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学艺十五年     
我学习写新闻报道,十五年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70年,我应征入伍后在连队当文书,领导经常让我写点什么,可是我不会啊!就跑到团新闻干事那里去请教。新闻干事讲的,乍一听心里似乎明白些,可是铺下稿纸还是老虎啃天没处下牙.怎么办呢?我决定从头做起,先学着写日记,每天写一篇,一写就是七年.写日记觉得顺手点儿了又学着写广播稿.再到后来,发现了新鲜事,就写出来往《战友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单位投稿.结果  相似文献   

2.
就在我准备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朋友的电话打了进来,他们公司在元旦的时候准备搞一个晚宴,邀请我去参加,我满口答应下来.朋友的公司在民营书圈里并不知名,一年策划十几本财经书,数量并不多,但这一年的书卖得却出奇的好,一年下来,赚了个盆满钵满.最近一段时间,他会经常送我一些有关股票的书,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今年的股票是大牛市,我们策划的这些书都卖得特别好.送你两本,你要想买股票就看看,一定会有用的.  相似文献   

3.
有朋友跟我拉呱:"咱们都是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我退休后不写了,觉得是解脱了.你还在写."我说:"你不想写就不写了,是一种解脱;我退休后只写我有的可写和我想写的,也是有所解脱以后的结果,解脱的是有些时候没的写也写和不想写也写的困窘.如果说一者不免难受的话,一者就是享受了,所谓乐在其中."拉呱到此结束,感恩  相似文献   

4.
通讯员园地     
向青年通讯员进一言上蔡县东洪乡王立业有些青年通讯员写稿热情很高,但采写作风不扎实,或凭道听途说,或略问几句就动笔成文,面不够水来凑,有些情节是想着写出来的.稿成后也不核实就匆匆寄出,结果漏洞百出,影响很坏.《新闻爱好者》第4期登的《王立业助人为乐》一文,作者并没见我的面,把我这位还工作着的教师写成离休教师.他如能找到我本人问一下,也就不会出这个纰漏。有位青年写我们这里有一位个体户文明经商的事,把那人的年龄写的还没他儿子大,广播电台播出时,人们一听就说作者是瞎胡写。劝大家要认真  相似文献   

5.
刚过完年,一连串的好玩儿事就来了。先是我收到一些朋友的邀请,说是他加入了人和网,要我也加入。接着又有一些朋友收到“我”的邀请,嬉笑问我,人和网是一个什么党,加入这个组织除了那么严格的政审,为什么还要银行存款的密码?我不由得重视起来,打开那些邀请信再仔细一看,虽然信上写着朋友们的名字,邮箱却不是朋友们的,原来是那个人和网的越俎代庖。信上先喊一句口号:“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随后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6.
薛耀晗 《今传媒》2010,(6):125-126
小郭一天忽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把这些年在各种传媒上发表的作品选编成书,邀请我写个序。并说选编的目录和文章都发到《今传媒》杂志的邮箱了,你抽空看看,写序时好有个针对。写序我不敢当,但为小郭出书祝贺,我倒真想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园地     
7月19日,我乡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哄抢西瓜事件.第二天,我就奔赴现场,经过三天的细致调查和核实后,就写了题为《一百四十亩西瓜被哄抢》一稿,到乡政府去盖公章,办公室主任说要经过乡长的允许才能盖公章,于是稿子就递到了乡长手中,乡长看后以报道失实为理由、拒绝给盖公章,并且把我批评一番. 责任心时时折磨着我,使我伤心、痛苦,不能为人民说话,我感到很遗憾:盖个公章为何这样难,愤怒之下,我一把火把稿子烧了.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我乡政府终于对此事件进行了查处,在8月4日召开的万人大会上宣布了处理结果.当天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崔桥召开万人大  相似文献   

8.
魏永征 《青年记者》2016,(22):71-7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我的《新闻传播法教程》出到了第五版,朋友们建议我就这本书的来龙去脉作一点介绍.第四版出版后在《青年记者》连载了12篇“修订札记”,后来收入我的《传媒规范简论》论文集,这一次写不了那么多了,就写一篇回顾吧. 新闻与法联姻回顾 曾经,在中国,新闻界、新闻工作者(现在叫传媒业、传媒人)似乎总以为法与新闻距离很远.新闻与法搭上关系,还只有三十年光景.  相似文献   

9.
我过去是个文盲,一个大字不识,连自己姓的三横一竖那个“王”字都写不上,别说写稿子了.打从—九五○年起.我们新胜乡一开始扫盲,我就积极参加学习.有了点文化,可也不多.心里捉摸着怎样把学来的用上,就是不敢写.团支书战汗庭到县里开会,报社和他说,要大力发动青年写稿, 战支书就来动员我.我说:不行!我连啥叫文章都不懂,那能写稿呢!说话好说,一写就很别扭,啥字都有,写这字忘那字,蹩了满脑袋汗也  相似文献   

10.
敢于亮丑     
刚开始搞报道那阵子,我像大多数初学的报道员一样,也有过一段百投不中的经历。那是1991年5月,我参加完报道员培训班回到连队,写稿的热情很高。尽管训练一天累得气都喘不过来,但我仍然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写稿子,而且每天至少要写一篇。中午别人休息了,我就趴在床铺上写;晚上熄灯后,我以复习功课为由,悄悄地到连队会议室里去爬格子。每当别人问我在写什么的时候.我总是笑着说是写信。只要听到脚步声,我就急忙把稿子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看见。稿子写完后,我总是匆匆忙忙看上一遍就悄悄地发走了。这样三个月下来,我投出的近百…  相似文献   

11.
《资中筠自选集》近期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在首发式之前,出版社印刷一份介绍资中筠先生学术和生平的小册子,用了《资中筠:传递启蒙的光》这样的好标题,并邀请一些和资先生有关系的学者分别写几句话,我也在邀请之列,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2.
去夏我以古稀之年害了一场大病,出院后身体虚弱,稍一劳累,比如说写一封千字左右的信吧,就会心律失常。所以什么事都不敢做。《出版科学》要我写写“甘苦谈”,想了半天,还是把50年代中期记得起的写几句塞塞责吧。  相似文献   

13.
"少吃"长寿     
我的朋友张飚,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有一次,我向他求字,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少吃长寿"吧.几天以后,他把字送来了,果然写得好,挥洒自如,苍劲有力,呼之欲出.不过,他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他把"寿"写得特别大,"少吃长"3个字写得特别小,像是给我祝寿的条幅.其实我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少吃","长寿"是"少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写新闻有文字功底固然很重要,但离开了新闻理论与写作知识的引导就难以写好新闻。这方面,《新闻爱好者》给了我不少补益。去年初,我中专毕业一年后,来到义马矿务局常村矿工作。工作之外,常写些新闻稿子。开始,我自恃文字功底不错,写稿子往往不去细究,有点线索,拿起笔凭着想象就去写,稿子写成了,还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暗自欣赏一番。但当我把稿子拿给办公室秘书石恒同志看过后,他不是摇摇头,就是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标题是稿件的眼睛”.但有的通讯员在写完一篇稿件后,往往随便安个标题就匆匆发稿,总认为只要稿件写得好,标题无关紧要。我觉得,通讯员应该把制作标题当做完成写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忽视它。  相似文献   

16.
信息动态     
真是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已届而立之年,《编辑学报》也进入了29岁.为纪念建会30周年,任胜利秘书长约我写一篇文章,作为见证了一会一刊诞生、发展全过程,在学会担任了30年常务理事、3年青委会主任、20年副理事长并分管过教育委员会和青委会,在学报当了29年编委、5年副主编、17年主编的我,的确没有理由拒绝.不过动笔写这纪念文章时,我被写什么难住了,有“癞蛤蟆吃天”之感.还是老婆的“就写你做过的具体事儿,写你的真实感受”的话启示了我,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标题:以我经历过的点滴小事及感受,印证一会一刊通过“创业奉献”,做到了“平凡辉煌”.  相似文献   

17.
朱学诗、许万全两位老新闻工作者编著了《守护生命线——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一书,邀请我作序。因为"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是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资助的研究课题,我理所当然应该写几句话。这是一个应该重视的课题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离开了真实性,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新闻失实又是从新闻事业诞生起就如影随形相伴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粱斌谈写作     
他说:“写东西,非有生活不行。你们要经常回老家住些日子.可别断了这根线儿,这是一辈子的生活基地。本村的人和事,一阍眼,就想象得出来。这段生活最重要了。光凭后来下下乡,体验一下就写,那还行吗?” 他接着又说:“古来的大作家,做状元的很少。因为一享受荣华富贵,脱离了人民生活,就写不好了。” 梁斌说:“要真正抓住生活写。你写你的;我写我的,不会形成一般化。写个人的感受,作品就有特  相似文献   

19.
一 很多年以前,我就想给祖国写一道祝词,嵌在家里的神龛上,以便每年正月初一,当父亲起来烧纸钱时,我就陪在旁边默念,但终究那时还太幼雅.后来 ,便想写几首颂诗,也因才疏学浅而夭折了.  相似文献   

20.
我 过去长期当记者 ,写过无数稿件 ,其中“内参”约占五分之二。从当记者起 ,我就把采写“内参”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回忆自己从事“内参”报道的经历 ,32年前周恩来总理给我上的一堂“内参”课 ,使我终生难忘。一份“内参”改成特急函1970年8月 ,中国乒乓球队邀请一个友好邻国的乒乓球队来华比赛和访问。8月16日 ,两国球队就比赛事宜进行了会谈。由于双方都坚持各自的计划和想法 ,会谈中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争执。在此同时 ,还有个别中国运动员说了一些不尊重对方的话 ,双方关系不太融洽。8月18日就要比赛了。如果双方关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