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晁晓瑞 《考试周刊》2013,(69):77-77
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则势必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具备这些标准的课就是好课。  相似文献   

2.
顾文兵 《考试周刊》2023,(16):11-1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学校和教师是落实“标准”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是“标准”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论述了笔者及所在学校多年来为有效推进“标准”实施而开展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科学有效、日臻完善的操作策略:抓好宣传手段,提升认知水平;开发校本课程,融合体育教学;注重家校协同,渗透健康生活等。  相似文献   

3.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下简称锻炼标准)是用一定的体育项目标准,来衡量人的身体训练程度的制度。这种体育制度,在世界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了。德国在一九二二年后逐步施行的“德国国民体育章制度”;美国对中学生的“胜利营标准测验”、对大学生的“成绩测验”,对新兵入伍的“身体适合测验”;日本的“体力章检定”;苏联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等都是这种性质的体育制度。这种制度在英、法、瑞典、东欧各国也都长期实施过。它的制订和实施,已经成为近代体育科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标准的制定是实施本计划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现状和特点,研究并制定了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宁显芹 《云南教育》2003,(35):21-23
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简《标准》)已于2001年正式公布。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从2001年秋季起已在全国27个省市38个实验区开始实验。我们深入学习《标准》就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它,更好地指导和促进英语教学改革。一、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标准》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两次飞跃。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科学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总目标“发展思维”的任务怎样确定?阶段目标怎样凸显发展的梯度?教学中怎样实施和评价?这些问题仍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师专业标准”受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关注,纷纷研制并实施教师专业标准,以期保证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标准研制背后反映的政策着眼点不外乎是“管理导向”和“发展导向”。前者强调教师的专业资格要求和评价,希望通过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后者强调专业标准的制定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契机,促进教师整个专业生涯的发展。康纳狄格州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目的从政策上较好地整合了“发展”与“管理”两个维度,在实践中分别通过“教师教育与指导计划”和“档案袋评价”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实践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使人们从“左”的思潮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摆脱出来;同时“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的确立,有利于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实践标准所蕴含的认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践本身性质和哲学理论的逻辑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不够统一、缺乏任职及聘用指导标准的现状,在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提出了符合职业院校客观需要的“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认定标准.首先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需要的技能与国家资格鉴定认定的联系,总结了资格鉴定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相应的对策,即探索实施“技能指导师”教师职业资格认定.通过试点表明,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有效推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须了解其目标群体的态度与看法.研究者运用自编问卷对两类《专业标准》的目标群体进行《专业标准》认可度调查,结果发现:目标群体对《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部分认可度高,对“实施建议”部分持比较认同态度.实施《专业标准》,应进一步细化标准,开展专门的学习与培训,试点推行、分地区推行,建立相关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1.
英国《国家校长标准》于1 998年开始实施,十余年来在英国校长培训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国实施了国家级校长专业资格培训项目.这一培训项目将“资格培训”与《标准》联系起来,基于《标准》选拔参训人员,确保其具有达到《标准》要求的基础;培训内容切合《标准》,使参训人员可以达到《标准》的要求;“资格培训”法制化,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资格培训”机构专业化,为《标准》的实施提供专业保障,实现了《标准》从“文本”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邓玉娇案引出了我国当前评价司法公正的焦点问题——是社会标准还是法律标准?相当于评价司法公正的社会标准,法律标准具有确定性、技术性和客观性。区别于生活中的一般观念——“客观真实”、“实体正义”与“保护弱者”,坚持评价司法公正的法律标准,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法律真实”、“程序正义”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实践标准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并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而重新确立。从实践标准的重新确立,到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是实践标准理论的两次重大发展。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两个层级不同的具体化形态,后者高于前者。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它们都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它们分别从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上体现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我们必须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内涵生产力标准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14.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各类标准的出台,进入了一场“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我国,本世纪初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推广实施,也同样掀起了一场“基于标准”的课程变革——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理解课程标准、确立课程标准意识,进而编制课程标准、基于标准去执行,是目前我国教育界应当关注的焦点。本文在阐释了“基于标准”的意蕴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归纳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的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5.
赵永胜 《成人教育》2019,39(9):67-72
我国现代学徒培养标准应从宏观上的社会及各级政府,中观上的职业院校,微观上的学徒自身等实施“三层把控”;在培养路径上以学徒准备阶段、学徒培养阶段、学徒完成阶段等实施“三段推进”;在知识标准上,既要使现代学徒拥有的通识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融为一体,也要注重学徒掌握知识的路径,特别要注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同的获取路径;在现代学徒应有的素质标准上,将更加重视学徒职业素质与社会素质的培养;在现代学徒职业能力标准上,不仅要注重现代学徒职业能力标准的培养,更要加大对现代学徒基本工作能力标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张斌  蒋翠平 《教师》2019,(7):111-113
湖南省双牌县作为“国培计划”第二批项目县,在国培实施之初有过许多困惑,后来经过深刻反思,依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指导标准》”)文件,逐步走出了困境,探索出了县域师训“专业化”模式。文章作者着重从“训前:参照标准,精准定题、定标、定课程”“训中:运用标准,强化送教四环节实用效果”“训后:落实标准,做好综合评价及跟踪回访,强化培训效果评价”三方面阐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时,要做到教学目标层次化、课前预习层次化、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后作业层次化、课外辅导层次化。  相似文献   

18.
她16岁,身高1.54米,体重57公斤。从这些数据看,她超重了,应该多做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从今年秋季起,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在厦门市所有中小学实施。届时厦门市的中小学生都将从体育老师那里得到类似的报告。《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沿用了十几年的“体锻标准”将转换成“体质标准”。体育课注重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不再只是100米能跑几秒。其中,在很多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厦门中小学体育课向“体质标准”转变  相似文献   

19.
评估标准,是对真实、复杂的学生学习进行评估的一种简便可行的工具,也是一种“以评促学”的“媒介”。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等开发与运用评估标准,有利于推动素养导向课堂教学创新,主要包括确立“素养本位的学习目标”、重构“素养立意的学习内容”、凸显“学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和建构“学习为本的评估生态”。就目标创新而言,可以基于评估标准将知识本位目标进阶为素养本位目标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就内容创新而言,必须依据评估标准选择支持素养全面发展的内容并将其组织为结构化的学习单元。就实施创新而言,需要运用评估标准促进学生的自主监控、自主调节和自主反思。就评估创新而言,则要借助评估标准促成课堂教学评估从评估后置走向评估前置、从教师主导评估走向学生参与评估并从“教—学—评分离”走向“教—学—评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先后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两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和《标准》实施工作的总结,探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