相似文献   

13.
罗俊  曾振华 《东南传播》2011,(11):114-115
事件营销作为一种高效的市场推广手段,日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公益广告与事件营销的结合可谓天作之合。本文从事件营销中公益广告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公益广告嫁接于事件营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事件营销中公益广告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危机事件中的自媒体及其传播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危急公众生存与生活以及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大紧急事件和灾难事件.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频发重大公共危机.从南方雪灾、西藏拉萨打砸抢事件到汶川地震等等,这些事件无不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事态演变迅速,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冲击,对整个社会的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形成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一、审慎对待突发事件,进行客观准确的报道,是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前提条件 面对突发性、敏感性事件,媒体必须审慎,要全面了解事件真相,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严格进行多层把关,不能一味追求报道时效,轻信有关环节,导致造成重大差错的严重后果.2003年5月1日1时许,本报的一版清样上出现<温州发现"非典"疑似病例/我市对38名同机的乐清人采取紧急措施>一文.  相似文献   

16.
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本文结合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特点和媒介的职能,简要阐述了地方电视媒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交流     
在《"台州广电杯"重大突发事件与媒体的应对策略征文》专栏里,继续选发几篇来稿。《突发性事件公开报道: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元素》一文论述了公开报道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与展示国家形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怎样报道,是新闻摄影界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重大突发性事件,历来是新闻的尖端题材。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较之过去及时多了,几乎事事必报,也较放得开了。而新闻照片往往空缺、迟滞,或者“围点打援”、半遮半露,造成不真实之感。新闻摄影应加速和促进自身改革,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真相,为社会稳定、人民安宁、鼓舞斗志发挥更大的作用。报道社会恶性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关键是要破除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暴露社会阴暗面,使人灰心泄气”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有的是不可抗拒的,如地震、水灾、旱灾、风灾等;有的是难以避免的,如车祸、失火、暴乱、抢劫等。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东方国家有,西方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落后国家有,发达国家也有。这些新闻,有的是大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一场由墨西哥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在这样一个全球都为之恐慌的疫情面前,新闻媒体在控制和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扮演着不客忽视的角色.本文拟从制约媒体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因素,媒体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媒体在报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有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媒体的角色把握及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危机主要形成于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事件在发生前的隐蔽性,如: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安全事故和灾难事故、公共管理和社会治安类突发事件等。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使我们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应对方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带来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形成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