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媒介时代受众对媒介依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关系,从传统媒介时代进入新媒介时代,个体与媒介的关系正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媒介的精神性依赖进一步加强,实用性依赖日渐突出,二者的结合使得新媒介对个体的控制愈加有力而隐蔽.这与新媒介自身的属性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个体能够理性地认识和面对新媒介,才能形成健康、合理的媒介关系.  相似文献   

2.
媒介生存:关于新闻史研究本体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闻史研究本位缺位是当前学界极为焦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媒介的生存实践构成新闻史的研究本体。在生存实践中,媒介与生存环境发生关系,然后才有新闻专业技术、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建筑于其上。媒介生存离不开生存环境,新闻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媒介的和谐生存环境,为媒介构建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谈到新闻策划,我们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新闻媒体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应当说,我国新闻策划的兴起与发展,与媒介市场运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毕竟有相当一部分媒介的新闻策划,是对应一定的市场目标的.除了以直接开发市场为目的的策划外,还有大量以新闻报道活动为内容,同时谋求特定市场效应的新闻策划.党的新闻媒体的策划,在强化媒介舆论地位的职能之外,是否也有谋求市场效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涉及了党的新闻媒体的策划的性质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媒介生态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生态学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想象媒介与媒介、媒介与媒介生存环境的关系,以"媒介生态"--在一定时代、地域条件下,不同生态位的媒介之间的竞合所组成的媒介群落及其与生存整体环境通过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而构成的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形态和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为核心分析概念,它的资源观坚持而又丰富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为新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于计算机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作为信道的经典传播学模式遭遇挑战,现今的媒介功效更像是办公室、实验室……在这种趋势下,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暗喻应运而生。信道与生存环境的转变体现在人与环境、人与媒介以及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6.
场景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入口。媒介产生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场景变革,几乎每一次变革都遵循着媒介发展规律,同时与媒介发展阶段紧密相连。本文基于媒介发展规律的思考,提出关于媒介发展阶段新划分,即分别为"原点时代"、"半超原点时代"、"超原点时代"、"回归原点时代"。在不同媒介时代,"内容"、"关系"、"服务"、"终端"场景要素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个体在"终端"的作用下,通过与"内容"、"关系"、"服务"三者发生关系,呈现出了不同媒介时代场景内部的不同组织方式。同时本文发现场景发生了几次变革,场景间变革的动力存在差异,但"回归个体"是终极动力。  相似文献   

7.
许朝霞 《新闻世界》2010,(10):109-110
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和加剧了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从个体被动的角度看,大众媒介正不断侵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个体被媒介呈现的机会越来越多;从主动的角度来说,大众媒介的繁荣与竞争加剧,使个体参与大众媒介内容生产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比较媒介技术的更新给媒介呈现和个体表达两者关系带来的变化,探讨个体在大众媒介渠道不断拓展中如何实现本真表达。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者》2008,(5):93
曹鹏博士新著《媒介市场创意实务》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新闻传播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意策划专著。全书收录了近百份作者为全国各地新闻传媒所做的策划与创意方案。并有相关理论论述。这些新闻传播项目的策划、设计与创意文案。不少已经实施并收到良好效果。不少媒介市场创意与策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红色娘子军》在不同的媒介时代的改编现象作为个案,探讨在新中国电子媒介时期,从电影到电视演进中的媒介影像文本的改编与媒介变迁的关系。借以阐明不同的媒介环境影响下,红色经典影像再现(representation)所建构的独特景观是影像与媒介环境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讨论影像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中,我们认为,在媒介演进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话语权的执行反映出某个团体或历史个体的主观意向,这样在与媒介互动形成历史的过程中,又会被外在化为客观的非真实文化产物。此时客观的非真实(历史文化的建构)又作用于当下的媒介环境自身。  相似文献   

10.
新闻策划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受到新闻媒介的普遍重视,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闻媒介实行产业化运作的今天,新闻策划的作用日益突出。本着重从新闻策划的出发点必须适应媒介市场细分、新闻策划借鉴市场细分战略的理论依据、新闻策划要紧贴媒介目标受众需求等三个方面论述媒介市场细分战略对新闻策划的借鉴及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淑娇 《新闻前哨》2012,(11):70-7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媒介生存环境的改变,地方政府与媒体的关系由过去的单一性变为双向互动。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地方政府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分析来探讨媒体在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1996年新闻界掀起关于新闻策划的大讨论至今,新闻界对策划的研究重点已由要不要策划、为什么要策划转移到如何科学、有效地策划。在众多的新闻策划定义中,文风在《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一文中认为,“新闻策划是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应用新闻资源”。可以看出,新闻策划必须是一种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也就是说,一个策划与以往的报道相比总要有所不同,这是新闻策划区别于报道计划和媒介规划的本质特征之一。 “创意”一词在19世纪末首先应用于广告业,其后广泛扩展到商业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这两个词频频见诸各类新闻刊物、书籍之中,新闻该不该搞策划争议颇多。笔者认为,正确理解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含义,澄清人们在二者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搞清二者的本质区别,对于搞好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很有必要。新闻策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业作为信息业的一个部分,围绕媒介(新闻)信息传  相似文献   

14.
手机微博等新锐媒介的崛起,让新闻信息个性定制成为可能,但有一种新闻载体他们做不到,就是新闻策划,它体现了策划者的集体智慧。不同媒介的新闻策划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多维视角的策划理念体现出文摘的独特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冷莹莹 《新闻窗》2010,(6):122-123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媒介生存环境的改变,政府与媒体的关系由过去单一线性变为双向互动。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政府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政府官员角色的特殊性也决定其处在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关键地位上。  相似文献   

16.
媒介话语建构通过系统性符码创造传递给受众,与受众个体原有认知系统发生交互反应,再由受众本身对媒介符码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建构新的意义。媒介与社会事实以及媒介与个人意见和公众舆论的关系既是媒介话语建构的体现,也是媒介话语建构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冯菊香 《现代视听》2012,(10):22-26
通过对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新媒介等不同时期媒介依赖的表现和特点的梳理,发现人类与信息供求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供不应求,到供求相对平衡,再到供过于求的不同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人类对媒介依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最终导致"媒介依赖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蔡雯 《新闻实践》2003,(6):33-34
(接上期)调查结果分析(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媒介的组织机制、运行方法、采编管理流程及其管理制度的关系及现状.  相似文献   

19.
姚君喜 《新闻界》2006,(1):89-90,88
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影响着公众的信息认知,不同的受众对媒体的内容和功能也有不同的认识。“媒介使用与依赖”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是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产物,相应地,个体的媒介使用动机和需求也受制于社会环境。受众对信息的不同动机和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媒介行为,从而  相似文献   

20.
石俊 《青年记者》2021,(22):20-21
互联网正在重建个体、社会、媒介之间的连接方式与关系结构,为我们重新理解文化产品带来了新的语境。作为媒介的文化产品其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三个方面:为个体认识"地方"搭建桥梁,触发消费者情感认同和推进文化话语权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