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一下"     
刘维芳 《家长》2013,(12):16-16
他的“等一下”曾让自己自以为是地尝到甜头,而我们的“等一下”又让他尝了尝苦头。孩子虽小,但也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因而这招“等一下”教育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然就是管用的了。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亘古不变的开场白,反映出教学的程式化,折射出执教者按部就班的“冷漠”和“严谨”。以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字艺术魅力为己任的语文课尚且如此,实在有损于语文教育之初衷——帮助孩子热爱、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3.
教《寡人之于国也》时,我们会碰到…-个有趣的问题:孟子描述战场,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填然”文下注解是:“填,拟声词,模拟鼓声。”这很让人费解:“填”是模拟鼓声的,根据拟声词以音记音的特点,它所模拟的声响应该是“填填”的声音,可是,鼓声怎么会“填填”作响呢?  相似文献   

4.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玩中摄取快乐种子,并将其撒播在他们经过的每一隅,这种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我们会被这种力量所折服。孩子沉浸在这种快乐之中。其潜力也会得到挖掘,促使其快乐地、毫无压力、轻松自如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完好无损地保留孩子的这种天性,还原其本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更有效地投入到趣味丛生的小学科学的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5.
《江西教育》2009,(9):43-43
据邢宇皓在《光明日报》撰文介绍,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在“2009全国儿童文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言说:“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条黄金定律。儿童阅读的首要之义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爱上图书、爱上阅读。脱离了孩子年龄特征的儿童读物.孩子们看不懂,也没兴趣.反而会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害怕甚至是厌烦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的首要特点在于其本质是“育人”.以教育人、培养人为神圣职责。哲学家罗素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必备的品质是爱他的孩子.而爱他的可靠征兆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爱学生.把学生当做目的.教师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探索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7.
季红 《家长》2013,(8):16-18
1.尊重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感受事物的方式,玩耍的方式,思维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享受的方式,正是这些特性定义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个性倾向,如某些方面发育迟缓,或者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就使用诸如“笨”“不乖”“又错了”之类的词汇。尊重孩子,就应尊重这种差异,而不是将其看成麻烦和包袱,简单消灭之而后快。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培养和塑造孩子的良好个性。  相似文献   

8.
巴述丽 《家长》2013,(8):14-16
“慢养”可以让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结果,哪个父母不想看到呢?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是的,养孩子也是如此,成长是缓慢的,是顺应自然的事情。所以,父母要不时提醒自己:“对待孩子,慢一点儿,慢慢来。”  相似文献   

9.
张欣 《宁夏教育》2013,(5):73-74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听到和看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斥责、威胁或哄骗、利诱多于鼓励和赞赏,即便是鼓励有时也表现出“瞎鼓励”,为鼓励而鼓励,缺乏度的把握和科学的方法,以致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わりに(は)”从语法意义上说,表示逆接,可以解释为“虽然……但是……”,但其在构句时,则带有一定的句式特征,从而将它与其他语法意义相似的句型区分开来。本文拟从基本义的角度、前接词的词性特征的角度、前后项是否为同一主体的角度及语感特征的角度来阐述“-わりに(は)”的句式特征:其前接词可以量化,强调前后项成反比关系;前后项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不同主体;体现差距感。  相似文献   

11.
“爱劳动”主题活动是在我园今年五月份大型教研活动“擦亮石泉.美化环境”中产生的小班主题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我全面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许许多多他们喜爱的活动.为“爱劳动”主题活动服务.在活动中让两三岁的孩子逐步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使他们懂得劳动是光荣的.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教委日前下发通知,决定自2009年起,停止对初中毕业生中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学科类特长生加分。笔者不禁为这一招生新政叫好。 最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在中高考中获得加分,不惜钱财为孩子报一些所谓的“速成培训班”;  相似文献   

13.
早点来接我     
赵月华 《学前教育》2011,(12):47-47
每在幼儿园门口晨间接待,总能听到孩子叮嘱父母“早点来接我”、“第一个来接我”、“别忘了第一个来接我”。这些话的意思都是“我要早点回家”。在幼儿园工作多年,我对这类话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有时还想“这孩子真哕嗉”、“这孩子好粘人”。  相似文献   

14.
在词语家族中,“而”秀才发现许多孩子不懂“而”字的用法。他决定周游四方,寻找诊治的妙药。  相似文献   

15.
乐朋 《语文新圃》2010,(3):19-20
常春藤,俗名“百脚蜈蚣”,是五加科的一种常绿植物:葡萄科的爬山虎,也叫常春藤。可一加引号,“常春藤”即变义为大学之别称,如当世大学翘楚之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8所名校,人们便习惯呼之为“常春藤”大学。  相似文献   

16.
天上住着“冷”家族,家里有三个孩子,分别叫冬至、小寒和大寒。他们非常顽皮。  相似文献   

17.
闲人 《语文新圃》2010,(3):17-18
唐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病树前头万木春”名句,其中“病树”意指枯萎之树木。反衬欣欣向荣之万千林木.作为对句,与出句“沉舟侧畔千帆过”一唱一和,以喻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Time out” “Time out”一词本用于体育比赛中,表示“暂停”。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将其引用到家庭及幼儿教育中,成为父母及老师用于“惩罚”一时不规矩孩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南极冰 《小读者》2011,(9):41-41
英国小学毕业生通常就近选择初中,直接进入行政区内学校就读。由于各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家长为让孩子进“名校”.不惜花高价购买“学区房”。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20.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但学生往往局限于“作差比较法”与“作商比较法”.另辟蹊径,可把比较法拓广到“作和比较法”及“作积比较法”,展现数学和谐之关、奇异之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