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客甲 《出版史料》2005,(1):125-126
日本有两个研究新闻和出版事务的学会,一个是日本传播学会,一个是日本出版学会。前者原名日本新闻学会,成立于1951年,虽然名为新闻学会,但其研究范围也包括广播和广告,所以在1991年改为现名,以示其研究范围遍及传播领域,也不排除研究出版问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出版研究及出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有两个研究媒介和大众传播问题的学会,其一是日本传播学会,其二是日本出版学会。其中,日本传播学会原名为日本新闻学会。该会成立于1951年,前年迎来了创立五十周年纪念日。虽然名曰新闻学会,但是除了报纸之外,也从事着有关广播和广告等方面的研究。因此,1991年正式更名,使学会全面研究大众传播问题的意图更加鲜明化,进而该学会进行以出版为内容的研究活动也成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本综合竞争力后退,但日本的科技竞争力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科技研究开发投入的经费也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比德国、英国、法国3国的总和还要多。1990年以来,日本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日本的研究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每万人劳动人口的研究人员数为全球之最。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有关夏目漱石研究的出版物十分丰富,自1916年夏目漱石因胃出血谢世后,日本文坛延续的漱石话题便一发而不可收。日本文艺界认为,在中日文坛,被称为具有硬骨头精神的作家,在中国有鲁迅,在日本则有夏目漱石。 2000年适值夏目漱石赴英留学一百周年,1999年末,夏目漱石研究撰著的出版异常活跃,多种具有独特见解的出版物见诸于世,漱石问题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  相似文献   

5.
日本近代中国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无论就其组织规模,还是研究成果都是世界各国所仅见的。但是,我国学术界对于日本的这种研究势态并不十分了解。为了充分利用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加强中日两国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一九七七年十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科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约请北京大学严绍璗同志编撰《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书现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排,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即可出书。《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从一千五百余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专  相似文献   

6.
日本电子出版研究的现状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果以1985年11月三修社制作并销售<最新科学技术用语辞典>的CD-ROM(只读光盘)为标志,①日本的电子出版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出现后,日本的电子出版研究呈现出繁荣之势.在我国,不难读到介绍日本电子出版业本身发展状况的文章,但涉及日本电子出版研究状况的文章则相对较少.本文拟对日本的电子出版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建设》2015,(1):20-25
1权利研究2000年6月李国新出版《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一书,其中以专门章节介绍了日本"图书馆自由"的含义与原理、日本"图书馆自由"运动的历史进程等相关内容。2000—2002年李国新相继发表《论图书馆的法治环境》、《日本的"图书馆自由"论述》、《日本"图书馆自由"案例研究》、《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四篇论文,集中表达了对图书馆权利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日本杂志协会概况和正在研究解决的七个问题应日本杂志协会的邀请,由中国期刊协会组织的中国期刊代表团一行10人。于1999年11月4日至13日对日本进行了访问。这是中国期刊协会对日本杂志协会1998年7月组团访华的回访。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图书馆史研究在概念辨析、研究方法、研究视野方面颇具特色。本文通过对庆应大学所藏图书馆史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日本图书馆史研究的特点。在理论方面,注重方法论的探讨与研究领域的划分,如关于图书馆史、图书馆学史和图书馆思想史的认识,以及对日本图书馆史研究分野的概括等;在内容方面,由图书馆史研究分化为图书馆学史研究、图书馆思想史研究,后来细化为运动史、服务史、藏书史、人物传记等各个主题;在研究基础方面,日本图书馆史有教材、史料和工具书;在组织方面,1982年成立专门研究图书馆史的组织图书馆史研究会,1995年后改名为日本图书馆文化史研究会,通过召开专门会议与发行刊物进行研究交流,开展学术批评;在研究视野上,秉承了日本受容文化的特色,研究视野宽广,并不限于日本,对世界图书馆史,以及中美德英俄等各主要国家的图书馆史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翻译著作多、国际研究著作多的特点。日本图书馆史研究的这些成果和特点可为我国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继《日本关东军侵华问题研究》《、日本法西斯思想渊源研究》《、日本遗孤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等4种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后,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又出版了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和教师历经三年共同编纂、面向三国青年学生的近代历史读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这对于在三国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树立共同的历史观,具有开拓性的意义。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了英文版教科书,当时各国对这本教科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2002年3月,中国、日本、韩国的学者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赵玉洁就工作经历、学术研究,接受了本刊专访。问:你是何时开始日本侵华档案整理研究的?答:我是日语专业毕业。1990年,我通过考试,进入吉林省档案馆,从事日本侵华档案整理研究工作。我进馆就参加了以"满洲中央银行全宗"为主的日本侵华档案案卷级整理工作,一干就是19年,其中10年工作人员、9年副处长。这期间,我一心扑在馆藏日本侵华档案整理、翻译、研究工  相似文献   

12.
鲁迅早年曾经留学日本,和日本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日本不仅是翻译和出版鲁迅著作最早和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研究鲁迅和出版鲁迅研究的论著最早和最多的国家。日本研究鲁迅的论著,我国翻译和介绍的还不多,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和吉林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日本文学研究室合作,编选了一本《日本人论鲁迅》的论文集,由戈宝权同志负责主编,供我国鲁迅研究者和广大读者参考之用。《日本人论鲁迅》收集了五十年来日本人研究和论述鲁迅的文章五十余  相似文献   

13.
日本国会图书馆从1971年开始研究日语的汉字处理,1972年用电脑编制日文期刊目录,1977年研制日本机读目录,1979年确定日本机读目录(即MARC)的格式,并生产机读目录磁带。1982年开始建立日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迅速占领日本全境,并把日本的一些重要档案运回美国进行研究。1948年,这些档案经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处理后移交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大众传播的研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现在这种研究还在日益发展。近几十年,日本出版的日报的发行数(4420万)和电视机的产量(2820万台)已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第二位,每千人中具有报纸份数(585份)已占世界第一位。日本邮电部统计:在十年中(1960年  相似文献   

16.
北新 《图书馆建设》2005,(1):114-114
李国新教授申报的课题“中国图书馆事业立法的国际经验借鉴——图书馆法律体系及若干重要问题的中日比较研究,获日本住友财团日本相关研究基金资助。该基金资助亚洲各国学者所进行的与日本有关的研究项目。李国新教授的项目是中国图书馆学领域的项目首次进人该基金资助范畴、研究周期从2004年4月至2005年10月。李国新教授的另一项目“中国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以日本的‘纳本制度’为中心”获2004年度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资助,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是日本阿含宗管长桐山靖雄先生出资在北京大学设立的研究基金,用于资助北…  相似文献   

17.
《档案天地》2012,(9):62
香港《文汇报》近日报道,引述著名钓鱼岛研究学者郑海麟提供的日方出版物,即日本明治九年(1876年)陆军参谋局绘制出版的《大日本全图》,认为这是迄今所见最有力证明钓鱼岛列屿不属日本的日方珍贵历史文献。郑海麟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大日本全图》是他  相似文献   

18.
健康新知     
好消息维C预防白内障日本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摄取维生素C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从1995年起跟踪调查了约3.5  相似文献   

19.
产业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一直是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日本动漫的发展也不例外.1985年至1995年是日本经济萧条"失落的十年",受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恶性事件的影响,日本动漫产业面临严重的危机,然而危机却孕育着希望.在此格局中,日本动漫产业发生蜕变并迎来的动画"战国时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1994年8月1日至11月3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周勋初先生作为日本文部省特聘外籍教授,赴日本奈良女子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讲学。在日期间,周先生不仅向日本学界介绍国内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情况和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信息,指导研习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彼邦学子,而且广泛接触了日本汉学界同行,访求流落异域的珍贵汉籍,在当地产生了甚为广泛的影响。1994年10月3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记者对周先生的访问记,报导了周先生在日本的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