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生产上,《武汉晚报》推行"双品牌战略"和"项目负责制",最大限度激活新闻人的潜力与活力,让新闻产生立体效应.在办报机制上,《武汉晚报》摸索出一套"新闻、活动、广告、发行"四轮驱动的办报模式.四个"一"相加,不是简单等于"四",而是相互融合,再造一个报纸发展新引擎,给报纸发展注入强劲的马力.  相似文献   

2.
把读者变为记者,《武汉晚报》在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组建了一支新闻奇兵——"百人奥运采访团",这支由众多志愿者、服务人员和观众构成的"特殊记者"队伍,为《武汉晚报》在这场围绕奥运的全球新  相似文献   

3.
武汉晚报社2008年度广告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年增长超20%:发行量连续第5年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武汉晚报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出版政府奖报纸奖":获2008年"中国晚报十强"称号.  相似文献   

4.
发掘市场《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有个响当当的名号"新闻110".1999年,《武汉晚报》在本地媒体中率先设立读者热线电话"82438110"(后改为"82333333").目前,此新闻110热线已列入武汉110联动体系,且多年被评为110联动先进单位,其社会影响与品牌效应日渐彰显.12年来,《武汉晚报》新闻热线接到读者新闻报料逾200万条,很多报料经记者采写,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000年1月,记者通过热线获得线索赶赴江西解救因经济纠纷被扣当地的武汉出租车,当《武汉晚报》新闻110采访车引领被解救的出租车平安到达武汉城区时,几百台出租车自发组成车队相迎,轰动一时.12年来,《武汉晚报》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各类新闻奖项共60多件,70%获奖作品依托的是读者报料线索,其中不乏《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陶教授破解上网成瘾难题》等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5.
新闻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闻单位如何鼓励人才冒尖?武汉晚报介绍的三条经验值得借鉴。就规模来说,武汉晚报在全国算不上大,但因为初步建立了一套鼓励竞争的机制,这里新闻佳作迭出,人才相继涌现。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向读者推荐武汉晚报的做法,希望重视人才、鼓励冒尖在全国新闻界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10,(3)
审读员:陈德魁(执笔)、卢愚、刘荣庆、钱之强、杨若文、王扬 审读样本:2008年1-10月<西安晚报> 审读时间:2008年10月 文化报道和文化版块是<西安晚报>的传统强项,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是晚报的一张名片.2008年年初改版后,在整合、充实原有"文化新闻"、"娱乐新闻"、"文化纵横""收藏天下"、文艺副刊等版块基础上,增加了"西安地理"、"艺术视窗"、"长安节日文化纵论"等版块和栏目,向历史、地理、民俗、文化遗产等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文化报道的视野,增加文化版块的容量,并在新闻版块增加了对文化新闻的关注,从而使晚报文化版块的"形"和"神"都有了值得称道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晚报>把"帮闲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对象,取得了一定效果. "服务今天"的办报理念 <平顶山晚报>创刊之初,编辑部就十分重视晚报新闻的服务性,全力以赴地做好"晚报热线"的建设和运作,以读者热线为纽带,组织专门采访小组,关注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类新闻,开设"百姓热线"专版,大张旗鼓地打出"有啥只管诉说,晚报帮你奔波"的宣传口号,为读者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服务类新闻成为<平顶山晚报>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12日,在由武汉晚报社发起举办的"城市晚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晚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上,总品牌价值超600亿元的11家中国晚报领军人物与《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中国新闻核心期刊的老总们,纵论数字化背景下包括城市晚报在内的纸媒的创新号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1日,在纪念<武汉晚报>新闻110热线成立十周年之际,<武汉晚报>不失时机表彰了首届十大明星线人,在武汉率先成立新闻线人俱乐部.  相似文献   

10.
贺耀敏 《出版广角》2021,(18):93-94
"文化广西"丛书装帧设计精美大气,图书书名吸人眼,是一套难得的全面系统介绍广西的优秀图书."文化广西"丛书看似介绍的是广西的传统文化,但其中蕴含的是广西的当代文化.这套丛书是写给大众的普及读物,更是写给我国青年读者的文化读本,整套丛书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平起平坐的娓娓道来.丛书分为文学、艺术、风物、遗存、史传等5个系列共32册,就像是与32位朋友对话.可以说,该丛书是近年来介绍地方图书中最为贴近读者的一套丛书.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中国晚报新闻奖业已评定.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天津今晚报、重庆晚报、扬予晚报、齐鲁晚报、深圳晚报、武汉晚报、钱江晚报、泉州晚报等132家晚报共推荐了645篇新闻作品参评.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按照"导向正确、题材重要、真实准确、新鲜及时、文字精炼、可读性强"的2 4字评稿标准,从中评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精品.认真分析这些精品,从中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有助于提高晚报质量,增强晚报的吸引力、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晚报在报刊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今日快报》合并到《武汉晚报》,进一步增强了晚报的实力。在联合做强、改版创新的背景下,《武汉晚报》的摄影记者面向社会、面向市民、面向街头、面向现场的采访思路进一步明确,报社以昨日事件新闻为主的"现场新闻"专版推出后,大量来自现场的新闻图片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编辑部内部也感到图片信息量加大、质量上升、可视性强,初步实现把"现场"带到版面,把新闻送给读者的既定目标。一、记者从请柬和会议中走向街头晚报因其阅读对象的差异,更多的强调服务性、可读性、贴近性、干预性与趣味性。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追求日报化的报道思路,使得一些晚报摄影图片的采访和运用,逐渐在拍摄题材、表现手法、报道主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0月25日,由武汉晚报社和部队方联办的第三届军旅姻缘会暨军营集体婚礼在空军驻汉某部隆重举行.这是继2007年12月首场、2008年10月第二场后,武汉晚报与部队方联办的第三场军地姻缘会.活动开展得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14.
陈志远 《新闻前哨》2004,(11):49-50
2003年2月19日的《武汉晚报》有两条独家重磅新闻,其一是一版头条 A17版“非常新闻”的《500万巨奖击溃亲情》;另一是一版标题导读、A7版“深度报道”发了一整版的《溺爱再酿悲剧——亲生儿子举刀砍向母亲》。这两条重磅新闻足以撑起当日武汉晚报的零售市场,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上海电视台在网上看了这两条新闻后,次日就乘飞机赶到了武汉,找到武汉晚报要以电视的形式重新演绎前一新闻。哪个办报的人看了这两条新闻不眼馋?  相似文献   

15.
新闻事业在迅猛发展,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促进了新闻改革的加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国晚报不过10多家,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国晚报除台湾以外,已发展到130多家.这种发展速度,在我国新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武汉晚报复刊10年来,尤其是近7年来,花了较大的精力,对晚报各类新闻写作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从1993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对晚报新闻中难度较大的会议新闻的写作改革进行了尝试.根据一些兄弟新闻单位的做法,结合我们的自身实践,我们把会议新闻写作方法的改革归纳为“会议新闻写作八法”.  相似文献   

16.
熊伟 《传媒》2006,(3):27-28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2003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集团现有<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投资时报>、<文化报>、<现代健康报>、<现代少年报>、<家长报>、<武汉商报>、<武汉宣传>、<考试指南>和综合性新闻网站--汉网,形成"九报二刊一网"的媒体结构.集团资产总值达1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6亿元,年创利税6000余万元,进入"武汉纳税百强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12日,由武汉晚报社举办的城市晚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晚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武汉举行,11家中国晚报领军人物与4家新闻核心期刊的代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历来是晚报的主打产品,它与要闻、体育新闻、文化新闻一道,成为晚报新闻的"四大元老".近年来,随着新闻观念的变化,社会新闻更是各家媒体竞相追逐的"宠物".即使在同一媒体中,社会新闻也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21日,武汉晚报"2006年春季万名白领姻缘会"在武汉徐东"销品茂"举行,数万名单身白领现场勇敢"求爱",亲友团人海助阵。这一规模宏大的相亲活动开局便创全国之最,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京华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泰国《新中原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誉为:"开创了现代都市婚恋新时尚、新纪元"。"武汉晚报姻缘会"由此开始,成为武汉这个大都市新时代的情感标签。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晚报姻缘会"到目前已举办各类活动百余场,共有百万人次参与,上万对单身男女在此牵手姻缘,现已成为武汉120万适龄青年关注的时尚热点。在姻缘会的举办过程中,武汉晚报充分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意识,凝聚着"爱心""爱意"贯穿活动当中。"武汉晚报姻缘会"更成为武汉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婚恋服务品牌。经过不断的创新与摸索,武汉晚报姻缘会现已拥有5万名会员,并创办了全国首个义务红娘组织——"冰雪联盟",形成了"姻缘墙"、"姻缘宝鉴"、"情缘一线通"、"姻缘网"等一系列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20.
1999年5月30日,武汉晚报在鲜明地提出“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理念之后,开通了湖北省第一家“新闻110”热线,全天候24小时接收来自读者、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拉近了报社同读者的距离。经过两年多努力,武汉晚报“新闻110”在荆楚大地,甚至在鄂、豫、湘、赣四省都赢得了广泛赞誉。“新闻110”专栏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新闻110部获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命名的“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武汉市副市长涂勇批示,将武汉晚报“新闻110”纳入市政府110联动单位。为何原来设立的热线热不起来?为何许多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