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和复杂的过程。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逐渐进入近代化,并经历了从“公共图书馆运动”到“新图书馆运动”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古代藏书文化向近代图书馆文化的转变。在特性上从私有、封闭、专享,向公共、公开、共享转变,“图书馆”一词就是在此时产生。  相似文献   

2.
德治与开放—简论李大钊的图书馆改革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而且是近代大学图书馆事业的拓荒者,他在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图书馆建设宫造了优良的道德环境,培育了毛泽东,邓中夏等一批早期共产党人,他坚持科学与民主精神,学习和研究国内外是的图书馆管理技术,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开放情怀,推进了近代图书馆事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研究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体系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期。老一辈图书馆学者引进西方图书馆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立了中西合壁式的“中国图书馆学”,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以实用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图书馆学研究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主张维新救国,变革图强,深受国人的敬仰。康有为的一生与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很深的渊源,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探索者,他开办“书藏”,游历各国图书馆,为创建中国近代图书馆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图书馆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晚清:促使中国古代的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先导;二、民国以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领导和中坚。  相似文献   

6.
和平主义是近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从晚清到民国,欧美和平运动在中国受到持续的关注,部分人士与西方和平主义者接触,并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国内抗日反战运动与欧美和平运动相汇合,成为这一时期世界和平事业的组成部分。和平主义在近代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世界和平成为普遍的思想表达。近代中国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和平运动的参与,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图书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由近代图书馆的萌芽时期进入兴盛时期。促进辛亥革命胜利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图书馆的重视。在辛亥革命胜利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将图书馆作为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扩大了近代图书馆的影响。辛亥革命胜利后南北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图书馆规则等举措,不仅建立起公共图书馆系统,而且建立起种类齐全的近代图书馆体系。因此,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揭开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伴随着清末新政的实施,中国兴起了创建图书馆的热潮。清末民初,从中央到各省以至机关团体、大学都建立了图书馆,这是在古代藏书楼的基础上引进欧美管理方式而创建的,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是教育救国的一种尝试。当然,在贫穷、落后、战乱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图书馆事业步履维艰,为此,李大钊、韦棣华等先驱者做了不少改革的努力,并曾给这一事业带来了生机。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它不仅传播了文化知识,也为后人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办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团体的发展进行研究,认为近代教育学术团体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教育的发展而兴衰起伏。它积极评议重大教育问题、引导教育舆论。对我国近代教育制度、实际事业、理论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组织动员、示范促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代教育改革运动的方向、内容和深度,推动教育改革。它还积极参与兴办地方教育事业,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代化运动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是人类的老师。这话如果是正确的,那么图书馆就该是人类老师的总汇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和发展,的确是借助了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康有为在万木草堂书斋里孕育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性文件也都出自近代图书馆的“西学”。其实这么说并未夸大,马克思建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不也曾踏破了图书馆的地板吗?从另一个角度说,又是近代化运动推动了近代图书馆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其中包含着历代图书馆人的艰辛。中国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古代藏书楼的长处,勾勒出了未来图书馆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周婷 《文教资料》2011,(13):66-67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通过出版与国语运动相配合的国语教科书,发行一系列普及国音国语知识的书籍与配套的留声机片,开办以培养国语教员为目的的国语学校,全方位、多层面地开展了持续数十年的国语教育实践活动,为推动国语运动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代国语运动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文化名人,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开始认识到图书馆的功能,并积极投身于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大力宣传倡导图书馆功能和作用,身体力行创办各种图书馆,注重图书馆藏书建设发展,积极培养图书馆专门人才,创新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图书馆学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两方图书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说明两方图书馆学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产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汉语拼音化运动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贯穿古代、近代与现代,从古代的声母描述字母的创制、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尝试,到近代的切音字运动、世界语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到拉丁新文字运动,再到现代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语言规划过程。以库普尔的"八问方案模型"为框架,对汉语拼音化的历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这一语言规划行为,也为中国文字改革的深入推进产生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教育在近代逐渐受到重视,对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认识不断深入,随之而产生的是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尤其在民国时期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到当代,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又有了新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展进行相关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近代中国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森严的文化壁垒,以马礼逊、郭士立、伯驾等人为主要代表的早期来华传教士,在长期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一种以向当地居民提供义务性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协助传教活动为最终目标的传教模式和理论,即"医药传教"。"医药传教"是基督教海外传教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以及近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袁同礼是中国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子女在美国不忘乡梓教育,将家藏图书捐赠给保定师专图书馆,所赠图书颇具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视野下的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志芳 《巢湖学院学报》2005,7(3):161-162,164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同时,中国文化也相继传到西方国家.在中外文化交流与交融中,一方面,西方传教士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图书馆知识,另一方面,中国人自己也努力宣传西方图书馆知识,从而促使了中国人图书馆观念的更新和图书馆命名的科学化.1906年,经清政府批准,在学部的主持下,全国绝大部分省都创办了近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事业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0.
西学东渐在中国近代经历了三个阶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学的引入既冲击了传统学术,也冲击了封建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拯救中华的时代巨流,促进了国人的觉醒: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运动、革命运动;其最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