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会峙 《武当》2006,(1):19-21
据《明史·方伎传》、《张三丰传》、《张三丰全集》、《县志》、《碑记》等历史文献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 (今辽宁)人,名全一,君实,字玄玄, 号三丰,道号玉虚子。先世为江西龙山人,祖父裕贤公,携本支眷属,徙辽阳懿州。有子居仁,亦名昌,字子安,号白山,即先师父也。壮负奇气, 元太宗收召人才,分三科取士,子安赴试,策论科入选。然性素恬淡,无意仕宦,终其身于林下。定宗丁未 (1247年)夏,先师母林夫人诞先师。时四月初九日也。  相似文献   

2.
张钰 《武当》2001,(9):62-62
张三丰是道家武当派祖师,出生于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辽东懿州,《明史》与《辽东志》对此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3.
李明  李新月  范永先 《武当》2015,(3):49-51
一、真君庙碑的由来关于张三丰的出生地,数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虽然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已经成为史学界共识,但当年的懿州是个大的区域概念,其下辖不仅有懿州城,而且还有若干个县,加之朝代的更替,区划的变更,故其出生地一直笼罩着层层谜雾。然而直到一份清末的史料出现,才让这一历史谜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在清朝末年,有一本由圆通大法师编纂、陆游第二十七世孙陆善格题写书名的  相似文献   

4.
杨春  沈智 《武当》2005,(5):31-32
张三丰为宋明间的道士,字君实,号玄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据载,张三丰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精通少林和武当拳法,精研文武二道。其后,他的武技流传达数百年,至今方兴未艾,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有关张三丰的种种神迹流传甚广。据《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和清朝黄百家《内家拳》等,称其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内家拳的奠基人, 有"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劂明以单  相似文献   

5.
余力 《健身科学》2008,(7):26-26
张三丰是明朝道士,隐居于武当山,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人。他生于元代,卒于明代,活了100多岁。由于他健身有方,终年不着棉衣,常常是"九州往来,浩乎无岸",人称"张半仙",又因其不修边幅,被称作"张邋遢"。  相似文献   

6.
刘会峙 《武当》2010,(6):44-44
一代武圣张三丰,出生辽东懿州(今辽宁),名全一,又君实,字玄玄,号三丰,道号玉虚子,樵谿幕左道人(自谦)。元定宗丁未年(1247)人,十二岁始研习儒学,过目便晓。中统二年,称文学才识,名上闻,奏补中山博陵令。游葛洪山后受到启发,将殷实之家业田产悉数分付族人,乃束装出游。  相似文献   

7.
广武慧 《武当》2005,(8):14-15
一、源流真人辽东懿州人,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史称宋末元初生人。生有异质,龟形鹤骨,大耳圆目,身高七尺余!修髯如戟,顶作一髻,常戴偃月冠,一笠一衲,寒暑御之,不饰边幅,人皆曰为邋遢,所啖升斗辄尽,或辟谷数月自若,书过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一日千里。洪武初,至太和山(武当山之古名),结庵玉虚宫,自行修炼,洪武廿七年,复入湖北武当山,与乡人论经典,孜孜不倦。一日在室内读经,有鹊在庭,其  相似文献   

8.
孔德 《武当》2010,(10):47-49
三丰派 三丰派,即张三丰派。这里所指张三丰乃元明之际的武当丹士张三丰。(按:历史上曾有三个张三丰(峰)。一为《神仙鉴》所载刘宋时张三峰,号朴阳子,传房中御女三峰采战之法,正统丹道家深恶痛绝,因元明张三丰原名三峰,后知其故避“三峰”不用而改三丰。二为北宋徽宗时武当内家派创始人张三峰。  相似文献   

9.
肇明 《武当》2013,(5):39-40,41
张三丰是道教门中继吕纯阳之后,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道长。他为后人留下了诸多不解之谜,其生年即有宋人说、金人说、元明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卒年更是扑朔迷离,无从稽考。本文拟广容诸说,祓其迷雾,存其本真,作一初略而有益的探索。一、张三丰生年考辨(一)张三丰北宋说谓张三丰为北宋人者,滥觞于清初学者黄宗羲(161 0-1695)及其子黄百家。黄宗羲在《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中言道:"……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张松溪为最著。"稍后于《王征南墓志铭》的雍正《宁波府志》(雍正十三年(1 7 35)版)《张松溪传》,亦有张三峰为北宋人说,其略云:"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自宋之张三峰。……"清初,王士祯(1634-1711)于《拳技派》中亦记曰:"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丰为内家,三丰之后,有关中人王宗,宗传温州陈州同。州同,明嘉  相似文献   

10.
正辽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近2300年的建城史。从战国到清前期,辽阳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这里的手工业、商业、采矿业十分发达,因此,在这一地区出现了各个朝代数量众多的金属货币。战国时期货币先秦四大货币体系,以贝币、布币、刀币、圜钱为代表。北方地区主要通行布币和刀币。燕昭王时派大将秦开击败东胡,又追击箕氏朝鲜至鸭绿江畔,据有辽东之地。然后,燕昭  相似文献   

11.
史美雄 《武当》2011,(7):33-34
张三丰是道教史中的重要人物,张三丰是太极拳重要人物,不了解张三丰事迹,实难清楚了解太极拳的源流历史,可惜至今还没有一篇有关张三丰的全面资料为后世人满意,不是今人不努力,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桂冠非张三丰莫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秒丰 《武当》2006,(6):27-30
太极拳相传为武当道人张三丰所创。所以人们崇拜张三丰,认张三丰为太极拳始祖,并非简单的迷信附会,乃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因三丰集儒、释、道于一身,乃道之大成者,所以,人们对张三丰的崇拜,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崇拜。  相似文献   

13.
从文献、实物、考古三个方面论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关系。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张三丰的籍贯、名字号、体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惯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道教思想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是道教理论家和实践者,但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朝皇帝寻求张三丰的踪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治病仙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张三丰仙游行迹与太极拳创立没有关系。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实物之《张三丰遗迹记》碑内容可知,无论是记载张三丰的籍贯、行迹、与人交往,还是记载明成祖派人寻访张三丰其人,都未看出张三丰在太极拳或内家拳上有任何建树。从碑文记载内容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不发生任何关系;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关于张三丰的大量遗物、遗迹、遗诗等证据链分析可证,张三丰与太极拳没有任何关系。通过对《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的研究认为,太极拳附会神仙张三丰是从内家拳附会的张三峰移植过来的;《三丰全书》中王渔洋摘录的所谓内家拳源流来自于黄宗羲作的《南雷文定·王征南墓志铭》,玄武大帝授拳于张三峰荒唐无稽;从《墓志铭》记载对王宗与王宗岳误传推断宋之张三峰传拳也是附会;无证据证明太极拳就是内家拳,从而推证内家拳或太极拳并非张三峰(丰)所创;移植内家拳的张三峰为太极拳的张三丰,是《三丰全书》出版以后的附会;王宗岳的理论和张三丰没有任何关系,太极拳非张三丰所创。  相似文献   

14.
王久增 《武当》2016,(4):68-71
现在已有充足的史料证明元明时代的武当道士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始祖。张三丰不但是太极拳的创立者,还是善于养生的长寿者。目前论述张三丰生平事迹的文章和书籍已有不少,从其中可以看出张三丰养生长寿之谜。按照《明史》记载,张三丰原名张通,生活于元明之际。据清代李西月编的《三丰全集·芦汀夜  相似文献   

15.
1904年日俄战争,俄军战败撤兵,日本侵略军接替沙俄占领旅大地区。同年9月,日军侵占金州,建立“辽东守备军邮便部”,11月,该部随日军司令部迁至大连青泥洼。翌年5月,改称“辽东兵站邮便部”。日军在旅大建立殖民统治机构的同时,开始以旅大为基地,迅速将侵略的魔爪伸向营口、鞍山、辽阳、奉天(今沈阳)、铁岭、开原、四平街(今四平市)、公主岭、长春、凤凰城、本溪湖、抚顺等地,并将上述地区划入日本“关东州”版图(图1)。  相似文献   

16.
《武当》2014,(9):7-7
各武术传人、武术爱好者:为了丰富第三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内容,着力推动中华传统武术,特别是武当内家拳法的蓬勃发展,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有关事项敬告如下:一、征文范围(一)张三丰历史文化研讨1、张三丰籍贯及生平考证与研究2、张三丰丹道武学思想及理法3、张三丰武当遗迹考证及研究4、张三丰与武当太极观5、张三丰传说的文化内涵6、张三丰与武当内家拳7、张三丰太极拳体系研究8、张三丰历史文化遗产与建设和谐社会9、张三丰历史文化遗产的弘扬及产业开发(二)杨式太极拳研究  相似文献   

17.
邓清泉 《武当》2014,(6):9-11
太极拳源出于道教祖师张三丰,传世有《三丰全集》,系清代李浊崖大师,西派丹法的宗祖之大师亲编而成。言“三丰祖师,曾为中山博陵令,与刘秉忠友善,曾于北岳修行十六载”,曾作《悠悠歌》。歌云:  相似文献   

18.
李光富 《武当》2006,(3):13-14
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武当赵堡太极拳,从创立发展到现在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以道教教理为指导,以武当道教张三丰祖师为宗师,以武当山内家养生功夫理论为行为规范的武术流派。元末明初的高道张三丰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张三丰,又名张邋  相似文献   

19.
习云泰  李传国 《武当》2014,(6):33-34
三、太极拳师承传递体系 南宋张三丰创“十三式”,因历史断代甚远,其徒难寻。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初步认定,元明张三丰,其师是南宋张三丰,也就是宋张三丰的第一代传人。  相似文献   

20.
孙亦平 《武当》2009,(7):44-44
有关张三丰其人其事,在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与说法,颇多传奇色彩,但他的句字是与明代武当山道教的兴盛联系在一起的。相传,张三丰在武当山修道多年,开创了内丹之新理路,对推动道教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清代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为例,来展示张三丰内丹道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