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通过两种报道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每种报道都存在报道的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新闻媒体通过负面报道进行舆论监督,以促使社会做出一定的改革,同时这些报道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维护稳定,正面效应巨大。当前我国负面报道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负面报道如何扩大正面效果、缩小负面效果,既是新闻观念的问题,也是新闻报道的技术与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冯惠慧 《今传媒》2011,(11):37-3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类虚假新闻正以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上,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表彰个人事迹、宣扬党政风气等所作的"正面报道"。这些为树立典型、谋取功利而过分拔高的一些不实报道,姑且称之为"正面假新闻",正在危害着我们整个社会,然而即使它们被揭露出来,也难以引起媒体足够的重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论是从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的假新闻,无疑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这一最基本原则,应该引起新闻业界的足够重视。本文着重对正面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表现进行探讨,以求得如何避免此类虚假新闻的产生,净化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3.
冯惠慧 《报刊之友》2011,(11):37-38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类虚假新闻正以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上,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表彰个人事迹、宣扬党政风气等所作的"正面报道"。这些为树立典型、谋取功利而过分拔高的一些不实报道,姑且称之为"正面假新闻",正在危害着我们整个社会,然而即使它们被揭露出来,也难以引起媒体足够的重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论是从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的假新闻,无疑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这一最基本原则,应该引起新闻业界的足够重视。本文着重对正面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表现进行探讨,以求得如何避免此类虚假新闻的产生,净化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4.
戴恒曙 《新闻世界》2009,(11):89-90
“负面报道”是通过反映和暴露社会阴暗面,来达到促使公众警醒、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负面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媒体的报道思想、报道角度、报道手法。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记者编辑如果妥当地处理“负面报道”,就能够发挥“负面报道”的正面功能,对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健康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要把握好平衡原则。媒体在刊播新闻时不仅要确保新闻真实性,还要注意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要有一个比例的平衡,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合理控制负而新闻的数量,才能够客观反映社会现实,不至于引起过度偏激。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造假却由来已久,从管理者的角度,媒体自身的角度,读者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负面虚假新闻,有时尚能出现一片喊打之声,可是对那些正面虚假新闻,明知其可信度不高,却能听之任之。本文试从正面虚假新闻的出现原因,表现形式,危害性与如何防范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7.
主题性报道是中国“宣传新闻学”独有的新闻形态。西方新闻学不承认“宣传新闻学”,他们认为只有异常、冲突、负面的新闻事件才值得报道,因此,他们对新闻的认识就是异常,凡正常的、正面的东西都不是新闻。在西方媒体上也就很少看到正常的、正面的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正因为如此,在其媒体上呈现的也就会是一个有病的、混乱的、被媒体扭曲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面报道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浅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伯良 《新闻界》2003,(2):15-16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新闻工作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方针之一,也是我们日常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这对于传播文明,弘扬正气,激励人鼓舞人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时有正面报道被负面读解、甚至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现象发生。认真剖析这些现象,探究其深层原因,对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和报道,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显得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9.
<正>"负面报道",无论是在读者受众中间,还是在传媒业界之内,都是一个时常会被提及的词汇。负面报道,因其"负面"色彩常常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形成社会化传播,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慎重、认真地做好负面报道,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摒弃"负面报道"的媒体不是一个好的媒体,更不是一个全面深入地做新闻的媒体。新闻报道的基石是客观现象。客观现象有正面的,也  相似文献   

10.
对于社会新闻本身规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消极情绪显露,在新闻操作中要“巧妙”、“有理有节”地规避和消解;对于社会新闻中可供运用的正面“因子”,要充分、合理运用,提高社会新闻的正面“话语效果”;在新闻采写技巧运用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有选择性、导向性的版面表达语言,主动、有效地引导报道达到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瑞 《今传媒》2011,(9):55-56
负面新闻会产生负面效果,而大量报道负面新闻,会使民众对这个社会的某一个方面失去信心。比如:某一个城市大量出现刑事案件的报道,受众就会对这个段时间段的城市安全产生怀疑。很多时候,负面新闻并不负面,它具有比正面新闻更强大的正面影响力。作为党报新闻人,要把握好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度,要发掘挖掘"负面"新闻的正面细节,引导正面情感,调动广大受众的正面阅读情绪。  相似文献   

12.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新闻工作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方针之一,也是我们日常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这对于传播文明,弘扬正气,激励人鼓舞人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时有正面报道被负面读解、甚至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现象发生.认真剖析这些现象,探究其深层原因,对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和报道,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显得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新闻工作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方针之一,也是我们日常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这对于传播明,弘扬正气,激励人鼓舞人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时有正面报道被负面读解、甚至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现象发生。认真剖析这些现象,探究其深层原因,对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和报道,提高媒体的公信力,显得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媒体人对负面新闻持有偏见,认为负面新闻就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报道。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思想下,负面新闻一直是媒体不敢触摸的禁区。近些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信息透明与公开的程度提高,随着舆论环境逐渐宽松和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从一些固有的新闻宣传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正确区分"负面的报道"和"报道的负面",负面新闻有了宽松的报道空间。但是,如何处理好负面新闻和正面新闻的比例,如何掌握负面新闻和正面新闻传播的节奏,如何让负面新闻不会产生负面影响,都是我们媒体人应当长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个月来,陕西各新闻媒体、尤其是都市类媒体,认真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努力挖掘社会生活中让人感动的典型人物,以积极健康的社会新闻挤压负面报道、错误观点和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空间,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负面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谨慎话题,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块"禁区",媒体报道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是正面新闻.随着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民众知情权意识的提高,如今,负面报道已不少见.对于带有负面信息的报道,不能笼统的一概否定,笔者认为:负面报道不等同于负面效果,通过具体的分析、考量、把握,负面报道也可以达到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地市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 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 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生新闻快速发展,各地电视台纷纷创办民生新闻栏目。但一些城市电视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收视率,出现了民生新闻不健康的低俗、媚俗倾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民生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负面效果,以及如何规避或减少负面效果,达到民生新闻传播正面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正面宣传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达到团结、鼓励、稳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因传播者操作不当、或因受众对所接收的新闻信息的不同解读等原因而导致的正面宣传产生负面效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容忽视的现象亟待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