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呢?我认为,应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课改理念与教学本原的和谐 在课改大背景下。追求“新”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然而在追“新”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新课改理念与教学本原不和谐。课改中不少“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等在课前都进行了适度的包装。  相似文献   

3.
课改进行至今已经历了数次蜕变,日臻成熟,“公开课”无疑成为了展示课改变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对“公开课”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课改带给学生、教师和课堂的种种变化。笔者参加了“公开课”展评活动,观摩了20余节“公开课”,感动于课堂教学民主、宽松的环境,教师务实的服务学生的理念,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切身感受到了课堂教学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同时,困惑也随之产生,深切体会到去深入地挖掘、解读、面对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3年来,笔者一直在一线上进行着课改的思考和实践。如果说课改刚开始时我是以一种迎接解放的心态来欢呼数学生活化的话,那么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对“生活中的数学”的命题开始警觉起来。我越来越感受到: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无论是从理念的倡导、教材的编排,还是公开课的展示,都有一种过于追求“现实”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家常课”如同我们吃的家常菜、家常饭,虽说普通,但却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常规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许多教师在课改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是与重视“家常课”的教学分不开的。 但在课改进程中,一些学校的部分教师中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公开课演戏型、家常课应试型的“二面人”现象。老师们常说,我还是蛮喜欢听别人的课,听一  相似文献   

6.
曹继红 《辅导员》2009,(22):43-44
这些年来,课改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各地区都在教学阵地上研究着。于是,公开课、示范课也就轰轰烈烈地在各地区展开。有幸的是,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有机会听一些公开课,听课过程中,我却对课件的运用是否有效产生了疑问——语文课课件是否必用?  相似文献   

7.
课改之风刮得校园热火朝天,新一轮“与课改同行”公开课大比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不,我的示范课《四季的脚步》正在众目睽睽之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精彩流畅的学生发言使我一次又一次笑逐颜开。听!义一个正确巧妙的回答;看!又一个新颖别致的想法。最让我满意的是刘文雅同学,她已经第六次得到我的表扬。于是,属于她的第六颗熠熠生辉的智慧星从我手中奖励给小文雅。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圈内一些人士对公开课微词颇多,认为“作秀”味浓,“表演”成份多,与“镜中花、水中月”相仿,可借鉴性小。更有甚者认为,公开课是一些教育人教育教学浮躁心态的表征,是教育诚信缺失的外显,诸如此类的指责,不一而足,有人干脆提出“让公开课安静地走开”的观点。对此,我却不敢苟同。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公开课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我是在咀嚼公开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由于是新手上路,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还颇感陌生,年轻气盛的自己又不想碌碌无为,正当我摸着石头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于…  相似文献   

9.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课改以来,笔者有幸目睹了一些教师所谓的“公开课”。诚然,经过大家几年的努力,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手段等均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人们正从传统的教学泥淖中解脱出来,实则可喜可贺!然而,不难发现教学中“机械呆板模仿”,已悄然成风,而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1.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相似文献   

12.
笔者数次参加了校级、片区、县级组织“课改”公开课,受益匪浅,但其中出现的问题令人堪忧;当前公开课出现的问题动机不纯公开课是现有条件下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可事实上,它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如果涉及名和利,像职称评聘的需要,评优评先的需要等就争着上,否则就找各种借口尽力推诿。弄虚作假在中小学生公开课教学中,弄虚作假很普通,典型表现有:别人“帮”我备好课,我只是在做“组装”演示;事先安排好学生,当“演员”,学生“台词”是老师这个“导演”事先设计好的,谁答什么,要遗漏什么。由谁来举手发…  相似文献   

13.
王桂梅 《成才之路》2012,(21):14-I0011
新的课程改革开始了,作为参加同江市第一轮课改的我着实困惑了很久:“现在该怎样上课?”“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我参加过很多次的外出学习,也看到了很多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4.
黄琼 《幼儿教育》2002,(9):28-28
“徐老师的妙计”所叙之事,在公开教研活动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我想从这一事件所提供的一些关键词——“公开课”“活动效果”“小捣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幼教同行们一起进行“现场”的教学研究。一、“公开课”——如何理解教研活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公开课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在每个学期都要开设观摩周,要求每个学科指定教师开设公开课,旨在增进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实施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参与课改以来,我听了许多公开课,也上了不少公开课,然而跳出课改看现状,细细品味这些课,总觉得这些精心准备的课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变化,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淡化“双基”教学,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整合”,公开课上成“表演课”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课改。要重视教学方式多样化,但必须克服教学过程的形式化,语文课还是要姓“语”。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青年数学教师,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除了严格要求自己、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之外,积极参加各类公开课活动是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之一.我从2009年11月初次尝试上公开课,以多次参加公开课教学比赛,在看别人上公开课—自己开始学习上公开课—自己认识到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的过程中,我对公开课的认识渐渐有所加深,对于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略有体会.  相似文献   

19.
笔者观摩了一些具有课改精神的公开课:一节课设计了十几个问题,把对文本的解读变成问答的形式,问答结束,这一节课也讲完了,学生回答很热闹,由原来的“满塑灌”变成了“满堂问”,要么,一节课设计两个问题,如: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了本文层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解决,教师简单地点拨,“满堂灌”变成“满堂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海南省举行面向全国的以新课程为主题的对外开放活动。公开课展示是活动安排之一。以下就是我在文昌中学所上的公开课“文艺复兴”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